神祕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2018年秋,湖北隨州義地崗墓群棗樹林墓地曾侯得墓的發現,讓考古人員興奮不已:這一考古發現,對於歷史上的“曾侯世系”又有了新的補充。

考古發掘一直在繼續,在這片曾國貴族墓地中,還會有什麼新發現呢?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棗樹林墓地俯瞰

這一次,考古人員把目光聚焦於曾侯得墓北側不遠處的168號墓和169號墓。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168號墓(上)169號墓(下)

比鄰而居的兩座墓,是什麼關係?又會有什麼驚喜?

曾侯寶:又一位“大人物”

168號墓,是一座“甲”字形大墓,也是目前整個棗樹林墓地發現的規格最大的帶墓道大墓。這座大墓的隨葬品極為豐富,其中包括兩件長達3米多的矛。專家推測,它們並非實用兵器,而是禮器。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除了罕見的矛,棺內還有帶柲的戈、車馬器以及精美的玉器等。種種跡象表明,墓主人是一位身份尊貴的男性。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棺內玉器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車馬器

此外,168號墓還出土了10件甬鍾以及2件鎛鍾。在鑄有龍紋的鎛鐘上,考古人員還發現了銘文——“曾侯寶”

墓主人難道是“曾侯寶”?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編鐘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帶有“曾侯寶”銘文的編鐘

隨後,考古人員又在僅存的一件銅鼎上發現了另一段銘文:“唯王五月吉日庚申,曾侯寶擇其吉金(自作)”

大意是說這是曾侯寶自己做的一套器物。銅鼎與編鐘上的銘文相互映證,考古人員據此判斷,168號墓的墓主人就是曾侯寶。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銅鼎

隨後,考古人員又通過墓葬中銅鼎、缶、車軎等出土器物的相互佐證,最終確定了這座墓葬的年代為春秋中期早段。

一件嫁妝終結“曾隨之謎”

169號墓位於168號墓北側,規格略小,這兩座大墓周邊環繞著許多中小型墓葬。根據經驗,考古人員推測它們應該是夫婦合葬墓。

在169號墓中,出土了帶有蟠螭紋的盤匜、精美的組玉佩等。一件疑似盛放化妝粉料的小銅罐,讓考古人員更加確信,這座墓葬屬於女性。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考古人員清理169號墓槨室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盤匜組合

在168號墓確信為曾侯寶墓後,考古人員也開始在169號墓內尋找能夠確認墓主人身份的銘文。

在169號墓的西南側,一件正在清理的銅缶格外引人注意。考古人員發現,這件銅缶的形制和淅川下寺楚墓中的缶極為相似,帶有明顯的楚文化的特徵。

在這件銅缶的蓋子上,人們發現了鑄刻清晰的銘文:“楚王媵隨仲羋加”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銅缶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這7個字的銘文,表明這件銅缶是楚王給楚國公主羋加的嫁妝。

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的“隨仲羋加鼎”上也有相似的銘文:“唯王正月初,丁亥,楚王媵隨仲羋加飤繁,其眉壽無期,子孫永保用之。”文字中提到的隨國,實際就是曾國的另一種稱謂。這也說明曾、楚兩國可能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存在過姻親關係。

169號墓出土的這件銅缶,再次印證了這一點,同時也證明了這座大墓,正是曾侯寶的夫人羋加之墓。

曾國的祖先究竟是誰?

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髮現,羋加墓是春秋時期曾國考古中,唯一出土編鐘的夫人墓,作為曾侯夫人,羋加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羋加墓出土的編鐘銘文還透露了關於曾國祖先的信息。

此前,關於曾侯是周文王還是周武王之後,學術界也曾存在過爭議。169號羋加墓的編鐘上,清晰地刻有銘文“余文王之孫,穆侯元子、出邦於曾”。這就說明了曾國的族屬源自周文王。

這為研究曾國的始封、確認曾為姬姓等問題提供了更直接的考古資料。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帶有銘文的編鐘

神秘的曾國國君,原來是周文王之後

帶有銘文的編鐘

此外,編鐘上還有“帥禹之堵”的銘文,這說明最遲在春秋中期,周人已經認同了“禹”及九州的存在,這個發現為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增添了重要的新資料。

探索·發現

《隨州棗樹林曾國墓地》(3-5)

播出時間:8月28日-30日 20:00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那斕馨 週上(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