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經典:《陰符經》

古籍經典:《陰符經》

黃帝陰符經因為歷時久遠,所有存在多種版本,注家又各有其說。然而大多斷章取義,讓人難以領會其含義,雲山霧罩之中。雖然可以肯定《陰符經》絕非黃帝所作,但其經文的內容精義自唐以來,備受青睞,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歐陽詢亦有寫本。到了宋代,道教南宗祖師紫陽真人張伯端在《悟真篇》中說:“《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古今上仙無限數,盡於此中達真詮。”更是把《陰符經》提到了與《道德經》平齊的位置。

古籍經典:《陰符經》

原文

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也;萬物,人之盜也;人,萬物之盜也。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所以神也。

日月有蔽,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不見,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則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至靜之道,律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白話文解釋:

觀察天道運行之規律,並按照天之運行修煉自身,一切修道的內容都可以包括在其中了。修道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的程度越深,修煉的層次也就越高。故此明白了天人合一,也就等於明白了修道。

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喻指五行。五行生剋制化,莫不戕害我身,使我墮入其中,嘗受生老病死之苦,不能做自己命運的主人。而在修練之人,則可識其賊性,探得造化之根源,使五行顛倒,造化逆行,自能反奪五行之造化,使"賊"化為"昌",反而促使我之道成。

反奪五行造化,在於一心之運用。此乃空空洞洞,不執不失之道心,非世俗頑惡之人心。其所反奪之源,在於體外之宇宙。由於色身有限,宇宙無限,要從宇宙之中施行反奪,才能獲取無窮之造化。修成恆古不滅之先天元神,長生久視,"天地有壞,這個不壞"。大道之奧妙,早已揭示無遺矣。

人能認清五賊,追根溯源,還歸本來,求得宇宙總持之門,自然成為造化主人。此時無窮宇宙,如同在我掌中;萬物變化,亦好似生於自身。又手通心,亦指宇宙變化,自心瞭然可知。這等氣魄。若非修道之士其誰人能之。

吾人未生之前,不過元神混沌之體,謂之天性;既生我後,化為後天氣質之性,謂之人心。天性既可化為人心,吾人自可明通此機,遵循天道,去掉人心,返歸天性。老子謂之"歸根覆命",大道之根源在此。

生殺互根,修練人須由此悟去,殺機即是生機。人能發殺機於天地,即是反奪生機於自身。丹經謂之"大死再活","置之死地而後生"。

修練之人,要在殺機中反奪生機,必須人天合發,即人性合乎天性。但人性有巧有拙,務使伏巧為拙,使外拙而內巧,拙中藏巧,才合乎天性。但是人心有巧有拙,務使巧伏為拙,使外拙而內巧,拙中藏巧,方才合乎天性。伏藏之道,在於九竅(即耳、目、口、鼻、臍、外腎、穀道。)九竅皆邪妄出入之門戶,而關鍵更在於耳、目、口三者。精通於耳,氣通於口,神通於目,動則外漏,靜則內藏,使動化為靜,則三要皆成為三寶矣。

鑽木取火,古人經驗。但火性太熾,則木反為火傷。比喻人之心火過旺,必傷無神。推之治國,其理亦同,國家出了奸臣,禍國殃民,動盪之時,必然崩潰。猶人煉意不淨,滋生妄念,定有傷丹之度。可見禍福生殺,太過不及,差之毫釐,謬之千里。識得其機,修之煉之,才是聖人。

天生天殺,陰陽消長,乃順行之自然。但天殺之機,即是反奪生氣之機也,又為逆行修道之樞要。天地從萬物中反奪,萬物從人中反奪,人從萬物中反奪。三者互相反奪,合平衡,才合乎生殺之道,成為自然。

天生萬物(春生夏長),天亦殺萬物(秋斂冬藏),這是自然規律。天地生萬物亦殺萬物,萬物生人亦殺人,人生萬物亦殺萬物。三者相互為盜又寓相生之理,使天、地、人各得其位,各司其職,萬物育生。

欲求修煉,貴在能知生殺予奪之時機。按時採取,從天地萬物中反奪生機,陶鑄自身筋骨,才能成為乾健之軀。乘機發動,借生殺變化之機,反奪造化,安定自身。丹功每次提高階段,都在掌握時機。

平常人只知後天思慮之神為神,不知先天不神之神,才是真神。大要修道,先使後天識神歸於先天不神,空空洞洞,虛靈不昧,才能時至神知,機動覺隨,反奪造化,調理百骸,得成修煉之動。

太陽東昇西降,月亮晦朔弦望,皆有定數。小往則大來,大往則小來,陽大陰小,與日月之出沒相同。我能知往推來,食其時而動其機,採日精月華,奪天地正氣,自可完成修真成聖之動,神明由此而出。

盜機即反奪之機也,反奪造化之功,皆無形象可言,若有形象,便落後天,故天下無見之知之者。先有見知,便失真機。採煉之時,若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之先天元肖,無形無象,不可得見,則可成丹。此時若動情識,迅即化為後天濁質,可以見如,必有走漏之危,即使追回採煉,亦不能成丹。此反奪之機,君子得之固然謹慎,倍受奉行,可以長生久視。小人得之輕視造化,修功差馳,反促其壽也。

雙目失明的人,視不外漏,專一於耳,所以聽覺靈敏。兩耳失聰的人,聽不外漏,專一於目,因而視覺靈敏。專心用於一處,便可得到用兵十倍的效力。反覆晝夜地不斷用心,則可得到用兵萬倍的效力。丹法與用兵相同,二者一理,運用之妙,都在專一。

人生之初,心本虛空,漸為外物所擾,因而產生各種念想,損人心性,損盡則死。修道下手,還虛第一,蓋"魔由心生,境由心造",心若不虛,反而自惹魔障,壞我功修。故須收心離境,聚性止念。其機在目,神生於心,發於二目,乃丹動之樞機。內視、採藥、烹煉、養胎及至出神等等,均以目力機。

天本空空洞洞,無識無知,毫無施恩之意,而其行四時,育萬物,大恩遂生焉。迅雷烈風受其驅使,而蠢蠢然不能自主。此乃大道隱含之力量,不可思議,修真悟道之士,當由此參證之。

至樂的人,心胸坦蕩,性有餘閒。至靜的人,心性收斂,廉而不失。修煉的人悟到虛靜之時,心忽開朗,舒適暢快,妙不可言,就是達到至樂至靜的境界了。

天道驅風使雷,運行四時,看似至私,而作用於萬物生化,卻無偏無倚,一視同仁,實為至公。猶天性降之於人,雖為個人所私,實際賢愚皆同,人人均有。天性與太虛等量,大公無私,若至私而實至公也。

制服的訣竅在於肖,肖聚則生,肖散則死。生與死互為本根,生於何處,死於何處,人由男女而生,亦因男女而死。恩害相生,亦同於生死。由人心返還天性,為死處求生,是謂逆則成仙,即恩生於害;由天性降落人心,為生老病死,是謂順則生人,即害生於恩。

愚人以天文地理為神聖,我以隨機應變為原則。人以愚弄欺騙為神聖,我以不言而信為神聖。人以驚世駭俗為神聖,我以和光同塵為神聖。這些都是修德之要,無德便不能培道。

以坎水填入離火之中,使後天坎離復為先天乾坤,則人心滅亡,而天性復現,到此築基完成。

自然之道,主靜立極,空空洞洞,無中生有,《老子》曰:"清靜為天下正。"天地萬物遂得以生化。天地之道充滿其中,天為陽,地為陰,因此陰陽之道主宰於萬事萬物之中。靜極生動,陰極生陽,陽極消長,互資互根。如此相推,則天地萬物生生化化,順其自然,不失其序也。

古籍經典:《陰符經》

聖人明白自然之道不可隨意違抗,因而採用至靜之法。只有靜才能體悟天道,才能識別五賊,才能天人合發,才能反奪造化。一切修為,都是從靜中自然生出。能靜片刻,可以攢簇一年之氣候,這是律歷所不能規定的。

有奇異之器,才能產生萬象。八卦甲子之中,藏有鬼神莫測之機。陰陽相勝的法則,昭昭然可以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