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如今的长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每次节假日的长沙街头游人如织,让我们这些在长沙居住的人都不太敢出门,太挤。但尽管是网红,也还需要城市营销,也还需要主动宣传,而大型的赛事、会议就是最好的宣传窗口之一。

尽管长沙阴天有雨,但一年一度的马拉松活动如期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名选手参赛,他们不仅一起奔跑,也一起带着更多的赛事关注者领略醉美长沙风光。

首先来看下2019年长沙国际马拉松的路线图: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这一场马拉松跑下来,半座长沙城的风景尽收眼底!

1、贺龙体育中心、摩天轮、湖南彩车

整场赛事从贺龙体育中心开始。这里的贺龙体育场、摩天轮都是长沙的标志性建筑。贺龙体育场是长沙大型赛事及其开闭幕式的首选地,也是明星演唱会等大型活动的首选地,张学友、林俊杰、周杰伦等众多明星都曾在此举办过演唱会。这里也被誉为“中国足球的福地”,从05年开始,中国足球队在这里打了9场比赛无一,全部保持不败!17年国足在此1:0战胜韩国,让所有人热泪盈眶,至今记忆犹新。

这里早在建国初的50年代就被规划为体育运动场所,那时叫“劳动人民体育场”,此后无数次长沙本地的体育赛事在此举办,很多老长沙小时候在此参加过学校举办的田径赛;看过倪志钦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位打破此项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1978年10月航拍的长沙市劳动人民体育场(图源长沙市城建档案馆)

80年代劳动人民体育场经过改造,先后更名为“长沙市体育场”“贺龙体育场”,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座以领袖人物(贺龙)名字命名的体育场。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1998年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原貌(原贺龙体育场)(图源长沙市城建档案馆)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80年代贺龙体育场的跑步,那时还有城门

为什么以贺龙名字命名?这位中国名将、共和国领袖和体育有着不解之缘,贺龙自幼便开始习武,有着强健的体魄和尚武精神。抗战期间,贺龙就曾组建过篮球队,并在革命队伍中举办推广体育运动。建国后还曾亲自担任全国体委主任,并在主政西南军区等任上大力推行体育事业,为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再者,贺龙本人即是湖南人。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而在本次赛事的出发点,贺龙体育中心东广场旁,亦能清楚看到一座高大的摩天轮耸立在屋顶上,这样建设的摩天轮,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并且这座摩天轮号称是世界第二高、亚洲第一高,最高处离地面有120米,坐在上面可看到整个长沙的风景。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今年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看点,那就是刚刚参加完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荣誉归来的湖南彩车,已在近日亮相贺龙体育馆东广场,大家可近距离一睹其风采。

2、芙蓉中路、天心阁

沿芙蓉中路出发向北,到芙蓉广场拐向五一大道。这段芙蓉中路80年代开始建设的,由原来的建湘路、穿越市区的老京广铁路线、胜利路等改建而成。在此次赛程的芙蓉中路段,曾经是长沙古城东南外,途中所经过的浏城桥,是古城长沙东门浏阳门外护城河上的桥。在这条路上奔跑,可以想象在古时,这里往西不远处,就是长沙城墙耸立,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城市。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长沙古代城域变化示意图

浏城桥上与芙蓉中路交汇的是解放西路,由此向西是浏阳门旧址碑,还有古时的入城大道浏正街,这里也是定王台,曾是西汉长沙定王刘发所筑的“望母台”,也是近现代闻名全国的书市,尽管线下书市已没有90年代的繁华,但这里的高架桥下,依然虽是可见货车打包、装卸、运送各类书籍。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沿解放西路一直向西走,前面就是真正的,我们平时念叨的“解放西”了,那里是长沙最现代、最潮流、最朝气、最繁华,也最拥挤的市中心,那里有长沙最高楼国金中心IFS,有最具人气的黄兴路步行街,有长沙老字号、美食聚集地坡子街。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浏城桥上看解放西路

而在浏城桥以南及以北不远处,曾经是长沙汽车南站、老火车站(小吴门)站址,可以想象,几十年前人们汇聚于此,等候汽车、火车的场景,一辆辆南来北往的火车由此呼啸而过!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在此赛程中,将会与天心阁“擦肩而过”。几十年前这条路上还能清楚地看到天心阁全貌,但现在高楼林立,遮挡了视线。

天心阁是长沙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这里留存有长沙城仅剩的一段城墙。曾经的长沙城有“老九门”,曾经的古城四面都有城墙,清末民初开始陆续都拆掉了,如今在长沙想看城墙,就到天心阁吧,这里是长沙古城东南的一角,还存有251米长的明代城墙。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天心阁是古城楼,据说曾经这里有“天心”和“文昌”两座阁楼,岁月流逝中都被毁,后来重建了天心阁。作为古城楼,这里是军事要地,太平天国运动时,太平军攻打长沙,这里就是战场之一。天心阁上的古炮台,是长沙守军抵御太平军的利器之一,同时也是长沙城未出现中山亭报时时钟之前,长沙人计时的工具。清末民初以前,长沙人以天心阁的午炮声来确定时间。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长沙简牍博物馆官网

如今这里建有天心公园,旁边还有长沙简牍博物馆,这是国内首座简牍主题的博物馆,珍藏了长沙走马楼出土的西汉、三国简牍,五一广场九如斋出土的东汉简牍,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简牍等等数十万简牍文物。

3、五一路、太平老街

由芙蓉中路过芙蓉广场转入五一大道,一直向西奔跑至湘江边。这条不到2公里的笔直大道,是最早的五一路,于1952年建成,由此时确定了五一路为长沙城中轴线的城市格局。老五一路见证了长沙城半个多世纪的繁华,五一路上的每一步都是故事。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50年代刚刚新建的长沙市五一路,一直到80年代都号称湖南第一路。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现在五一路五一广场一角

街道两侧至今犹存的蝴蝶大厦、长沙饭店、原中苏友好馆(现长沙市口腔医院),消失了的省湘绣大楼、保险公司大楼、供销社大楼、湖南剧院等建筑,以及两侧的宝南街、落星田、走马楼、南阳街、西长街等街巷,每一栋建筑、每条街巷的背后,都承载着老长沙几十、上百年的生活往事。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傍晚的太平老街

长沙人最熟悉的五一广场,经过几十年间的变迁后,已经不复原貌。经过修缮的太平老街,虽然商业气息浓厚,但依然保存了旧时的大致面貌,穿行在太平街两侧马家巷、西牌楼街、孚嘉巷、金线街,走进孙坚庙、利升盐号、美孚洋行旧址,贾谊故居等,感受到的是与现代繁华的解放西不一样的老长沙味道。当然,对于游人来说,这里的美食也是必不可错过的。

4、橘子洲大桥

沿五一路向西,湘江上连接两岸的是橘子洲大桥。在上世纪70年代前湘江没有桥的时代里,五一路的湘江边是轮渡码头,那时长沙河西到河东,只能通过轮渡、木船等方式。落后的渡江方式阻碍着湘江两岸的交流,直到今天依然有人说,长沙河西是“乡下”。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说这话的人多半是老长沙,这也并不是他们对河西有偏见,而是“与生俱来”的观念。长沙古城是在河东,并不大,即便是今天的雨花、天心、芙蓉、开福等河东区,以前也有大半区域都是“乡下”,更何况隔了一条江的河西。在湘江上没有桥的时代里,河西居民到长沙市中心、城区极其不便,这也极大阻碍了河西经济发展。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1971年,长沙众望所归、热切期盼的“湘江一桥”开建,那时几乎长沙城区所有人,包括从外地到长沙培训、学习的干部都参与到这场大建设中,人们用肩挑背扛的方式,万众齐心在1972年让湘江一桥建成通车了。这是那年长沙最大的喜讯。今天依然有不少长沙人对当年参与建设的情况记忆犹新。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湘江一桥就是今天的橘子洲大桥。自此之后开启了长沙有桥时代,有了一桥,又陆续建造了湘江二桥、三桥……至今,长沙人的过江方式有了桥、隧道、地铁等多种形式多条线路,可供自有选择,交通再也不是阻碍两岸经济发展、融通的因素。相比之下,橘子洲大桥建设年代久,也成了最老的过江大桥,但它依然是过江的最繁忙通道,依然是很多长沙人过江的首选方式,因为亲切,因为桥里含着自己当年的汗水,含着对家乡、这个城市的热爱。

5、橘子洲

今天的橘子洲,已经成为长沙的城市名片,来长沙的人,必定会到橘子洲上走一遭。很多外地人最初了解长沙是小时看了关羽战长沙的三国故事,或是看过湖南的综艺节目,听朋友安利过长沙的美食。但很多外地人憧憬长沙,是因为那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是的,伟人近百年前的一首词,是对长沙最好的广告宣传。那激昂的文字,那辽阔的意境,让读过的人无不想到橘子洲头感受下。今天的橘子洲头,伟人的巨型塑像每日和无数游人一起,尽览长沙风貌。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长沙关税务司公馆

橘子洲的出名,也是从百年前开始的。那时外国人陆续进入长沙,湘江上游弋着老外的轮船,湘江岸是外国人的洋行、商号,橘子洲成了外国领事、机构、商人的聚集地,当然后来也吸引了中国富商在此居住,公馆、洋房成了橘子洲的一大特色。现在这里还有美孚洋行旧址、海关公廨、唐生智公馆等民国建筑。

6、溁湾镇、望月湖、咸嘉湖

6公里快乐跑的终点就在橘子洲上,而参加全程、半程跑的选手跑完橘子洲还需要继续向西,过橘子洲大桥后到河西继续奔跑。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溁湾镇的变迁 图

过了橘子洲大桥,就来到了溁湾镇。“溁”是专属于长沙这个地名的,我真的没在其他任何地方看过用过。溁湾镇以前叫溁湾市,集市的“市”,在古代长沙最早的集市之一。古代这里有河连通岳麓山和湘江,有码头,是长沙的主要驿站之一。明朝建有溁湾桥,后来桥和河都没了。民国起,这里建有长沙汽车西站、长沙酒厂等。长沙人对于河西的记忆,主要就集中在岳麓山、溁湾镇一带了。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望月湖小区 图@峭壁松

溁湾镇北是望月湖,上世纪70年代时这里真的是湖,后来组织人工填湖建起了望月湖小区,这是80年代长沙最大的小区之一,成为典范。如今相对后起的高楼大厦,望月湖小区已经老化,但依然健在,依然是不少老居民离不开的地方。这里或许没有迷人的自然风景,但处处是老长沙的生活气息,烟火气息。很多老人在这里度过了一生,望月湖的悠闲、安逸、慢节奏,也被年轻人们津津乐道。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望月湖小区北、咸嘉湖两侧,一座望月公园、一座西湖公园(咸嘉湖公园),西湖公园是半程跑的终点。咸嘉湖公园是湘江水系湖泊之一,古时候有韩姓人家在此居住,所以这里叫韩家湖,后来形成了岳麓渔场。下班后、周末天气好时,到这里散散步,风光迤逦,怡然自得。

7、裕湘纱厂旧址

沿潇湘北路继续向北,湘江边可以看到裕湘纱厂旧址,这里曾是湖南最大的纺纱厂。裕湘纱厂始建于民国初年,由老同盟会员吴作霖创建,原厂名为经华纱厂,1913年更名为湖南第一纱厂。抗战时期经历过被毁、外迁、重建、更名等波折,期间为抗战生产、捐献物资,做出过巨大贡献。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新中国成立后,裕湘纱厂逐渐发展为湖南纺织业的重要生产和人才培训基地,曾经人们以能在裕湘纱厂工作为荣,曾经湘江上来裕湘纱厂运货的船也成了一道风景。后来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机器的发展,裕湘纱厂手工纺织逐渐没落。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现在这里近空余黄色外观的建筑群,不再是工业生产基地,但成了重要的工业遗址受到保护。如今这里成了文艺青年、摄影师的常来的地方,这里是拍摄复古照片的绝佳场所。

8、银盆岭大桥、渔人码头

裕湘纱厂旧址往北,过银盆岭大桥口,就到了渔人码头、施家港水上公园。银盆岭大桥,原名“湘江二桥”、“北大桥”。1991年1月30日建成通车,是长沙市第二座沟通湘江两岸的大型桥梁。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渔人码头独特的欧式风格建筑群、配以滨江码头风光,游艇、西餐、精致雕塑等,给人一种置身欧洲、上海外滩的感觉,处处时异域风情。由渔人码头、施家港水上公园路过后到含光路即折返往南继续奔跑。

9、岳麓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过橘子洲大桥西口、溁湾镇继续向南,沿途西侧可见岳麓山、湖南大学。生活在长沙的人,每年总要去几趟岳麓山看看,是去爬山,是去瞻仰山上的烈士陵墓,是去俯瞰长沙城市变迁。“南岳周围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岳麓山是长沙的另一张名片,来长沙的人必到岳麓山。从古至今这里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名人雅士的足迹,当然,更多的是普通大众。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山上的爱晚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又叫红叶亭、爱枫亭,只因秋季的岳麓山,枫叶真好看。伟人诗句中看“万山红遍”,说的就是秋季“霜叶红如二月花”的岳麓山。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感受着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迷人,更要感受着山下的书香气息。岳麓山下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毛主席像后,那句“千年学府湖南大学欢迎您”仿佛从来不曾撤下。湖大,因有岳麓书院而号称“千年学府”。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岳麓书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南宋时期的朱张会讲让岳麓书院名声大噪,至今千年弦歌不绝。据说“岳麓书院”这四个字是宋真宗题写的,御笔呀!

10、湖南美术馆、中南大学

继续往南,潇湘中路西侧,可看到湖南美术馆、中南大学。湖南美术馆是一幢主体为赭红色、气势恢宏的建筑,为省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专业公共美术馆。上个月才开馆。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中南大学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不过其最近出了一个不太好的新闻事件,目前尚在调查阶段,不知进度如何?这也让我,不太想多说它了……

11、湘江江滩公园、猴子石大桥

这段赛程路线的东侧,湘江上有南湖路隧道、猴子石大桥跨越两岸,湘江边是湘江江滩公园。湘江西岸江滩公园,北起银盆岭大桥,南至靳江河,全长约10公里。布置湘江自然、岳麓文化、江畔生活、湘江生态等不同主题的科普教育设施。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不过我更喜欢这里的自然风光,闲时可到此沿江垂钓,江边水草丰茂,养肥了牛羊。没错,我真的在此见过有人放牧牛羊,那场景丰富小时候“牧童放牧”。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摄影@心口

猴子石大桥,历史比橘子洲大桥还要久远,早在1958年就开始建设了,但后来几经停工、复建,直到2000年才建成通车,可谓“难产”。如今已成为连接湘江两岸的重要交通。

12、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馆、洋湖湿地公园

本次马拉松赛程,河西路线的南端是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馆、洋湖湿地公园。很佩服长沙能留下这么一大片地,用于湿地公园建设,艺术服务场馆建设。李自健美术馆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家个人美术馆,展出大量李自健个人作品,还有星云大师书法作品等。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喜欢这一带的悠闲、宁静、文艺,现代化极具设计感的美术馆、影像馆建筑群,与湖泊、大片绿地相结合,相得益彰,成为无数摄影师、艺术家、网红美女的打卡胜地。喜欢洋湖湿地里的各类雕塑作品、一望无际的花海,让人留恋。

13、湘府路大桥、火车头文化公园

走过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穿过湘府路大桥就到了河东,沿湘江岸边的湘江南路北上,沿途可尽情欣赏湘江美景,路东还有垂钓文化公园、天心滨江公园、南郊公园、火车头文化公园等。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以前这里是火车铁路线穿行,后来老铁路线拆除后,留下了一台1975年制造的蒸汽火车车头,带着两节客车车厢和一截货车车厢静静的停放在这里,及一段废弃的铁轨。如今已成为文艺小清新们拍照、打卡的胜地。曾经有人说,在这里我们可感受从前“车马慢”的旧时光。

14、湘江风光带、东瓜山

继续向北,过南湖路,到白沙路附近,湘江边可看到脸谱广场、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广场,和平鸽广场等。这里是自1995年开始规划建设的湘江风光带,以各类主题的雕塑、小品、景观来展现湖湘文化、湖湘风貌,这里也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日常可看到不少老人在此休憩。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沿白沙路到书院路路口,斜对面是裕南街,通往东瓜山。这里是年轻人最爱的美食街,这里是宵夜的天堂,撸串、烧烤、大排档,香肠、泡菜、滩羊肉,热卤、甜品、小龙虾,一应俱全。

15、湖南第一师范、妙高峰

马拉松全程线路的最后一段是沿书院路到劳动西路,最后回到贺龙体育场。而白沙路、劳动西路,路途是湖南第一师范、妙高峰。一师范因伟人出名,这里建有纪念馆,里面展示有毛主席当年在此学习的教室、座位。走进那间教室,一眼就能看出哪里是伟人的排位,只有那张桌子和椅子,磨破了皮、褪色了……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但一师范并不仅有百来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城南书院,在长沙古城河西有岳麓书院、河东城南书院,同样有千年的历史,是南宋时由张浚、张栻父子创建。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一师范背靠妙高峰,妙高峰是古时长沙城南第一高峰、第一名胜,可惜历经战火摧残,岁月风化,如今的妙高峰已不高。这里还曾有青山祠,是为祭祀宋福王赵汝愚而立的,如今青山祠已无,留有地名,这里有被称为“戏窝子”的戏剧一条街。

16、贺龙体育场南门、田汉大剧院

赛程的终点,在贺龙体育场南门。这里除贺龙体育场、长沙贺龙体育中心两栋标志性建筑外,还有田汉大剧院。

跑一趟马拉松,看半座长沙城

田汉大剧院是长沙的重要演出、会议场所,以著名戏曲作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的田汉先生名字命名。田汉是我国国歌的词作者,也是长沙人。


  • 文/沙无尽,图源作者及网络。感谢作者的创作,为我们留下这些美好的生活记录!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关于长沙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稿件都行),我们一起记录长沙生活!投稿请加微信号:ms96218,或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