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刚当初做了什么惹怒了梅葆玖?

草根教父小光


李玉刚跟梅葆玖的矛盾源头,是源于《星光大道》的一句标语: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

梅葆玖作为梅兰芳先生的儿子,对父亲一直当神一样仰慕,一听说有个根本不是梨园行的草根歌手,打出跟自己父亲并列的旗号,自然是怒不可遏。之后梅葆玖接受采访时,公开表达对李玉刚“冒充梅派弟子”的不满。

知道这事情以后,李玉刚一直公开表示,希望有机会向梅葆玖先生解释一下,自己并没有冒犯梅兰芳先生的意思。结果一次央视晚会上,主持人告诉他梅葆玖先生就在台下,于是李玉刚说了以下这番话:‘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观众表示……’。”

后果可想而知,梅葆玖先生不满之处正是在于李玉刚借助父亲名声炒作,现在还敢当着自己的面说自己代表梅派弟子,于是李玉刚说完这话,梅葆玖先生就离席而去了。

之后李玉刚一直对外表示想跟梅葆玖先生和解,可惜直到梅葆玖先生去世,他也没找到这个机会。

怎么说呢,李玉刚作为一个新生代歌手,想要走一条靠拢传统的大红大紫之路,其实也可以理解。并且跟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挂靠,那肯定是最能制造话题,并且最容易传播的一种方式。

而李玉刚确实是这么做的,无论亲友粉丝打出来的标语口号也好,还是晚会上“嘴瓢”说自己代表梅派艺术也好。李玉刚的一切行为感觉都是精心策划深谋远虑,并且冲着最大化利益方向而去。

何为最大化利益:李玉刚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身上话题不断,但他总有方法把主要责任摘出去,证明自己只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歌手,无意冒犯前辈大师。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标语是亲友做的,所以自己非常悔恨,但之后各种宣传海报,您怎么还是在用呢?

晚会上太激动所以说错了,错得还那么精准,别人不爱听什么你就说什么,气的梅先生离了场。直到老爷子去世,李玉刚也只是不停的在媒体面前卖惨,说自己无心之过,希望有机会解释。就这种在行内就叫找话题蹭热度,没看出来有什么诚意。


现在是娱乐至死的时代,所谓的传统文化早就被扔进了垃圾桶,只是有人愿意捞点残羹剩饭出来圈钱而已。李玉刚去吐槽大会的时候,李诞对他的吐槽可谓是一针见血:

李玉刚唱的肯定不是京剧,更加代表不了传统文化;

当然这的看谁去听,如果是国内懂行的,当然觉得这不是京剧;

如果让非洲兄弟们去听一听,他们一定会大声赞叹“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所以李玉刚能火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已经跟非洲兄弟一个水平了。

当然现实中在很多狂热追星粉那里,把李玉刚就当成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其实连非洲兄弟都不如。


咸鱼茶馆


李玉刚是一个争名图利的能手。有网友说他是啥也不是,真是一语中的。我和一些老年朋友十分讨厌他。我和一位专业拉京胡的在一起拉了十年的京二胡,基本是张(君秋)派和梅派的唱段。李玉刚那几句京腔,最多算是京歌。


用户3519821236381


梅葆玖和李玉刚之间之所以会有解不开的恩怨,主要还是因为李玉刚这个毛头小子刚出道的时候不懂事,把自己和梅兰芳大师相提并论,结果就结下了恩怨,一直到梅葆玖去世后两人的误会都没解开,这也成为了李玉刚人生中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众所周知,李玉刚当初是在星光大道出道的。他依靠京剧唱腔唱着流行歌这个特色,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歌坛新人,但是有一点要清楚的是,李玉刚唱的不是正儿八经地京剧,就像李诞当初评价他那样:李玉刚唱的那东西你以为是清明上河图,其实说的就是北京堵车那点事。尽管李玉刚不是唱的京剧,然而他的亲友团的一些做法却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

在李玉刚参加比赛的时候,他的亲朋好友打的标语就是“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李玉刚的实力不比梅兰芳差。然而实力就摆在那里,其实业内人士都一清二楚,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先生看到这个标语也是有些不高兴了,但是依然没有公开说话让李玉刚难堪,一直到后来在一次活动上相遇,因为李玉刚的一句话才把梅葆玖彻底惹怒了。

在当时的活动上,李玉刚和梅葆玖见面时因为心急口快,说了一句“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这句话把梅葆玖老先生气得再也不搭理他了。要知道,在当时只有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有资格说这句话,李玉刚虽然学了一些京剧的皮毛,但是要想代表梅派实力还差得远,他说这句话真的颇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当然了,这一切本来就是误会,只是李玉刚嘴拙说错了话,他本不是傲慢之人,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做错了,只是在此之后,李玉刚一直都找不到机会和梅葆玖见面。直到老先生去世的时候,李玉刚还在微博发消息悼念他,看得出来这个后辈是真心实意想道歉的,只是随着老先生的离去,一切都成为遗憾了。

关注头条号“娱乐八卦掌柜”,看更多精彩点评。

娱乐八卦掌柜



李玉刚之所以成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自己的歌曲中,加入了一些京剧的唱腔,并且通过出色的反串表现出来。按理说,李玉刚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京剧演员,但是他在京剧的传播上,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本应该得到京剧名家梅葆玖先生的赞赏,但李玉刚却因为一些事深深地惹怒了梅葆玖先生。


一个是“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条幅。2006年,李玉刚参加《星光大道》而迅速成名,被很多观众熟知并喜欢。他也在节目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当时的亲友团在为他助阵的时候,打出“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标语。正是因为这个标语,引起了梅葆玖先生的不满。


梅葆玖先生是梅兰芳大师的儿子,一辈子以父亲为骄傲。看到一个年纪轻轻、初出茅庐的小子,居然大言不惭的和父亲梅兰芳齐名,自然看不过去。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李玉刚最初就是在利用梅兰芳大师的名声,为自己做宣传。无论这个标语是亲友团的主意,还是节目组的主意,李玉刚都躲不掉自己的责任。毕竟,这个条幅的受益者是李玉刚,他是通过条幅增加了名气的。


另一件事是舞台上想要代表梅派。在央视的舞台上,李玉刚登台发言,开口说到“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原本李玉刚是有意讨好在台下的梅葆玖先生,可是梅先生听到这句话之后,起身愤然离席。

有人说是梅先生不够大度,有些过于在意梅兰芳的名声。在我看来,作为梅兰芳的儿子,作为梅派京剧的传人,梅葆玖理所应当维护京剧的尊严。李玉刚虽然会一点京剧的唱腔,但他并非一个专业的京剧演员,更不是梅派的传人,没有任何权力代表梅派京剧发言。说白了,也就是李玉刚过于自大了。


这两件事发生后,梅葆玖对李玉刚的事情久久不能释怀。直到2016梅先生过世,二人也没能将恩怨化解。梅先生去世的时候,李玉刚曾发文缅怀,并对当初的是表示懊悔,但这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梅葆玖先生在世的时候,李玉刚就应该主动的去道歉,去缓和这样的关系。一方面当初的事情,过错在李玉刚这一方。另一方面李玉刚的成名因为京剧,对梅葆玖这样的京剧前辈,就应该尊重一些。

不过,现在什么都已经晚了。只希望李玉刚能够利用自己的名气,更多的传播一些京剧,为京剧的传承和发扬做一些贡献吧!


雨天论娱乐


大家好,我是余乐颂,这个事情我知道,特意来回答,看似不相识的两个人,确实是发生过几次不愉快的事情。

下面我来说一说

一、梅葆玖

这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兰芳大家都知道的,京剧大诗人,在曲艺界有很高的威望。

二、李玉刚

歌手,出道于星光大道,他的表演中增加京剧的元素,男扮女装唱《贵妃醉酒》,正式出道。

三、那些事

当时李玉刚出道,被粉丝预为"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梅葆玖就不认可此事。

原因一是说李玉刚并不是学京剧的,只是反串,怎么能和梅兰芳相提并论。

原因二是梅葆玖是梅兰芳之子,那他怎么能和李玉刚为同辈.

就此他们之间的事情就无法释怀了。

这还不够,紧接着在一次晚会上,梅葆玖就在台下坐着,李玉刚脱口而出: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这,基本把梅葆玖激怒,他本人都不敢代表梅派,李玉刚何时成了梅派的代言人?

可能都是为了想火,在蹭故人的流量,也许他确实是无知,李玉刚一直想对梅葆玖先生道歉,但是没机会,直到梅葆玖去世,李玉刚也没能当面致歉,这也成为他终身的遗憾。纯粹的说故事,很简单,可能里面隐藏着很深的利益关系,我们无法去了解,但我知道,珍惜眼前,好好生活。

大家好,我是余乐颂,80后,喜欢读书,运动,自媒体写作,喜欢看相声。
头条的路上有很多的阻碍,但我也是乐于奉献的人,希望在这里能遇到拥有乐趣灵魂的朋友们和我一起在路上,共同成长!等你来撩!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头条不止眼前的困难,还有你和挚友的陪伴.


余乐颂


年少轻狂,自比兰芳,这是李玉刚得罪梅葆玖先生的直接原因。

兰芳自然指的就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葆玖先生的父亲梅兰芳了,其在国粹京剧艺术上的造诣,至今无人能及,包括他的亲生儿子。

(上图:梅葆玖年轻时与父亲梅兰芳合影)

但是,2006年,28岁的李玉刚以新人身份参加央视《星光大道》,其亲友团就敢打出“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条幅进行声援助威,将纯粹的京剧大师与初出茅庐、与梅派没有任何传承关系、且只是模仿京剧唱腔唱流行歌曲的一个小伙子相提并论,不得不说还真是有点狂妄。

这件事当时就引起很大争议,不可避免地传到梅葆玖那里,先生很是生气,因为他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这样一个毛头小伙,不知天高地厚地竟敢和自己的父亲相提并论。

其实,作为梅派正宗传人,梅葆玖本身就已经是京剧艺术大师,但他从不认为自己的艺术成就能超过父亲。

现在,忽然冒出一个自称能与梅兰芳比肩的艺人,别说梅葆玖,就算是京剧届其他门派,也没人会认可。

李玉刚后来在参加江苏卫视《说出我世界》总决赛进行演讲时曾自辩,当时自己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草根歌手”,并不了解梅兰芳的文化地位在人们心目中有多么高,那次的条幅之事纯属误会,是无心之错。

我相信李玉刚那时真的是出于一种节目造势和宣传需要,并不真的就敢拿自己和梅兰芳先生相比,但这个玩笑开的有点大,有点不合时宜,严格来讲,他唱的根本就不是京剧,而是糅合了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既然不是京剧人,又凭什么和京剧前辈进行比较。

特别是他这样说,有将自己当做梅派传人的嫌疑,在梅葆玖看来,这就是冒充,焉得不气?

但是,错误仍在继续……

后来,李玉刚参加央视一个晚会,上台之间,导演特意告诉他,今天梅葆玖先生就坐在台下,你一定要好好表达一下。

于是,在主持人介绍完李玉刚后,由于激动,或者说急于想梅葆玖先生表白,他上台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观众表示衷心的问候!

坐在台下的梅葆玖先生此前本来有说有笑,听到李玉刚这句话后,生气地起身离开。

也许,李玉刚认为,在梅派艺术前面加上博大精深,再把自己说成梅派艺术代表,彰显自己对梅派艺术的尊重和高度认可,这样梅葆玖先生听了会高兴,岂不知,你根本不是梅派弟子,也不是京剧传人,有什么资格能代表梅派艺术呢?

就这样,两次李玉刚自认为的误会,让梅葆玖对他非常生气,只可惜,直至梅葆玖于2016年4月25日去世,这个误会也没有解开。

这件事对李玉刚来说,一直是个难解的心结,梅葆玖逝世当日,李玉刚便发文悼念,并在博文中重提往事,后来在江苏卫视又将这两件事提起,希望梅葆玖九泉有知,能原谅当时他这个懵懂少年,和鲁莽的无心之失。

能在大庭广众面前自己说出来,并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恳求原谅,李玉刚的态度应该说非常积极,但斯人已逝,梅葆玖生前你没亲自找机会前去主动化解,一直让老先生将误解带到九泉之下,这一点恐怕李玉刚要遗憾终生了!


红枫文史娱


梅葆玖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因为李玉刚自比梅兰芳,还说当今梅派要看自己,对梅兰芳先生不敬,也玷污了梅派艺术,因此梅葆玖在去世之前都不原谅李玉刚。

自比梅兰芳,代表梅派发言

李玉刚是歌手,不是曲艺家,他一首《贵妃醉酒》虽然是唱的非常红火,但是在没出道之前,还在《星光大道》比赛期间,就拿出了“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这样的标语,这不是自比梅兰芳吗?

梅兰芳大家都知道的,京剧大家,曲艺界无人不敬仰,至今无人敢跟他比肩。而李玉刚并不是学习京剧的,只不过是在反串,男扮女装唱《贵妃醉酒》,这就和梅兰芳先生能相提并论了?

不论是谁,听起来都挺荒唐的。后来在一次晚会上,梅葆玖先生就在台下坐着,没想到李玉刚脱口而出: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这,梅葆玖先生都不敢代表梅派,李玉刚何时成了梅派的代言人?

李玉刚是歌手,他只是反串,跟京剧完全不沾边

京剧是讲究师承的,京剧旦角,包括男旦,是京剧中重要角色,它要有传统,要坐科,要有脉系,要有师承,敢问李玉刚师承何人,又是哪门哪派?

梅葆玖先生并不反对男旦角,他对李玉刚不满就是李玉刚和梅派根本搭不上边,甚至和京剧,旦角都不搭边。李玉刚是个歌手,他的演出形式是反串,并不是什么京剧。所以这样冒用梅兰芳、冒用梅派,梅葆玖先生自然是不答应。

虽已知错,但没改正的机会

不过李玉刚一直想对梅葆玖先生道歉,但是一直没等到机会,直到梅葆玖去世,李玉刚也没能当面致歉,这也成为他终身的遗憾。


入行娱乐


看到这么多人黑李玉刚我只想说李玉刚已承认错误而且最近还和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白金共同演绎了歌曲《梨花颂》,也在胡文阁那里学过水袖。 他自己说过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向梅葆玖先生道歉。

他的表演的确借鉴了京剧艺术,但他自己也说过他表演的并不是京剧。他的《四美图》将四大美人的心理,神情拿捏的很好。他的唱腔结合了美声,共鸣等等技巧。

还有,他是国家一级演员,曾将自己的艺术带出国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你们口中的哗众取宠的小丑。外交部的人表扬过他。

他一直在坚持做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我是戏迷,也是能原谅错误的人,也是欢迎宣传京剧的人,李玉刚与京剧的矛盾早已消除,请大家做出正确的判断


用户7506157527829


说实话,亲友团的条幅的确欠妥。但是,不必揪着不放,大师的后人这点度量都没有?什么叫艺术家?哪个机构负责认定,命名谁是艺术家?都是观众认可罢了,有观众,大家都喜爱就是成功的。你大师登过的舞台,别人再登,算不算对大师不尊,大师唱过的歌,别人再唱,算不算对大师不敬?不要这样,评价是别人给的,不是自己争取的!京剧是国粹,但说实话,我个人很不喜欢这个艺术形式,能说京剧不好吗?不能!你不喜欢,不等于别人不喜欢,李玉刚的反串我很喜欢,我也不可能到处替他吹捧,别人有不喜欢的权利!世界是多元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心大点吧。。。


壶词


其实这是一场误会,李玉刚并非有意不敬,而梅葆玖也没完全弄清实情。直到梅先生逝世,李玉刚也没有机会解释清楚。



李玉刚成名于反串演唱,尤其一首《新贵妃醉酒》让他火的一塌糊涂。在一次演出中,台下的亲友团打出了“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条幅,为李玉刚加油助威。

此举令梅葆玖十分不满。其实想想,梅先生生气也是人之常情,拿一个刚成名的反串歌手媲美自己的父亲、京剧大师梅兰芳,确实不太合适。



不过,这也不怨李玉刚,毕竟是亲友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出这种“狂傲自大”的条幅。如果是李玉刚本人的意思,就过分了。



事后,李玉刚知道梅葆玖误会了自己,所以总想找机会解释清楚。终于,在一场晚会中,台上的李玉刚得知梅葆玖就坐在台下,于是急于表现自己对梅派的尊重,张口就说:“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观众……”紧张的表达弄巧成拙,李玉刚以“梅派传人”自居,让梅葆玖认为他有冒充的嫌疑,两人的误会进一步加深。

在那之后,李玉刚就更难找到接近梅葆玖的机会了,直到梅先生去世也没有消除误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