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北美上映,票房不佳,深思我國家庭教育的缺失

前陣子,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後,口碑爆棚,這部影片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訴哪吒的成長經歷故事。

新版《哪吒》做出了顛覆性的改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親李靖的形象轉變,影片中李靖夫婦對哪吒深沉的愛,令人動容,但卻因身兼重任鮮少陪伴哪吒,所以哪吒小時候是在缺失親情的陪伴下成長的。

影片中哪吒對父親說的那句:“唯一遺憾的,是沒和您踢過毽子”。這句話的背後,正表達了當代我們的家庭焦慮。

《哪吒》北美上映,票房不佳,深思我國家庭教育的缺失

儘管我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現代父母因為忙於工作,不得不犧牲掉對孩子的陪伴,有時回到家除了忙家務還要思考工作上的事情,和孩子的過少溝通,從而造成一些問題兒童。很多家長為了改變家庭的生存狀況而外出務工。因為經濟等原因,無法將子女帶在身邊,由此引發留守兒童的問題。

根據2019年中國留守兒童大數據統計顯示仍有1550萬留守兒童。由於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有:

一,人生安全存在隱患

近年來,關於留守兒童溺水、中毒、車禍、等意外事故的相關報道比比皆是。再比如前陣子杭州9歲失蹤女童章子欣被兩租客所害事件。

二,學習成績不理想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成績優秀者僅佔10%,絕大多數的成績都處於中等偏下。

三,不良習性易沾染

留守兒童容易沉溺於網絡,沾染了不良習性,以致道德和紀律意識滑坡,嚴重的會影響他們人格的正常發展,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與監護人的情感交流溝通存在問題

網上曾有一對父母求助網友:和孩子溝通不暢怎麼辦?他說他的兒子從小跟老人在老家生活,今年兒子讀初中了,所以把他接回身邊。但是孩子卻從不主動和他們交流,心裡有事總是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卻不跟他們說。

《哪吒》北美上映,票房不佳,深思我國家庭教育的缺失

2019年2月18日,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一起故意殺人案,被告市一名14歲的少年。因不滿父母管教,他揮刀刺向親生父母,導致母親受傷,父親當場身亡。據瞭解,劉某5歲之前由外婆養育,外婆對她百般疼愛,想要什麼就給他買什麼。5歲之後他被接回父母身邊。

劉某的父親是一名煤礦工人,由於長期不在家,導致父親責任缺位。而母親也不擅溝通,對劉某表達愛的方式就是事事對他百依百順。

因為缺少來自家庭的管教,劉某初一就輟學了。後來他結交了一些社會上朋友。沾染了一身“江湖氣”,劉某妄想做兄弟們的老大,用自己的錢來供養他們。

因為自己沒有能力賺錢,所以劉某就跟家裡要,為了要到錢,他曾多次勒母親脖子,去父親工作的煤礦上鬧事。最終就發生了悲劇。

是的,無獨有偶,就像湖南那位殺害母親的少年,由於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奶奶對其又十分溺愛,致使他長期沒人管教的狀態,直到母親生二胎,才回到家鄉照顧他。像這樣長時間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又突然陷入被管教的環境的孩子,由於情緒不良,容易產生報復社會的心態。

影片《哪吒》也給出了討論空間,倘若父母花更多時間陪伴,是否哪吒會變得更好?

《哪吒》北美上映,票房不佳,深思我國家庭教育的缺失

不是有了孩子就能自動成為好父母

故事最早期是出現在《封神演義》,書裡的哪吒和父親之間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恨,李靖曾用鞭打碎了翠屏山哪吒行宮中的金身,惹怒哪吒憤而殺父。這個版本更凸顯了哪吒對抗權威的形象。

1979年的《哪吒鬧海》講訴的是反封建反父權,回想我們在孩童時期,有多少人像哪吒一樣,犯過錯搗蛋,結果換來的卻是至親沒有耐心瞭解真相,一頓責罵和胖揍,有一部分原生家庭的孩子,就是在這樣《哪吒鬧海》式教育下成長的。

那句經典臺詞,“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哪吒鬧海的自縊,成了我們心中抹不去的童年陰影。

那個時候,我想,李靖是不配做父親的,從李夫人懷孕三年生出哪吒,李靖便揚著刀要砍了這個“妖怪”,他從來都沒有從心底裡接納過這個兒子。

日本作家伊坂太郎在小說《一首小夜曲》中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確實是這樣,在中國,只要有結婚證,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以為有能力教育孩子了。可是事實卻是,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相對於孩子,其實父母更需要教育。

回想17年,“天津大悅城幼童墜亡”事件轟動全國,刺痛了無數人的心。

一位家長同時抱著兩個孩子在商場4樓的欄杆處看夜景,由於父母忽略了商場天井欄杆的危險性,其中一個小孩在家長懷裡亂動時,竄出了欄杆,掉了下去,家長想去抓那個孩子,卻讓另一個孩子也墜了下去,結果兩個小孩當場死亡。隨後,事件在網絡持續發酵。有責怪家長的,有批評商場的,有追問父母甚至呼籲追究刑責的。這起慘劇掀起了國內呼籲“家長應高度重視小孩看護問題”的高潮。

還有一個案例,事發青島,去年暑假,一對雙胞胎姐妹,年僅8歲,隨母親從北京到青島旅遊,這原本是一件高興的事情,誰知道,就在母親刷個朋友圈的功夫,兩個小女孩就不見了。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事件叫做“小概率事件”。雖然它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但遇上了,那就是百分之百。

可愛的父母常常帶有相似的標籤,糟糕的父母卻各有各的糟糕之處。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它比任何工作都難。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退貨”。

願所有的孩子,都能被世間善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