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說起川端康成,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這位日本文學界泰斗級的人物,在1968年以《雪國》、《古都》、《千隻鶴》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

川端康成也成為繼泰戈爾和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之後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日本文學家。

川端康成幼年父母雙亡,而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而且他的一生中多旅行,頗多顛沛流離,心情苦悶憂鬱。

這也使得川端康成獲得了兩個很有趣的稱呼即“參加葬禮的名人”、“搬家的名人”。

正是這樣的人生,使得川端康成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的文學底色。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雪國》作為其代表作,一直被文學界視為日本文學的高峰,但是這短短的一部小說,閱讀起來難度卻很大,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讀不懂。

這其實並不意外,作為《雪國》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最初《雪國》是以短篇的形式,分別以《暮景的鏡》、《白晝的鏡》等題名,斷斷續續地發表。

直到1948年的時候才被重新整理以單行本出版,前後歷時十幾年之久,可以說是川端康成唯美主義的集大成者。

無論是人物刻畫、景色描寫還是情感的編織,都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近代世界文學史上都是極為少見的。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01、川端康成愛情和死亡的美學主題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愛情一直是永恆的主題,在他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描繪了愛情,但他的愛情主題與傳統的愛情主題有很大不同。

川端既不偏重愛情的纏綿悱惻和歡樂氣氛,也不側重愛情的生離死別和悲劇結局,而是表現一種輕淡、感傷的愛情。

在其諸多的代表作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感傷的愛情觀。無論是駒子的真情真意,還是島村的若即若離,都給人一種頹廢美。

其作品的另一個主題便是死亡,但是同其他作家不同的是,大多數作家是把死亡當作故事的終結,而川端卻把死亡當作故事的起點來寫的。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據統計,第一次全集中有34篇作品在開頭五行裡含有死或與死直接相關的話,佔全集作品的三成。

更獨特的是,川端認為死亡是最高的藝術,是美的一種表現,所以他在作品中完全把死亡描寫成絕美的意境。

比如《雪國》裡葉子的死,川端康成稱之為是“內在生命在變形,在轉變成另一種東西”。這時候葉子的死亡,成就了葉子永恆的美。

對於愛情和死亡的偏執,是日本的文學的一個特點,但是川端康成賦予了這兩個主題無與倫比的美學意義。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02、《雪國》中的感情線索

在《雪國》中,川端康成為我們塑造了島村、行男、駒子、葉子四個人物,四個人物各有特點,彼此交織。

整部作品以四個人的感情作為主線,其中的行男並沒有太多的直接描寫,都是通過描寫駒子和葉子來表現的。

通過對於島村和駒子、葉子之間情感糾葛的描寫,體現出川端康成獨特的藝術特點。

(1)島村與駒子

島村與駒子的感情是《雪國》的主線,整部小說就是以雪村前後三次到達雪國與駒子相會為架構來完成的。

島村對於駒子的愛情,是一種靈與肉的結合,島村與其說喜歡駒子,倒不如說更加迷戀駒子的身體,迷戀這種頹廢的生活。

而駒子對於島村則是傾其所有,她將島村視為人生的摯愛,願意為島村付諸一起。駒子的純潔與島村的“虛偽”也形成了一種對比,使得島村偶爾也會為此感到愧疚。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2)島村與葉子

島村與葉子的第一次接觸是在開往雪國的列車上,列車上的葉子正在悉心的照料著病重的行男。島村看到列車玻璃上映出的葉子清秀的側臉,順便便被俘獲了。

葉子更像是島村心中嚮往的那種女人,清純、靈秀、完美。只是種種原因,這種感情只能是島村自己的一廂情願,葉子始終是在一個他可望而不可的距離。

(3)行男與葉子、駒子

行男在整部小說中沒有過直面的出現,川端康成更多是通過對駒子和葉子的描寫側面來勾勒這個人物。

我們只知道行男多病,他是駒子師傅的兒子,駒子當藝伎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行男的病,而為什麼葉子要如此的照顧行男,我們便不得而知。

但是行男這樣的角色卻不可獲取,只是因為行男的存在,我們才可以看到駒子那帶著風塵氣的笑容中其實是飽含苦澀的。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03、《雪國》中的景色描寫

《雪國》的景色描寫,可以說是川端康成最有大師風範的表現,其對於景色的渲染達到了爐火純情的地步,往往隻言片語之間,便可以勾勒出一幅極其富有意境的畫面。

川端康成的自然描寫強調細膩和真實感,注重給人“身臨其境”的氛圍。

作者在一開篇,用一句話創造了“超脫人世的象徵的世界”。從隧道到雪國,是一次從狹長到廣闊的空間轉換,也是一個從漫長的“等待”到豁然開朗的“完成”的時間變化。

從平凡熟悉的環境往外延伸,川端康成用簡潔的語言構築了一個有別於實際生活的虛空的世界(雪國)。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令讀者雖知是虛構,但卻催生了他們對這個冰冷、隱秘的未知世界裡發生的故事的種種遐思。此處的自然描寫,打破了空間界限,就像《千與千尋》中隧道連接著凡人和神明的世界。

同時,川端康成對於暮色有著一種偏執的喜愛,在《雪國》中也多次出現對於暮色的描寫。

比如小說開篇在暮色中火車車廂的玻璃上映照了雪國姑娘葉子的美麗容顏“黃昏的景色在鏡後移動著”。

鏡面映照的虛像與鏡後的實物好像電影裡的疊影一樣在晃動,出場人物和背景沒有任何聯繫。

人物是一種透明的幻象,景物則是在霧靄中的朦朧暗流,兩者消融在一起,描繪出一個超脫人世的象徵的世界。

特別是當山野裡的燈光映照在姑娘的臉上時,那種無法形容的美,使讀者的心都幾乎為之顫動。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04、死亡是美的一種昇華

同其他的日本文學家一樣,死亡是川端康成唯美主義的一個主題,由於川端自幼目睹了太多的死亡,所以在作品中總是不自覺地表現它。

他認為死亡有一種區別於世間任何事物的一種獨特的美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雪國》中最後是以葉子的死亡來作為結尾。

同時行男也在小說的中間便病逝了,死亡在這裡沒有太多傷感的時刻,行男的死去,代表著駒子悲慘人生的一個終結,她不必再像原來那樣揹負著那樣的責任。

而葉子的死亡,則是唯一可以保存她的那種純潔之美的方法,駒子和葉子之間的關係一直緊密又微妙,但更似兩條平行線,這個死亡的結局真正讓她們相交,真正地合二為一,既生又滅。

可以說,駒子曾經是葉子,而如果葉子不死,她便會成為另一個駒子;也可以說,葉子是駒子的一部分,是沒有慾望、沒有負擔、沒有種種“迫不得已”的駒子純白的靈魂,失去了葉子的駒子,靈魂已死,不過剩下了形體

《雪國》:頹廢與純潔的交織,日本文學泰斗川端康成的巔峰之作

最後:

《雪國》作為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代表作,極其鮮明地體現了他創作特點。它被譽為“現代日本抒情小說的古典名作,裝飾了昭和的文學史”,其精緻的敘事藝術和小說中富有古典東方美的描寫手法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評。

與中國古典文論不同,日本的古典文學不以“載道”為圭臬,是注重唯美、愉悅性情的消遣文學。他們不強調文學的社會功用,而是關注文學的審美和欣賞,更多地注重表現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常常也糅合了小說人物的情緒和心理,以及本人關於宗教、哲學的思考。在“心”的審美主體的觀照下,筆下的“物”才會綻放出這樣或那樣的光彩,這便是川端康成作品的偉大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