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論語·學而篇》:善良、恭敬地對待和侍奉父母,就是孝順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說:“評價一個人應該這樣:當他的父親活著的時候,要看他的志向抱負;在他的父親死後,要看他的行為。如果他的父親死了較長時間以後,他依舊還是像他父親生前那樣堅持固有的為人準則,那麼這個人就算是盡到了孝道。”

孔子此篇,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一個“孝”字之上。

淺談《論語·學而篇》:善良、恭敬地對待和侍奉父母,就是孝順

根據《說文解字》的註釋,所謂“孝”,即“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從字形上來看,“孝”字,從於“老”字的一部分,又從於“子”,即一個孩子攙扶著一個老人。它的意思是:心地善良、有愛地對待和侍奉自己父母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孝。從其本意來講,子女晚輩要對父母長輩盡到“孝道”,必須做到三個方面:

一是要心含敬重,做到進退有禮、尊卑有別;

二是要虛心受教,做到不違其命、不忤其意;

三是要待之以誠,做到老有所養、老而不棄。

淺談《論語·學而篇》:善良、恭敬地對待和侍奉父母,就是孝順

古人有言:“百善孝為先。”在儒家的思想之中,對於孝道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而此篇之中,孔子專門從學習、對待和繼承父親志向的表現,來闡明瞭自己對於孝道的理解。特別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更是對子女提出了具體的盡孝標準和要求。孔子認為“孝”就是要做到子承父業、子從父德,作為子女一定要繼承父母的志向,並將其發揚光大,不能輕易捨棄或是否定父母的言行。

當然,孔子當年提出這一番言論時,自是帶著時代的侷限性,從現如今的實際情況來看,並不太符合現在的行事方法。畢竟時代在發展、知識在進步,父母之言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卻並不一定能夠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所以,在對待父母的言論時,一定要辯證地看、謹慎地辦,切不可盲目而從之,以免鬧出笑話,使得行事出現紕漏。對於父母所傳承的優良傳統,作為子女肯定是要加繼承和保持,這也是孔子“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核心思想和根本出發點;但是對於其中的不足之處,或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就一定要慎從,只有這樣才能讓自身的品德修養和文化水平有進步。

淺談《論語·學而篇》:善良、恭敬地對待和侍奉父母,就是孝順

其實孔子這一篇言論,我們在理解的時候,既要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出發來思考,也要結合如今實際的社會情況來區別對待;既要從孝道品德的大義上出發匡正思想行為,又要從常理習慣加以改進和變通。根本的一點,就是既不要顯得不近人情,又不能違背道德大義。只有能夠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學習、理解孔子的話,才能夠讓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的孝道不斷地傳承和發揚下去。

如果一味按照孔子的話原封不動地學習、落實,而不加思考,不結合實際的情況,最終肯定會失去孝道的真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