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毀掉孩子,請給孩子一部手機”言論,家長真的不能淡定

今天,兒子的班主任在班群上發了一張圖:一部停留在“王者榮耀”遊戲界面的手機。

班主任在群裡問家長們:“有學生課內玩手機,咋辦?請求家長們教教老師!”

家長們反應平淡,只有三兩個表示可以沒收手機或從嚴處理的,更多的則是保持沉默……

也許有家長認為,智能手機已經普及到成為每個家庭的必須品,初中生有手機也不是一件多稀奇的事。甚至很多孩子的手機都是家長主動配的,原因大體有兩種:一是因為忙,早出晚歸,難得與孩子在家裡坐下來好好聊,有手機可以方便聯繫孩子;二則是孩子某次考試考得好,家長一高興,獎勵孩子的。

面對“毀掉孩子,請給孩子一部手機”言論,家長真的不能淡定

可是,家長們,你是否高估了只有十幾歲的孩子的定力,又是否低估了智能手機對孩子們帶來的殺傷力。

我有個親戚的兒子,讀初二,成績一直很好,讀書很認真也很自覺,屬於不用老師和家長操心的好學生。可是就在期中考試過後,老師反映他上課經常打瞌睡,作業也做得非常潦草,有時甚至簡單的題目都會做錯。

起初,老師和家長都以為他的身體出了什麼毛病,帶著他到醫院進行全方面的檢查,醫生的結論是長時間熬夜,睡眠嚴重不足,其它沒有任何問題。

親戚夫妻倆百思不得其解,說孩子早早熄燈睡覺了,不存在熬夜;問孩子,孩子也說沒有的事。

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面對“毀掉孩子,請給孩子一部手機”言論,家長真的不能淡定

可沒兩天,孩子又開始上課睡覺!成績也開始大幅度下滑,急壞了老師和家長,卻又找不到癥結。 轉機是在孩子父親去客廳倒水喝的一個晚上。已經凌晨兩點,兒子房間卻隱約傳來兒子有些興奮又壓抑的聲音。孩子父親貼近房門聽了一會,感覺兒子有點像在玩什麼遊戲,就留了個心眼,走到陽臺望向兒子房間的窗戶,看見一閃一閃的藍光,確認那是手機發出的光。 至此,真相大白。孩子是迷上了網絡遊戲。按孩子的說法是自認為定力好,對那些打遊戲上癮的同學嗤之以鼻,打賭說自己絕不可能上癮。可沒想到就這樣陷進去了,每天晚上都沉迷在打怪、打BOSS,以及晉級的亢奮中無法自拔! 此時做媽媽的無比後悔,剛開始也是認為自家孩子成績好又自覺,就算獎勵孩子一部手機也不是什麼事。然而,事實證明孩子畢竟是孩子,自覺不等於定力好,孩子的自制力終歸是有限的,特別是面對被蠱惑了的遊戲,更是難以抵擋其中誘惑。

面對“毀掉孩子,請給孩子一部手機”言論,家長真的不能淡定

其實哪怕是不玩遊戲的女生,拿著手機也會生出一些別的心思來。

我同事的女兒,一位活潑漂亮的女孩,剛上初三,非常喜歡唱歌,鬧著父母買了部手機,說要編舞練歌,好參加學校的各種節目。

結果不知怎麼的,在微信的搖一搖裡認識了一位自稱是“頹廢的歌手”。兩個人越聊越投機,對方口中多姿多彩的酒吧駐唱夜生活,令同事的女兒羨慕不已。特別是聽著對方深夜為自己唱的情歌,這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就這樣淪陷了。

於是,在一個沒人注意的假日,拿著自己存下來的所有零花錢和壓歲錢,奔向了那個只在網絡上聊了兩個月的男人。

同事報警後,在公安部門的帶領下找到了女兒。萬幸的是遇到的這個歌手還算是個君子,見是個小女生,只是收留了她,並未動歪心思。倒是同事女兒死活不肯回家,說這樣的生活更適合她,再也不要回學校讀枯燥無趣的書。

同事哭得幾乎暈厥,最後女兒是被強制帶回家的。可是,人回來了,心卻回不來了。拿著手機網聊、視頻,勸沒用,你發火繳手機她就要死要活的,真的是頹廢了!

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呀!

面對“毀掉孩子,請給孩子一部手機”言論,家長真的不能淡定

孩子對於未知的一切原本就充滿好奇,可在心智和心性都還不成熟的情況下,給他們手機,就等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等待孩子們的將是災難,甚至毀滅!

家長除了是孩子的衣食父母,關心孩子吃好穿暖外,你們還是孩子的監護人,你們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才是孩子品行和立世的根本。

看看現在滿大街低頭玩手機的人們,相信很多家長在家的狀態也很可能是機不離手。試問作為成年人的你都抵擋不住手機的誘惑,又怎麼能夠要求十幾歲未曾涉世的孩子擁有自控力呢?

面對“毀掉孩子,請給孩子一部手機”言論,家長真的不能淡定

今天的學校也是真難呀!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學生不允許帶手機上學。可還是有家長認為學校太小題大做了,僅是一部手機而已;又或者有些家長太過相信自己孩子的承諾,以為孩子只是學習外玩玩放鬆一下。

這樣的局面造成的結果是:老師因為家長的態度不敢嚴懲學生,家長又不能理解和完全相信老師的做法。

不得不說,這樣的教育真的很危險。

畢竟學校更多的是傳授知識的地方,老師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也只是規範學生在校的行為,卻不能管住學生在家的作風。

家長與學校,本應互相配合和互相信任的關係,老師需要家長的支持,家長更應相信老師的處理方式。

面對“毀掉孩子,請給孩子一部手機”言論,家長真的不能淡定

老師每一份嚴厲的背後都藏著深沉的愛呀,嚴師才能出高徒呀!

學生對老師而言,是一份教育讀書的責任;可孩子對家長而言,卻是父母整個人生的寄託和希望呀!

父母們,孩子好的行為觀念灌輸落實可能需要一年,可是不良行為卻可能只需一次的沉溺,就翻不了身。你輸得起嗎?孩子的人生輸得起嗎?

家長才是孩子強有力的監督者和執行者呀,因為孩子的經濟來源於你,孩子好的學習氛圍也需要你來創造,孩子的“是非對錯”觀念更要通過你的循序漸進來引導。

孩子的成長沒有回頭路,扼殺一切不良因素才是你們的首要任務。手機已經成為家庭裡的最具殺傷力的隱形殺手,不要再心存僥倖,孩子的未來真的容不得一絲的冒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