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2005年2月15日,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逝世。這一年,他才68歲(虛歲),在當代來說確實不算高壽。但這病怎是人所能左右的事呢!

在病榻之上,劉炳森還心心念念著一件事兒——他已經為之籌備了數年,卻在生前最終沒有完成的事兒,他對自己的兒子說:沒有機會報答老師的教誨了,真是終身憾事……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這到底什麼事兒呢?2008年,劉炳森負責編纂的《二水先生剩墨》正式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這時,劉先生已長眠三年有餘,這份作品也大約可以告慰他的愧疚的心靈了吧。說起劉炳森和何二水的關係,這話就長了些……

公開資料中顯示,劉炳森自小就嚴格臨帖練字,11歲時就名揚鄉里。幾年後,他又因見到董壽平創作的《天都雲匯圖》,而痴迷於繪畫創作。因年紀輕輕便有較高的藝術創作力,19歲時,劉炳森被破格吸收為“中國書法研究社”社員,當時他是全社裡最年輕的一位。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大概就是在這前後,劉炳森先後結識了幾位老師。第一位是書畫名家董壽平,第二位就是何二水了。

董壽平在藝術上的造詣以國畫為主,雖兼擅書法,但藝術成就或許遠不如繪畫。劉炳森最重要的藝術成就在書法、隸書上,由此看,在毛筆創作中對他影響較大的老師毫無疑問就是何二水了!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何二水書法造詣很高。何二水先生,名炎(焱),字爽夫,幼承家學,5歲即能大字寫春聯,曾長期供職銀行保險業。他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1個書法團體——北京中國書法研究社的創社成員。憑藉著博採眾長的藝術造詣,和勤于思考的文化氣質,他以出色的隸書、行書揚名於當時,北京的很多單位商店都慕名要他題字,雖然在很長時間裡,他只是一名兼職的書法家、治印者!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何二水為人低調,雖培養了中書協副主席劉炳森、名家方紹武等許多位文化名家,卻始終不張揚。何先生一生生活平淡,雖然有著卓越的筆下功夫,但他卻從不張揚,不為名利,默默奉獻。這種精神,在當代已經十分罕見!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何二水的敬業精神,尤其令後人欽佩。何先生為人寬厚,待人以德,他甚至沒給自己的字定價。在一些晚輩的回憶中,何老先生曾經給一些店家寫牌匾,餓著肚子去,餓著肚子回來,車馬費也是隨意——給了就要,不給就不提。文從沈夢以為,正是因為在利益方面的無私,何老先生才終身與貧窮為伴。但他窮的偉大,窮的正氣……相較於今天這樣,動輒高位定價、隨意漲價、明碼加價的藝術市場……簡直,令當代人難以想象!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何二水和劉炳森的關係相當密切,劉炳森對恩師的品行極為敬重。然而,因相關材料不足,“書畫圈”不敢妄自編湊,僅舉兩例可以管窺之。在人生的晚年,劉炳森名利兼備,他先後為家鄉文化教育事業捐款100多萬。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在一些公益基金方面,他完全可以冠上自己的名字,但劉炳森並不這樣做。1998年,他主動出資50萬元設立了以老師名字命名的“何二水教育文化獎勵基金”!這種尊師重道的高尚品德,不得不令人點贊!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另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劉炳森挑頭主張要為何老師出一份作品集,紀念這位不為名利所牽絆的人。大概是因為,到發起時,何二水的多數作品已經散軼,只好定名《二水先生剩稿》。根據圖片,我們可以看到,劉炳森把書名字都寫好了……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在生前沒有見到作品正式出版發行的那一刻,對於普通人而言,也是無比遺憾的。何況是他!同時,他覺得自己沒了卻一個心願卻先“走”一步,這種遺憾之情可謂重矣!

劉炳森書法老師,曾餓肚為商家寫牌匾,學生因一事未完成抱憾終身

時間到了2019年,劉炳森辭世14年、何二水辭世34年,提到他們,還會有人記得嗎?估計已經寥寥無幾,相關信息也無處可查。但毫無疑問,何老先生的書法,至今看來,依舊風骨猶存、端莊典雅,世所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