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家劉炳森:我的隸書,老百姓喜歡,這就夠了

劉炳森,字樹庵,號海村,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書協副主席等職。喜歡書法的朋友,對劉炳森老師自然不會陌生。

書法名家劉炳森:我的隸書,老百姓喜歡,這就夠了

劉炳森老師自幼喜歡書法,11歲的時候,就已經小有名氣了。在1957年的時候,年僅19歲的劉炳森憑藉過人的書法表現被當時的“中國書法研究社”破格吸收為社員。值得注意的是,他是當時年紀最小的社員。

劉炳森老師的影響力有多大?

這麼說吧,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劉炳森老師的書法可以說是遍佈整個北京城,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他題寫的牌匾。那個時候,老百姓確實喜歡劉炳森老師的書法。

另外,由於劉炳森老師的隸書標準且規範,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入手,很多書法愛好者都跟在他後面效仿學習。在那時的書法愛好者的心目中,劉炳森老師算得上是真正的書法大師,一度享有“當代隸書第一”的美譽。

書法名家劉炳森:我的隸書,老百姓喜歡,這就夠了


書法名家劉炳森:我的隸書,老百姓喜歡,這就夠了

現在年輕的朋友,對劉炳森老師可能不那麼熟悉了,可是你知道嗎?現在我們電腦裡的“華文隸書”,就是採用劉炳森老師的隸書彙編而成的。

劉炳森老師的書法,真的是影響了一個時代。

時間不斷向前,一切都在發生變化,書法也是同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漸漸不再推崇劉炳森的隸書,甚至成了“俗氣”的代名詞。

“他的隸書,雖然工整規範,但是少了一些古雅氣息,呆板無生氣,不可觀,更不可學。”很多人這麼評價劉炳森的隸書。

書法名家劉炳森:我的隸書,老百姓喜歡,這就夠了

劉炳森老師的隸書到底好不好呢?客觀的說,如果用現在的書法審美標準的話,確實有點跟不上趟。

中書協成立之後的這幾十年,隨著喜歡書法的朋友越來越多,再加上書法教育工作越來越專業,大家的水平越來越高,湧現出來一批有一批的書法高手。單就技法這個層面上講,確實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態勢。

其實,大家也別光說劉炳森怎麼怎麼樣,很多老一輩的書法家都面臨著不再受歡迎的尷尬。別人不說,咱們就說歐陽中石先生吧,作為老一輩的知名書法家,現在再看他的作品,您還會發自內心地說一句“非常”喜歡嗎?

書法名家劉炳森:我的隸書,老百姓喜歡,這就夠了


書法名家劉炳森:我的隸書,老百姓喜歡,這就夠了

個人看來,凡是帶有審美性的東西,都會存在一定的時間侷限性。不光書法如此,別的領域也是一樣。以前流行的服裝款式,現在可能早就落伍了。以前紅遍全國的一些流行歌曲,現在再唱,多少會有點“口水歌”的意思。

劉炳森老師曾經說過:“我的隸書,老百姓喜歡,這就夠了。”放到現在,我們仍然可以說,曾經有人喜歡劉炳森老師的書法,這也就足夠了。

書法名家劉炳森:我的隸書,老百姓喜歡,這就夠了

時間仍然在不斷向前,站在今天的我們,不能過於片面地用現在的審美去評判過去和將來。說不定,下一輪被淘汰的,就是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