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這麼多年一直停滯不前,一直說要踏踏實實搞青訓,為什麼依然不見成效?

1永不獨行


任何以培養頂級球員為目的的青訓,都是耍流氓!青訓好≠出巨星!青訓的根本目標是讓孩子健康成長!


中國足球一直搞不好,原因非常多,但國內這種不正確的青訓觀念絕對是最重要原因之一。那為什麼要說這種青訓好=出巨星的理念是錯誤的,而且影響非常惡劣?

因為這樣等於是告訴別人非巨星=失敗,等於說一隻俱樂部各級青訓隊幾百號人除了個別球員外,其他球員都是失敗品、殘次品,他們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服務於個別成功的球員,青訓體系就是煉蠱,只有最強的那個能活下來。

要知道,培養一個職業球員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單是時間花費就超過十年,再加上金錢花費和超高的淘汰率,即使是在青訓體系成熟的歐洲國家,這也是風險十分高昂的投資。在國內這種上升渠道少、職業球隊少、高水平比賽少的環境下,風險更加高昂。

在這種情況下,再把出巨星當做衡量青訓成功的標準,表面上抬高了預期收益,實際上卻極大的加大投資風險,削弱了投資人的投資願望。為什麼?因為家長一定會考慮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能成為職業球員,如果能,那一切還好說,以當前國內職業聯賽的現狀,只要能在中游球隊做個穩定輪換就足夠養家餬口了。可如果不能呢?中超一共就16只球隊,滿打滿算一線隊球員加起來也不超過500人。哪個家長、教練敢保證這個孩子練十年球能穩定擠進這500人裡?同樣是超過十年培訓期,運動員相對於讀書來說成材率太低了,真正的一將功成萬骨枯。

歐洲青訓為什麼成熟(注意,成功和成熟是有區別的,南美青訓很成功但並不成熟)?因為歐洲青訓體系的核心不是培養巨星,而是培養普通的足球愛好者,大量的低級別職業球員和各種足球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這些人才是撐起足球市場的基石。

別的隊青訓不熟,不敢亂說。曼聯青訓 ,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92班的成就固然讓我們驕傲,但我們更自豪的是卡靈頓基地一處水源供英倫。為什麼英超有曼聯繫的說法,你看看從英超中下游球隊甚至到英冠球隊,有多少曼聯出品的球員、教練。這些人都沒能成為頂級球星,卻是構成英超聯賽的基礎。

卡靈頓基地的青少年隊伍裡,有很多教練都不是職業足球教練,甚至不是職業體育教練,有工程師、律師、教師等等職業。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因為青訓不僅要教孩子踢球,也要教孩子做人,不僅要告訴孩子踢球的人生很精彩,也要讓孩子知道,走別的路人生也可以很精彩。在國內哪個俱樂部敢這麼做?

不把孩子當成一個潛在的球員來培養,而是當做一個正常的人來培養。足球只是人生中眾多選擇的一種,不是不成功便成仁的賭博。你能成為職業球員固然好,如果不成,至少也要做到這一段足球訓練的時光不會耽誤你成為其他人才吧?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有個20年的積累,不敢說能把國足的水平提到多高,但絕對能讓基礎足球水平上升一大截,只要有了這個基礎,再想拔高國足成績至少不再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國足的成績一上去,必將激勵國人更熱心的投入足球運動,形成良性循環。

但是國內的現狀就是做不到。

所以我特別討厭那些暴發戶式的投資青訓,口號是建立中國的卡靈頓、克萊楓丹、拉瑪西亞,培養中國的c羅、亨利、梅西。別說培養c羅梅西,你能再培養出一批達到01年國足水平的球員我都燒高香了。

在我看來,以國內的環境,能堅持5年以上搞青訓就值得敬佩;能穩定出品球員,就算成功;能出一兩個頂級球員,那就值得大吹特吹,比如魯能、比如根寶。

最後還是祝中國足球越來越好吧。


聽說足球


我自小喜歡足球,更喜歡踢足球。身邊也有不少小夥伴想走專業的路。然而,現實無疑是殘酷的!將他們和我的夢想撕扯的支離破碎!

第一,偉人說過,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但是誰抓呢?我見過很多天賦異稟的少年因為沒錢給教練送禮,沒錢出國參加比賽,斷送了大好的前程!基層教練的水平和人品 參差不齊,這樣的事情一直在不斷上演。

第二,踢球是為了啥?

因為大空翼,我愛上了這個圓滾滾的球!我夢想著有一天能如他一般碰到一群志同道合,同樣深愛著足球的夥伴,一起去征戰全國大賽!足球是我的摯愛。我相信,那是一個懵懂少年心中的夢,無關名利!而現實呢?當你用光了兩代人的積蓄,成為了一名職業球員之後,,那個有關大空翼的夢,你還敢繼續做下去麼?

第三,關於文化與競技。

我不認為有文化的人就一定有素質,但是過分的強調職業技能,忽視對於球員的文化教育,弊端不必贅言。關於現役球員的個人素質,我想各位看官心中已有答案!

關於中國足球,這應該是個悲傷的故事,畢竟就給我們的弱隊已經不多了!


游泳健將——沉底兒


國內青訓工作因為某些原因,曾經出現


過一段時間的斷層,而青訓工作的再次被重視,並提出重建青訓架構,大概是在2011年左右於雲南的海埂訓練基地。由當時正在海埂基地的容志行、金正民、馮劍明等國足元老共同提議,又稱“志行精神”,並得到國家領導人的認可。至於提到青訓成效,如果以當年在海埂基地提出重建青訓為標準的話,適齡年齡段,也就是剛剛參加U19四國邀請賽,並且成績不俗的這批小將,及U19以下的各年齡段青少年球員。
而其中最大佼佼者,應該屬於被裡皮相中的申花的朱辰傑。當然,除朱辰傑以外,U19國青中相當多球員不乏活躍在各自俱樂部的一線隊伍中。據稱,申花明年的一線球隊報名中,更多達6名現在的U19球員。

當然,正活躍在各俱樂部中的U21,U23,U25球員,同樣也是提出重建青訓架構的受益者,只是,他們是先驅,而U19及U19以下各年齡段球員,才是我們重視青訓工作以後的更龐大成員。


粵足球點評


題目不是已經說了麼,中國足球一直說要搞青訓,卻一直不見成效。問題就在一直說,而不是一直踏踏實實在作,當所有的努力停留在表面,青訓的成果只能體現在越發成熟的嘴上功夫。





其實相對於請進來走出去的足球發展模式,中國足球低水平的青訓質量及近乎原始的培養機制,才是中國足球落後的根源,如果本身沒有一個良好健全的青訓體系,青訓水平低下落後,一味地在頂層國字號層面折騰,或者想靠歸化抄抄近路,指望國家隊層面歸化幾名球員遮羞,到頭來也終究是雞飛蛋打。



中國足球水平不高,但回到二三十年前,也並沒有為各級國字號進入亞洲級別正賽發過愁,國少國青均是亞少賽、亞青賽中的佼佼者,也曾獲得過亞少賽、亞青賽冠軍,但經過二三十年所謂的踏踏實實搞青訓,各級國字號的倒退步伐倒走在了國足前面,這到底是在踏踏實實搞青訓還是心安理得吃老本,國足那點可憐的家底,還能經得起多少揮霍,當國少進入亞少賽正賽都成為中國足球紮根青訓的成果時,只能說明中國足球的老本已經被折騰得差不多了。



當我們羨慕法國歸化的時候,其實別人的青訓才是世界冠軍級別,一眾巨星比如坎特、博格巴包括齊達內等等,又有哪一個不是生在法國,長在法國,法國青訓製造 ,而沒有一個強大的青訓體系,或者只把青訓放在嘴上,口號放在規劃中,中國足球所能得到的也只能是目前淒涼的結局。


尼羅河大球場


中國足球其實很簡單,亞洲的足球基礎本來起步就低,中國一直也不處於亞洲的頂級,過去幾十年前大家都低,中國位於前列很正常,畢竟是個體育大國,當中國想發展足球的時候正無縫銜接上中國改革開放最鼎盛時期,那時候很多人人事事都好像改革開放了一樣,要大踏步向上,要快速看到成績,殊不知體育項目不是拿錢就有成績的,需要幾代人循序漸進的努力,但是中國足球不信邪,或者說中國足球根本沒想過要一步一步走,這導致本來要一步一步走的路非得開著車飛奔,飛奔一段才發現前面這段路很窄只能步行,那你就步行繼續走得了,不得,還要回去重新找路繼續開車,就這樣幾十年過去了,也沒從山上找到一個可以開車開到終點的道路!

還有一個,中國的職業聯賽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國家足球的發展,為什麼?

因為職業聯賽一定程度上可以開車,它會讓有些人覺著國家足球也可以開車!

相信中國足球會好的,將來,,,,


ABO77


有中國足球整體氛圍的問題,也有急功近利的社會大環境問題。這個別人說得比較多,分析得很透徹了,就不說了。

我想說的是現在孩子的心理問題。我家小區有個足球場,大約25米見方,而且晚6點到8時30分是有燈光的。每天都有很多6歲到10歲不等的小孩來踢球。有時路過看見他們瞎JB踢,也想過把孩子組織起來,但是完全沒用:

霸道——在家裡是霸王,在球場上更是誰也不服誰,絕對不會傳球,絕對沒有分工,絕對不會聽你指揮,有的孩子看著踢了半年多,還是隻會跟著球跑……

狡猾——因為人多了分不清隊友,我告訴同隊小朋友們看到我拿球就舉手,我傳球給他,結果一拿球發現小朋友們基本上都舉手了……

不計後果——個別孩子完全沒有傳控射的基本功,但上來就鏟、就踹、就踢人腳踝,當然他們多是對著球去的,告訴他們避免危險動作,但沒人會聽……

缺乏責任心——有時和大點的孩子踢球,初中生的樣子吧,踢得算是有點樣子了,但如果你把他過了,會回追的很少,沒什麼勝負心,而且,而且很容易被打蔫,越到後來發揮越失常……

當然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這樣,我愛人是幼兒園老師,他們幼兒園也排了足球興趣課,但據她說,報名而且能堅持下來的,大多是班裡最調皮又不服管的孩子……

有時想,這也許就是足球的悖論吧:既需要血性、又需要紀律性;既需要天馬行空的個人發揮、又需要團隊性把自己融合到集體中去;既需要大心臟、又需要責任心……

從這個角度看,日本青訓發展的比我們好,是理所應當的……

所以罵中國隊臭、罵中國足協爛的人,如果你是30歲左右在自己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期,那麼從做好自己、給孩子當好榜樣開始吧,讓孩子有一個健康、陽光、不怕挫折的心態,不管是足球,還是孩子未來人生幸福、事業成功,都非常有意義~~~~~~


木馬162062009


道理誰都懂,但真想踏踏實實搞青訓?綠茵守望者只回答,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誰都知道請大牌外援和大牌教練要砸更多的錢,可問題是,請大牌外援或大牌教練燒錢見效快呀,搞青訓時間久見效慢,而且未來這些好處,又不是現在這批足球從業者能享受到的,誰願意去弄?

武磊

再者,中國足球的早就進入各種惡性循環了,你說搞青訓哪裡去請人?你自己願意送自己的孩子去踢球嗎?大家都知道一句話“中國足球黑”,但既然這麼黑,那就註定中國足球是劣幣驅逐良幣。

世界盃預選賽的國足

還有一點,搞青訓?錢哪裡來?以前的國家工業時代,還有體工隊加舉國體制青訓可以給球隊提供人才,當年的遼足“遼小虎”就是這樣出來的,可隨著一些地區工業體系的解散,再也沒有多餘的福利去支撐青訓。靠球員自己砸錢青訓?你以為所有人都像張玉寧他爹那麼有錢,營養費都直接吃掉100萬?

艾克森

但如果不花錢呢?咱們就算不說啥黑幕,錢也沒地方下來呀。所謂“金牌戰略”,足球也只是面子工程罷了,一旦有其他更好的面子工程,那麼足球也會被捨棄。

國足

歸根結底,就是中國足球的環境實在太惡劣了,沒搞起青訓,也不僅是球隊願不願意出錢的問題,還涉及到社會、教育和經濟等多個原因。但搞青訓見效這麼麻煩,還不一定能收到效果,所以中國足球乾脆就走捷徑,“歸化”外籍球員算了。

外籍球員和青訓,哪個才是中國足球最佳出路?歡迎寫下你的答案。


綠茵守望者


中國的足球水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在亞洲一、二流水平,現在實際上與巴勒斯坦基本就在一個水平線上,誰輸誰贏都在伯仲之間,贏了光榮,輸了也不丟臉,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關鍵的問題,是要探討中國足球,為什麼王二小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追根溯源,中國足球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走下坡路的,2002年撿漏僥倖進入世界盃後直到現在,足球界逐漸腐敗之風盛行,權錢交易,黑哨、打假球、賭球、暗箱操作成風,從隊員、裁判到足協最高領導,紛紛落馬。此風氣對中國足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使得中國足球水平一落千丈,水平呈斷崖式的下滑。再就是青訓體制嚴重不健全,中小學有足球隊的全國也沒有多少,就是中超諸隊,有健全的,成梯次青訓隊伍的,也是鳳毛麟角,最多兩三個。這種情況,從根本上,使得中國足球的發展,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再從人才培養方面看,自從實行足球職業化以來,大量外國優秀球員、著名教練進入中超,這實際上是雙刃劍。他們的介入,給中國足球帶來先進理念,先進技戰術,但也正是他們的介入,佔據了各隊最關鍵的位置,特別是鋒線,幾乎全被外援佔據,中超聯賽實際上變成了雙方外援的打拼,國產前鋒除非象武磊這樣十分優秀的,大部分鋒線隊員都在坐冷板橙。說一千道一萬,理念再新,技術再強,上不了場,得不到足夠的實戰鍛練有什麼用,有天大的本事,也得荒廢。林林總總,這些原因,也只是阻礙中國足球發展的冰山一角,其他諸如管理制度,俱樂部運作,隊員管理,天價外援,本土球員高薪低能等等,問題多了,積重難返。存在的問題不下功夫認真解決,中國足球將會永無出頭之日。


龍吟方澤


答案就在你的問題裡:僅僅是說要踏踏實實搞青訓,但沒有真的踏踏實實搞青訓。

中國足球這幾十年來大約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職業化前的階段與職業化後的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也就是職業化前的階段,中國足球的青訓任務在各個省的省隊或體校,也包括軍隊。在舉國體制的推動下,地方政府很多還是比較重視足球的,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國足球在亞洲是比較強的,除了韓國和伊朗,根本不怕其他球隊,什麼泰國、越南、印尼,哪怕日本都可以隨隨便便搞定,而且,即便是對韓國戰績不佳,更多也是後勤保障、醫療保健等方面不如人家導致的,球隊實力並不比他們差多少。而且,2002年打進世界盃的就是舉國體制下的成長的球員。

然而1994年職業化之後,由於職業化了,國家和地方政府把青訓的任務交給了俱樂部,希望用市場來解決青訓問題。但俱樂部很短視,甚至很多俱樂部都是“流浪者”,不願意在青訓上花錢,青訓也確實難出人,就把青訓給荒廢了。除了魯能,頂級聯賽的俱樂部幾乎沒有真正搞青訓的。當然,這其中足協在監管上也不作為,導致青訓出現真空,一度一個年齡段的球員只有幾百人可以挑選,簡直是慘不忍睹。

反觀人家足球強國的青訓。且不說這個國家頂級聯賽的俱樂部,即便是低級別的俱樂部都有完備的青訓系統,從U7到U19幾乎都有球隊(有的是兩個年齡段一支球隊),跟人家比,我們的青訓簡直就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的中國足球,又怎麼可能強大起來。


老羅侃史


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國足對陣巴勒斯坦的熱身賽拉下了帷幕。在上半場領先的大好局面之下,國足依舊在下半場掉鏈子,以1-1的比分憾平巴勒斯坦。面對羸弱的巴勒斯坦,國足這樣的表現讓球迷失望。而國足表現出來的狀態也讓球迷不齒。

看著這一支國足,郜林、馮瀟霆、于大寶等國足常客都還在陣容當中,在經歷了這麼多年也沒有能力更強的新面孔,這對於中國足球來講,算是莫大的悲哀。但是從中國足球的發展來看,這樣的結果也是情有可原。

雖然中國足球青訓說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落實下來的並沒有多長時間。所謂了“黃金一代”、“白金一代”也不過爾爾。有些甚至還不如俱樂部自己挖掘的球員,這樣的結果也是挺可惜。而且中國u20的成績也是在連續6節無緣世青賽後,變得那麼虛無可笑。

雖然俱樂部也有在培育自己的青少年足球學校,但是以恆大為首的這一批年輕的球隊俱樂部,雖然資產龐大,但是俱樂部還年輕。培育球員不僅要給年輕球員成長的土壤,更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這樣的條件也正是年輕俱樂部所不具備的。

以亞洲的足球強隊日本為例子。日本青訓更加註重的是校園足球的根基以及職業球隊俱樂部青訓體系相輔相成。這樣的結果就是讓每一支職業的足球俱樂部獲得優秀的人才。這樣的一種體系也與美國NBA籃球球員體系相似。

日本足球大力發展了基層管理以及對於足球運動的普及,而非單一的發展足球基礎設施建設。普及民眾對於這項運動的認可。這樣就使得日本的足球發展環境非常好。能有百年曆史的全國高中聯賽也是與此密不可分。而學生踢足球不是純粹的追求利益,更多的是對於自身愛好興趣的開發。

而中國足球,在八九十年代。無論是球隊或者是球員,追求的無非就是利益。一些球員為了錢甚至做出了違背體育道德精神的事情。而且家庭的條件,許多人選擇了讀書才會有好的出路,也間接忽略了這項運動所帶來的一切。有這樣的想法也與中國的大環境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國足球羸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只有堅持不懈的發展青訓。改善體系,那麼中國足球才能產生質變。

喜歡就關注轉發,每日更多體育資訊盡在意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