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戰士”冥王星,為何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是天命還是人為?

什麼是行星?我們應該如何區分行星?我不確定,但是,對於我來說,我非常希望冥王星能重新被定義為一顆行星,就像地球、水星以及所有其他小型天體一樣。或許這一想法來自於我對當冥王星還被包括在......當太陽系一切都好時的童年的懷舊吧。

“封疆戰士”冥王星,為何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是天命還是人為?

2015年7月,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第一次掠過冥王星,在當時重新引起了關於行星和矮行星的爭論。

而事實是,冥王星可能是一顆矮行星,只要按照當前的判斷行星的規則——這或許永遠都不會改變。例如,冥王星在大小上更接近其他的其他矮行星,比如鳥神星和鬩神星。這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的基本論點。

但是,這裡有更多不可忽視要素,而且這些要素似乎表現出了想法與事實之間的對比。

“封疆戰士”冥王星,為何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是天命還是人為?

一、成為一顆行星需要具備三個要素

在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基於這三點決定重新將冥王星劃分為矮行星:天體必須繞日公轉,必須清空其軌道附近的區域,其質量必須足夠大到可以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球狀。

“封疆戰士”冥王星,為何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是天命還是人為?

冥王星沒有符合其中一點——清空其軌道附近的區域——冥王星的軌道附近被伊伯特帶的冰塊和岩石所包圍。

這裡是一些支持冥王星是一顆行星的的論點。事實也在其中!

1.大小因素

雖然冥王星小,但是地球也是如此。至少是和木星這樣的大行星相比。如果你注意地球和水星的質量,然後注意冥王星相對於地球的質量,你將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對比結果。

與木星的大小相比,地球的大小很像冥王星和地球的大小差。所以,我們怎麼能把它看做一個正確的標誌呢?誰說我們必須有多大才能成為團隊的一員?這像是對我不公平的判斷!大小不重要,記住......但是我懂了,我們不得不作一個明確的規定。

“封疆戰士”冥王星,為何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是天命還是人為?

圖解:地球、月球、冥王星(左下)的比較。冥王星的體積是地球的0.6%

2.自身獨特性

我知道冥王星位於伊伯特帶。但是,它不同於其他的那些冰塊和岩石。冥王星、穀神星、鬩神星以及其他矮行星的質量都足夠大到可以依靠自身引力使天體呈球狀。

冥王星也被五個衛星環繞,有一個被冰層和稀薄大氣包圍的巖殼。這樣說來,冥王星與伊伯特帶上的天體相比有更多與太陽系中行星的相似點。對我來說,這就足夠將它視為一顆行星。

“封疆戰士”冥王星,為何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是天命還是人為?

圖解:冥王星與其衛星大小和亮度的對比(藝術想象)

3.在伊伯特帶上的位置

因為冥王星是伊伯特帶上眾多冰塊和巨大岩石塊的一部分,所以它被認為是“非行星”。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所說,冥王星沒有清除軌道附近的碎片。

有趣的是,地球受到小行星和彗星的撞擊和冥王星受到的撞擊一樣多。有什麼區別嗎?就像現在被定義為矮行星的穀神星一樣,在1800年剛發現它時也被認為是一顆行星。冥王星因為它軌道周圍的碎片而被重新定義。我認為這作為一個取消資格的因素是合理的。

“封疆戰士”冥王星,為何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是天命還是人為?

圖解:從極面看冥王星軌道。此視角顯示冥王星的軌道(紅色)比海王星軌道(藍色)離心率更高、冥王星有時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深色部分表示該段軌道穿過黃道面進入黃道下方。

二、新規則?

中佛羅里達大學的行星科學家Phillip Metzger說“如果我們能移動冥王星的位置,那麼它將有可能變為一顆行星。”而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說的與之正相反“如果我們能稍微調整一下對行星的定義,冥王星就可以成為太陽系的一份子。”

這個想法似乎可行,而且可以被簡化。行星有兩種類型:氣態行星和巖質行星。為什麼不能有可以涵括更多天體,比如名為“矮類行星”的第三種行星呢?現在,這似乎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封疆戰士”冥王星,為何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是天命還是人為?

我們要繼續飛過時凝視著它的美麗但同時要否認它自太陽系中的地位嗎?也許我們會將繼續這樣,但也許我們會在2015年八月改變想法。我們不久後就會知道,而對於我來說,我支持冥王星應該是一顆行星。讓“矮類行星”見鬼去吧!現在到了該為冥王星正名的時候了!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王翰文- learning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