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緊缺,為何越來越多的碩士卻不願繼續讀博?

餘仲文


現在的博士待遇有多好?

可以說,研究生再多讀這幾年博士,待遇是非常好了。華為之前也是百萬年薪聘請博士,為什麼到研究生,很多人就沒再往上唸了呢?

1、寬進嚴出

考博的難度其實並不大,院校和研究所招收的博士名額也比較多,屬於比較容易考上的。但想要順利畢業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很多人都聽說過博士延期畢業的事情,其實這算比較平常的事情了,博士想要順利拿到畢業證並不容易。博士必須要拿出一定的科研成果,論文要達到數量和質量的要求,接受學校和老師的雙重考核。很多博士感到壓力,不能如期畢業。學校也做了一些改進措施,比如延期畢業學年時間,對一些博士進行淘汰。所以不少碩士可以讀博,但擔心不能如期甚至正常畢業。

2、學業壓力

博士期間是比較繁忙的,有大量的科研項目要做,還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論文發表的期刊質量要求高,沒點學術和科研成就的人根本完成不了學業要求。讀博期間的學業壓力很大,不僅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甚至難以正常畢業。

3、生活狀態

博士的學業任務很重,一些博士需要幾天待在實驗室做研究,生活是比較枯燥的。平時的空閒時間不多,而且接觸的人也比較少,只有導師、同期博士以及研究生,交際圈比較小,生活比較乏味。一些碩士不喜歡科研和學術,自然不願意繼續讀博。

4、就業前景

博士學歷很高,但就業選擇機會並不多。如果你選擇的專業好,也許還可以找到一些企業,可以做研發工作。博士科研學術能力強,但並不一定符合企業的招聘要求,博士的工資水平又比較高,很多企業乾脆就不招聘博士了。

很多博士畢業後,只能繼續留在研究所做科研,過著比較枯燥的生活。現在博士想當大學老師也沒有那麼容易了,很多院校的要求很高,需要留學經歷或者要求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一般的博士只能去一些一般的大學做老師。

5、年齡壓力

很多研究生畢業,已經26、27歲了,讀完博出來,就有三十歲了。而這個年齡的同齡人已經成家立業,孩子都可以上小學了。現在在職讀博的機會很少,這就需要博士一直在學校和研究所學習,收入也不是很多。很多人覺得,年齡太大,耽誤自己的人生髮展,還不如早點成家立業。

總來來說,讀博不只是看書考試那麼簡單,只有那些真正喜歡科研的人才可以寧心靜氣在學術和科研的海洋裡遨遊。


康英勇


從我自己經歷來談談:我目前剛剛研究生畢業2年,運氣比較好,進了一個高校,本來想著邊工作,邊繼續考個博士,可是現在慢慢滴,這種想法越來越淡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讀博期間壓力真的很大,我對象目前正在讀博,有時候論文來了,經常晚上失眠,論文送出去,那個等待過程也是煎熬的。二、現在的論文難發表,早些年讀博的人少,論文要求比較低,這幾年論文要求越來越高了。三、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考科研的,論文這個東西對於一些人來說,相對簡單,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哪怕一天24小時都做實驗室,也是寫不出來什麼的。四、現在博士的待遇也沒有很好,博士就業時會有一筆安家費,但是如果沒有選擇讀博,這三年也可以掙到這個安家費的錢。五、一般讀博的年紀都特別大,尤其是對女生,非常不利於以後找對象。我說的可以並不是很全,只是發表我的一些看法。



蝦米老師vlog


讀博壓力大,一是科研壓力,二是經濟和家庭背景壓力。我當時有兩次碩博連讀機會都放棄了,一是岩土工程專業發SCI確實難,傳統的研究方向就更難了(導師是大牛、idea多本本多的除外),順利發文章的話碩博連讀6年拿到博士學位,文章卡殼可能就要延期了;二是讀博補貼雖然較高,但平時花銷之後也所剩無幾了,存不了多少錢,父母都是農民的,每次回家多少會有些負罪感,看到高中同窗買房買車結婚也會掠過一絲慌張。我和我同門都是貴州人,但讀研前他父母已經幫他在貴陽觀山湖區買了兩套房子,而我書學費還要靠國家國家助學貸款,所以他讀博就沒有什麼負擔了。

如果條件允許,我非常建議讀博,博士層次比碩士高太多了。另外,看看每年各地人才引進福利,博士安家費就是碩士的數十倍,還有其他補貼。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我計劃條件好點了讀個在職博


braveheart


為什麼不願讀博士?

因為博士畢業太難了。

尤其是這兩年,博士的出口管理更是嚴上加嚴。

看看博士的髮際線,就知道壓力有多大,畢業有多難。

讀博士如同西天取經,

畢業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大概數一下博士要過的關(難度係數最高五顆星)。

1、課程學習(難度係數★)

2、實驗(難度係數★★★★)

3、學術論文(難度係數★★★★★)

4、學位論文(難度係數★★★★)

5、查重(難度係數★★)

6、學科審核(難度係數★★★)

7、預答辯(難度係數★★★)

8、盲審(難度係數★★★★★)

9、答辯(難度係數★★★)

10、學術委員會(難度係數★★★)

這應該是最新的版本了。

2019年之前,基本上盲審通過就沒啥大問題了。

可是自從翟博士之後,

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


我認識的朋友,

去年博士答辯,

與他一起提交論文的還有兩人,

3個人的論文均通過盲審,

答辯環節只有他一個人通過,

另外兩人因為答辯委員認為達不到要求被否決,

這種現象之前是很難想象的。

現在還有已經通過答辯的論文在學術委員會投票階段被退回修改。

總之,

從學校、導師到學生,

對博士論文的重視前所未有,

審查嚴格程度前所未見,

當然很多讀博想法不堅定的同學就放棄了。


雷哥觀教育


博士是學位制高點,位於學位金字塔的塔尖,是很多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從學位分佈可以看出,博士總體還是很少的,很緊缺的,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碩士不願意讀博了?



作為曾經放棄讀博的我來說,碩士畢業後就衝進社會的大潮的我,摸爬滾打了數年之後,不禁感慨,如果當初讀博了,也不知道會怎麼樣?我對碩士生不願繼續讀博有個人經歷,也有其他因素,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碩士生讀博的畢業壓力很大,尤其讀了三四年,科研毫無進展的時候,很多博士是扛不住這個無形的壓力。加之當博士學制的改變,最多不超過6年,想到6年苦讀卻拿不到學位,很多人後怕了,甚至直接棄讀。

身邊很多讀博的學長學姐的生活狀態讓師弟師妹們望而卻步,覺得讀博好似一場豪賭,萬一輸了,就一敗塗地,甚至精神都會出現問題,還有寶貴的生命。

活命要緊,還是去工作吧!

殊不知,讀博也有讀博的美好時光,讀博也有讀博的遠大前程,你不經歷永遠都被自己想象出的可怖情景嚇到。



其次,讀博後的生存壓力。博士畢業的就業面相對本科、碩士研究生就窄了一些,因為博士更專,工作去向多為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壓力大,但是薪資相對來說一般。

很多單位人才引進給予了高薪的安家費,但是安家費一般分8年給付,每年拿到的就不算高了。

再者,讀博後,年齡擺在那裡,結婚生子的壓力隨之而來,各項生活開銷撲面而來,博士的生存壓力山大。

最後,博士的職業滿意感在最初幾年是體現不出來的,只感覺很苦很悶很難,等過了職業初期,將迎來人生黃金期,而大多數人看到博士一開始很苦,便覺得讀博也沒有改變什麼,那麼我為什麼還要拼命去讀博呢?

總之,讀博是需要勇氣的,也需要巨大的抗壓能力,還有一顆樂觀的心,如果這些都沒有,那麼至少不能是太急躁的性格,要淡然處之,這樣讀博這項漫長的求學之路才能走的好。

以上是我結合個人經歷和當下博士的生活和生存壓力展開的一些討論,希望可以讓更多碩士生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要不要讀博?

繼而展開思考“我適不適合讀博?”的深度思考,人生只有一次,只願每個人都不後悔。


秋天愛寫作


1)讀書只能完善個人性格,增長個人閱歷,讓人變得不世俗,這就只能甘願吃土了

2)讀博時間過長,心態很難保持正常水平,需要家庭來平和自己,給家庭造成的壓力是指數倍的增長

3)父母老了,你卻只關心自己讀博,無法盡孝,父母身體好,可能感受不到,但凡出點困難,無路可退

4)社會認同感缺失,如今社會是一味拜金的,你即便甘願吃土,總不能看著自己的家人跟著過苦日子吧,你甘願為國奉獻,卻以家人為代價,這是自私的,也是沒有任何成就感的

5)讀博,花費巨大,而且每個人性格不同,所以成不成才是未知的,但不掙錢是確定的。因為能掙錢的,壓根不會在意讀博與否,因為那只是投資,但是對理工科,或者一些基礎學科,那只是不斷走向死亡的沙漠綠洲

6)20多歲,頭髮掉的沒幾根,一身病痛,頸椎、腰椎等等,這可以有幸福感?

7)你的另一半如果不是科研學術風格的人,你只會發現,家庭和工作像是兩個完全對立的世界,兩邊的價值觀不同、處事方式不同,造就的就是你無盡的崩潰

8)最後來一點吧,有多少人是因為熱愛你做的研究而讀博,一旦失去了興趣作為動力,你會發現讀博是無盡的深淵。

------剛剛游上岸的博士

PS:其實,很感激陪伴我的家人、導師和戰友們,你們的幫助讓我上了岸。但是,我又下了水,對或不對,明年見分曉。一個人成長只是為了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人,而我只想做個耿直的科研工作者,那些請離我遠一點。


風林火山真田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博士畢業比較難。雖然很多學校有碩士直接轉博士,也有應屆生考取博士,但是對於博士來說畢業是最大的問題。

因為博士每一個學校都要規定你發sci論文。而這而發是sci這個論文有一些專業是特別難發表的。

相對而言,一些科研類型專業的博士發表論文比較困難,因為相對而言,中國學生在科研領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一些985院校或者是高校對於博士發表論文的數量有嚴格的要求,另外就是導師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況下至少五年才能畢業。



第二,博士經濟壓力比較大。因為博士上學基本都是30歲左右甚至以上,那麼上學以後要面臨著結婚生子還有照顧老人,

那麼對於這個博士生來說,她還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所以根本不能提養家餬口照顧老人了!所以博士城了雞肋。


很多碩士畢業以後不願意再去考博士,雖然博士很稀缺,但是博士畢業難度太大,博士畢業還要面臨就業。

在讀博期間要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壓力和家庭壓力。因為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不敢出去旅遊等一系列問題。

第三,博士的性價比低一些。高學歷並不一定代表高能力,高學歷也必定代表高工資,目前很多社會上的工作對於一些碩士甚至本科生來說都完全可以勝任,

而對於一些博士生來說就可能是大材小用,那麼單位給的工資並不是很高,甚至有人認為讀書無用,

掙不到相應的報酬,得不到應有的待遇,很多碩士畢業生就會選擇不讀博士。因為博士得性價不是那麼高。

博士花出去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精力成本太多但是相應的報酬未必能夠如願,我有一個朋友,他博士畢業兩年了,到目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一直處於待業狀態,不管是親朋好友都有對他惋惜,還有一個朋友,博士畢業以後成為掛職副縣長,工資大概每月不到6000塊錢,

與自己相付出的時間和金錢來說。博士學習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經濟付出多
,所以時間長了很多碩士生不願意讀博士。


公文寫作素材庫


怎麼說呢,不完全對吧。

如果是5年前,確實有類似的情況,但是這幾年來看,博士的錄取難度其實在增加。

哪怕是新出來的申請考核制度,也大多要求EI或者SCI論文,沒有的話基本沒有錄取的可能。

我身邊就有好多在讀的碩士想要轉博士,但是由於博導數量有限,招生名額限制更加死,很多時候不是老師不想招,是沒機會招。

不過就業而言,確實讀書碩士的性價比更高。

因為碩士畢業基本沒有什麼門檻,但是博士就不一樣了,沒有幾篇SCI基本很難畢業的。

我們的高端招聘市場需求量更大的還是碩士。非研發部分,就管理而言,碩士和博士的差距並沒有那麼大。同時碩士生量大,可以滿足快速擴充精幹團隊的需求。但是博士生不僅起步要求高,薪資要求也很高,因此很多中小型單位招聘博士挺有壓力。很多應用型缺少長遠目光的單位甚至還會排斥博士,當然這只是及個別情況。


建築世家黃金屋


博士雖然緊缺,但以下幾個壓力已經使得攻讀博士的動力逐漸衰減。

第一、在讀壓力。這是第一壓力。因為,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正如改革難度逐漸加大一樣。要想再度創新,發表高質量的論文,已經不是那麼容易。

第二、科研環境壓力。科研是一項創新活動。這種創新,需要硬環境的具備、人文環境的和諧等才能奏出美妙的樂章(論文)。由於目前我國博士培養體系尚未達到成熟的階段,隨意性、不規範還時有發生。也給讀博帶來變數。

第三、就業“虛旺實虛”。在就業上,由於各種原因,雖然大喊缺博士,但實際環境沒有博士發揮的沃土,造成了實際上的浪費。或讓博士失望太多。

第四、家庭付出的代價太大。尤其是農村家庭、女博士家庭。農村博士家庭大都不很寬裕,難以讓博士在寬鬆、和諧的家庭環境下創新。所以許多博士畢業後大都賺錢養家再說。女博士在社會上成為第三類人。也說明女博士的最佳婚育年齡的錯失,導致女博士家庭對孩子未來婚姻幸福的擔憂。


劉俊利


應屆碩士生中考博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碩士生畢業以後都會去參加工作,少部分會通過碩轉博的形式成為博士,只有極少數人會去考博。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導致的:



不管本科還是碩士畢業,直接走向社會參加工作的都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升學只是少數人的事情。相比於本科而言,研究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比較大的競爭力,能夠相對容易找到滿意的工作。就業的壓力不大,升學渴求就沒那麼強烈。另一方面,經過碩士期間三年的科研訓練,對科研有著感性的認識,是否繼續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不少碩士心中都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

至於選擇繼續升學讀博的那一部分人,也很少會去考博。目前,國內大多數有博士點的高校,其博士生主要是由本校的碩士直接碩轉博而來的,還有一部分屬於直博生,真正從外校考進來的人寥寥無幾。所以說,碩士畢業的那一年,能轉博的自然已經轉了,沒有轉博的,也就去參加工作。



只有非常少的人,既有讀博的渴望,但是又沒有拿到轉博的名額,才會參加考博。但問題是現在國內好點的學校,其博士已經不再通過考試來招生,而是採取的申請考核制。申請考核制,需要專家的推薦信以及在研究生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這些條件常常讓一些有心讀博的同學望洋興嘆。

至於讀博士的出路,博士畢業以後,在薪資待遇方面,比研究生還是要高許多,也擁有了更高的發展平臺。但相比於研究生和本科階段的學習,博士畢業更加困難,若是真對唸書沒有興趣的話,確實就沒必要強迫自己攻讀博士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