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從何來

摘要

《周禮》是體,也就是基礎與核心,《周禮》說的是什麼呢——官制,也就是等級制度,就是規矩;《儀禮》是履,是在規矩下的儀式化的行為規範,它就是秩序。通過恪守這些儀禮,就能固守規矩,就能讓社會處於秩序和穩定之下。這就是“禮”的真實內涵,我們今天所認知的是“禮”之履,就是儀禮的部分,而探究它“體”的部分才能對我們的文化核心有更深刻的認識。

我們的“禮”時代為什麼起始於周,而不是夏或者商呢?這後面原來是由比文化更為宏大的概念來做決定的,就是文明,是農耕文明決定了這個時點。


第三編 玉撐起禮儀之邦

第一章 “禮”時代的來臨

  • 第一節、“禮”從何來

一、“禮”為何物

中國有一張名片。

歷來介紹中國的文字裡,一定會有“禮儀之邦”四個字,位置還必然跑不出整篇文字的前兩段,禮儀之邦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名片。從來我們就以講禮儀著稱於世,任何一個國家都未曾像我們這樣,有傳承有序、精細繁縟的整套儀禮。不過,對於現代的很多人來說,一提到“禮”就等同於禮儀和禮節,甚至一提到“禮”腦海裡就條件反射般地出現面帶微笑、身穿旗袍的禮儀小姐,這些印象就不免流於表面而失其本意了。

其實,在本書的前兩編裡已經零星地說過“禮”是什麼,對中國社會的意義是什麼。孔子曰:“夫禮,先王以乘天之道,以理人之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聖人以禮示之,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在這裡,夫子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思想:一個是天道與人情。“天人合一”是中國古老而核心的文化觀,天與人關係是歷代大儒都要進行詮釋的。在王陽明的“心學”裡認為天理入於人心即為道,這是儒家關於天人關係發展到頂峰的一個理論,看來它的源頭就是孔子的這個認識。讓天理得以入人心的橋樑就是“禮”,“禮”是儒學之“道”的承載者;另一個是正。“正”是不偏不倚,落在實處就是公正,公正是所有健康、和諧社會的基礎。其實“法治”也好、“人治”也罷,都是手段和形態,只要公正就都能帶來和諧的社會,只不過人類歷史證明,合理的法治更容易保證公正的長期性。

《中庸》是《四書》之一,屬於儒家最核心的理論基礎,“中庸”是中國兩千年來最高的社會法則,朱熹注之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中庸”的本質是永久的“正”。而《中庸》正是由《禮記》中的一篇拆出來而獨立成書的,是以“正”是“禮”之果,守禮則社會必正。


“禮”從何來

山東曲阜孔子墓

孔子被歷代尊為“文宣王”,其後裔封為“衍聖公”。整個中國歷史上只有孔家的這兩個封號不受朝代更替的影響,就是因為孔子倡導的“禮”制,是農耕文明下各朝各代都必須尊奉的意識形態路線。

為什麼守禮社會就能正呢?這就是我們在前兩章裡論述過的:“禮”之本質是規矩與秩序。國家象一個整棟的建築,所有人都是這個建築的構件,構件有大有小,要按一種規矩來安排這些構件,讓它們該在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然後緊緊咬合住,那麼整個建築就異常牢固。實際上中國古代建築全部採用榫卯結構,從而極為堅固就是這個思想的具體物化。那種安排構件的規矩就是“禮”,按這個規矩把構件都入了位就形成了秩序,這個秩序就是構件組合起來的建築骨架。骨架有了,再進行裝飾和點綴,建築最終就在堅固穩定中呈現出宏偉而壯麗的氣象,這個建築就叫做國家。


“禮”從何來

中國傳統建築的巔峰:北京紫禁城三大殿

“禮”從何來

宋代建築斗拱圖

“禮”從何來

斗拱分拱圖



二、何謂周公之“禮”

用禮來構築國家這座大型建築的手藝據說創始於周公。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朝建立和穩固下來的大功臣,他受封於魯,是魯國的先祖。《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最重要的功績一共有四個:

1、輔佐武王得了天下,史記裡說“周公把大鉞,召公把小鉞,以夾武王,釁社,告紂之罪於天,及殷民”。他是武王伐紂祭天時把大鉞者,也就是武王弟弟中排名第一的親信。因此他在建立周朝中的功勞僅次於太公望。

2、武王生病時,他“戴璧秉圭”登壇求告天和祖先,願意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這一番禱告後武王的病居然好了,而周公則“藏其策金縢匱中,誡守者勿敢言”,就是不讓別人知道自己做了捨己救主這麼大的好事。

3、武王死,成王幼年繼位,周公攝政。管叔與蔡叔帶著商朝遺民造反,周公帶兵討伐平叛,有再造社稷之功。

4、成王成年,他立刻歸政絕不戀棧,“北面就臣位,躬躬如畏然”。

“禮”從何來

山東宋山漢代畫像石“周公輔成王”

因為有這四大功績,他死後“成王亦讓,葬周公於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成王不敢以其為臣下,所以“成王乃命魯得郊祭文王。魯有天子禮樂者,以褒周公之德也”。成王事實上給了周公一個準周王的歷史地位。可以說,雖然在後來的東周列國裡,魯國的國力一直不強,但卻執文化之牛耳,以致最後能出孔子和儒學。根源都在於它的始祖是周公,在於魯國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天子禮樂的拷貝。


“禮”從何來

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和城垣遺址

《史記·魯周公世家》裡還有一句話:“成王在豐,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別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說(悅)”。這句話對於中國歷史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昭示著“禮”時代的正式來臨。《周官》是一部書,準確地說是一部制度,中國的第一部官制,這部書在後世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周禮》。當然我們知道,現存的《周禮》大部分是西漢劉歆偽託周公而作,但《史記》成書於劉歆之前,看來當年周公確實是作了一部《周官》。而且做這部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效管理社會,劉歆應該還是在周公的遺蹟上進行的再創作。

《通典卷四十一·禮一》裡說:“洎周武王既沒,成王幼弱,周公攝政,六年致太平,述文武之德,制《周官》及《儀禮》,以為后王法。禮序雲,禮也者,體也、履也。統之於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然則《周禮》為體、《儀禮》為履”。《儀禮》也是一部書,裡面記載的是各類典禮和重要事務的禮儀規範。《通典》的這段話就把我們對於禮的概念論述得非常清楚了:《周禮》是體,也就是基礎與核心,《周禮》說的是什麼呢——官制,也就是等級制度,就是規矩;《儀禮》是履,是在規矩下的儀式化的行為規範,它就是秩序。通過恪守這些儀禮,就能固守規矩,就能讓社會處於秩序和穩定之下。這就是“禮”的真實內涵,我們今天所認知的是“禮”之履,就是儀禮的部分,而探究它“體”的部分才能對我們的文化核心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禮”從何而來

這一探究,我們就先遇到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我們的“禮”時代為什麼起始於周,而不是夏或者商呢?這後面原來是由比文化更為宏大的概念來做決定的,就是文明,是農耕文明決定了這個時點。原始農耕出現很早,至少在新石器晚期,也就是三皇五帝那個時候就廣泛存在。但真正的農耕文明肇始於夏代之初,準確地說是大禹治水之後。為什麼是在這個時候呢,兩個因素造就的:一個是人的因素;一個是物質的因素。農耕需要有技術和土地,這兩點在此之前都不完備。

《史記·五帝本紀》裡說:“帝舜曰:‘棄,黎民始飢’。而後稷播時百穀”。黎民的食物不足,帝舜命姬棄來教大家播種各種穀物。也就是說,在周人祖先後稷出現之前,人民確實是不具備播種穀物的技能的。后稷的出現,是農耕形成規模和常態的決定因素之一,即人的因素。那麼為什麼教民農耕這個歷史使命會落在後稷身上呢?《史記》說他:“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這裡透露出來兩個信息:一個是姬棄天生就喜歡研究種植,他是一個農業天才;再一個他在農業上最了不起的一項技術是“相地之宜”,也就是善於辨識土壤。知道哪些土壤適合於農業生產,然後“宜穀者稼穡焉”,他教給人民的主要技術也是這個。總結來說,后稷的出現讓人民具備了兩種重要的農業生產能力:一是掌握了可耕種的作物;一是掌握了選擇土壤的技術。這樣,使農耕之為文明的人的因素就具備了。

“禮”從何來

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出土鋸齒刃石鐮(距近約八千年前)

“禮”從何來

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出土石磨盤石磨棒(距近約八千年前)


“禮”從何來

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出土骨耜

但人雖然懂得了何種土地適合耕作,奈何水災頻仍,可耕之地不多,農耕依然無法成氣候。這就牽扯到了物質的因素,就是大面積耕地的不足,而這個問題也正好在後稷出現的同時解決了,背景就是大禹治水。《史記·夏本紀》記載,舜命禹治水:“與益予眾庶稻鮮食,以決九川致四海,浚畎澮致之川。與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補不足,徙居,眾民乃定,萬國為治”。在大禹受命治水後,他給身邊的兩個主要助手分了工:益負責跟著他戰天鬥地;而負責在他倆後方管理後勤、調配口糧、安定人心的是稷。此時的分工就已經露出了日後的端倪,治水成功後:“九川歸於海,水退地平。於是浚畎澮(田間之溝渠叫做畎澮)”。這兩句加在一起就說明,大禹從事的治水事業同時還是一項農田水利工程。所以,治水的成功就意味著農耕的物質條件成熟了——大批的可耕地出現。

於是,治水成功後,禹受禪成為王,而他如此安排兩個助手的工作:“益主虞,山澤闢。棄主稷,百穀時茂”。虞是管理山川也就是負責基礎建設的官員,稷是管理農業的官員——用現在話說就是:益當了建設部長;而棄當了農業部長。棄從此開始變成后稷,成為中國農耕之祖,正式的農耕開始了。不過好景不長,益沒能順利受禪,禹的兒子啟接過了天下,夏朝建立。而後稷的兒子不窋繼承了他的職位,不久“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去稷不務就是后稷的農耕事業不被夏王重視了,不窋丟了官,為了不再丟命他只好帶領族人逃到了野蠻民族出沒的地區,中國的農耕進程在中原王權地區劃上了休止符。

不窋的孫子公劉,雖然身在戎地,但堅持恢復了本族農耕的傳統,並帶領族人南下,渡過漆水、沮水、渭水三條河流,最後來到了陝西境內找到了適於農耕的地方豳定居下來,從而奠定了周人繁衍的根基。這個“豳”就是現在陝西彬縣一帶,從此周人成為中國最早、最徹底的農耕民族。到幾百年後,武王伐紂,周人打敗了商業文明的殷人,農耕文明正式入主中原得以確立,成為嗣後三千年的大一統文明。

一種文明就會塑造一種理念和一套制度,正是周人的農耕文明使得周朝一經建立,不旋踵就確立了“禮”的體系;也因為從此中國就一直處於農耕文明中,我們也就一直忠實地沿襲著“禮”的體系。農耕的生產方式要求穩定、權威和服從。農業生產不同於商業,只要天氣不突變,通常一切都是可以預料的。春種、夏耨、秋收,只要按照定好的規矩,在某一時間用心盡力地把該乾的幹了,就基本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這是一種有秩序的穩定。


“禮”從何來

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畫磚·牛耕圖

而某一時間該幹什麼是由誰來規定的呢?是一種經驗的傳承,老一代人說啥時該幹嘛就應該幹嘛。因為老一代是從再老一代那裡接受的經驗,這些經驗可能可以上溯到后稷。中國的俗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在告誡:傳承下來的經驗是多麼的重要,在這些經驗上形成的規矩是不可違的,違了就可能得不到穩定,進一步就可能得不到收成。因此規矩就是權威,就要服從權威。在這種邏輯下,大家自然應該自覺地在自己應該在的位置上,聽從權威的經驗,按照規矩耕作,最後穩定地獲得收成,得到穩定的生活。這是農耕文明下必然形成的模式,這個模式基本已經囊括了“禮”的全部內涵。因此,最早和最長時間從事農耕的周人,很自然地“進化”出了禮的思想,並在奪取全國政權後,迅速將其確立為國家意識形態。也因此,“禮”的時代必然產生在周朝建立的這個歷史時點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