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的4种腰椎问题正骨旋转手法应用,你真的了解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最全面的4种腰椎问题正骨旋转手法应用,你真的了解吗?

那么腰椎问题该如何用正骨调理呢?当下有很多的正骨手法都可以轻松实现腰椎复位,在众多正骨手法中,您在调理中是否用到了正骨旋转手法呢?在多年的临床积累中,我们总结出腰椎复位的4种正骨旋转手法,分享给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1、成角定点旋转法

患者坐在治疗床的一端,两下肢自然垂直,放在治疗床的两侧,如骑马状(这种坐姿与坐在椅子上操作相比有2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患者便于被固定,只要助手用双手按住对侧大腿即可;二是改医者坐位操作为立位操作,便于施术用力,经临床比较,成功率明显高于坐在椅子上的操作)。术者用一手拇指按住需扳动的棘突(向左旋转用左手),另一手自患者腋下穿过,握住对侧肩后部,然后使患者前屈。不同的腰椎,调整时前屈的度数不一样,如此是为了寻找力的交点。下面不同椎体的前屈度数供参考:L5前屈80°左右,L4前屈70°左右,L3前屈60°左右,L2前屈50°左右,L1前屈40°左右,T12前屈30°左右。操作时,使其腰部先前屈后向患侧旋转,当施术者发现自己拇指顶推的棘突有松动感时,该拇指应立即施力推顶,其扳动患肩的手应同时增加旋转的力量,此时可听到弹响声;不仅如此,施术者还会发现自己手指下的患椎棘突同时有滑动感。这些都表示手法成功。

最全面的4种腰椎问题正骨旋转手法应用,你真的了解吗?

2、定点侧旋法

患者面向靠背椅而坐,术者坐其后(以棘突右偏为例)。术者左手拇指扣住右偏的棘突,右手通过患者右腋下扶住患者左侧肩峰处,助手双手固定患者大腿,嘱患者配合医生,使身体向右侧屈,随后使患者脊柱向后内侧旋转,左手拇指同时推拨右偏的棘突,往往能听到复位的弹响声。

最全面的4种腰椎问题正骨旋转手法应用,你真的了解吗?

3、旋转摇扳法

适用于左右旋转式腰椎后关节错位者。至于胸腰椎的其他错位类型仅作辅助手法。以L3棘突偏左、L4棘突偏右为例,患者坐于方凳上,助手立于患者左前方,用双膝双手挟持患者左大腿,术者坐于患者背后,嘱患者双手互抱,术者右手从患者右肩侧伸出,抓住患者左肩臂部,左手扶按于患者左侧腰骶关节右侧,拇指按住第5腰椎棘突左旁,嘱患者腰背放松,将患者徐徐拉动,使其向前弯腰并向右转。先左右摇动2~3下,使患者适应后,将其转至右侧达最大角度,再加一闪动力转动,左拇指在“定点”处加阻力。按如上方式作左转方向复位。助手固定患者右腿,术者右拇指“定点”于患者L4棘突右,其余操作同上述程序,如此可使L3、4后关节复位。此法如无助手,可令患者骑坐于床上或低靠背木椅上,从而将其下肢固定。

最全面的4种腰椎问题正骨旋转手法应用,你真的了解吗?

4、旋转顶推法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棘突偏歪等。以棘突向右偏歪为例,患者端坐于方凳上(无靠背),两脚分开与肩等宽。助手面对患者站立,两腿夹住患者左大腿,双手压住左大腿根部,维持患者正坐姿势。术者正坐患者之后,首先用双拇指触诊法查清偏歪的棘突,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掌部压于颈后,拇指向下,余四指扶持左颈部(患者稍低头),同时嘱患者双脚踏地,臂部正坐不准移动。左手拇指扣住偏向右侧之棘突,然后术者右手拉患者颈部使身体前屈90°(或略小),接着向右侧弯(尽量大于45°)。在最大侧弯位时,术者右上肢使患者躯干向后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向左上顶棘突,操作成功时,术者可觉察指下椎体有轻微错动,并伴随“弹响声”。之后,术者双手拇指从上至下将棘上韧带理顺,同时松动腰肌。最后,一手拇指从上至下顺次压一遍棘突,以便检查偏歪棘突是否已拨正以及上下棘间隙是否已等宽。

最全面的4种腰椎问题正骨旋转手法应用,你真的了解吗?

最全面的4种腰椎问题正骨旋转手法应用,你真的了解吗?欢迎分享您在调理中用到的腰椎调理正骨手法,一起交流学习。

如果您认为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分享正骨手法,传承和发扬正骨文化,欢迎更多正骨行业的老师及爱好者一起加入,分享、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