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交通70年发生巨变!

俗话说得好

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建设

在城市发展中作用巨大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彭州交通运输取得了长足发展

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改变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

彭州交通运输发展中

路网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彭州仅有成白和安彭两条总长66.1公里的简易公路,不能正常运行汽车。乡村道路只有32条,共计433公里,运输方面基本靠肩担背负及畜力运输。

新中国成立后,彭州市加强道路建设,从小路到大路,再到快速路、高速路,交通条件得到巨大的改善。

50年代

大规模的整修、扩建和新建公路,发展矿区公路,完善县与县之间的公路。

60年代

结合农田基本改造,集中全市各乡、村机耕道。

70年代

开始修建黑色路面,改造木桥,修建桥梁。

彭州交通70年发生巨变!

80年代

在“要想富,先修路”思想引领下,全市掀起了改扩建公路、铺油路的高潮。

90年代

“经济要发展,交通必须先行”,彭州再一次掀起筑路高潮,并开始修建村级水泥路,1997年,升平乡双丰村率先修建成一条长5公里、宽4米的水泥路,成为我市第一条村级水泥公路。

彭州交通70年发生巨变!

2000年

2000年以后,彭州市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升平乡、大宝镇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2004年

全市16个镇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同时,多条公路建设完工通车。2004年10月,成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彭州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5年

已形成以天彭镇为中心,成彭公路、彭白公路、蒲新公路、小夫路、川西环线、温彭公路、彭什公路、汉彭公路等几条进出口道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络,可直达邻县和彭州各镇。

2009年

围绕5.12地震灾后重建这一中心工作,全市掀起交通建设高潮,开工建设交通灾后重建项目(含援建项目)总里程达819.6公里,总投资19.2亿元。

2014年

湔江路葛仙山镇延伸线(花源路)全面建成通车,解决了彭州市北部山区的交通瓶颈,更促进了彭州市山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彭州交通70年发生巨变!

2018年

成彭高速“四改八”扩容改造工程完工通车,大大地提高了成彭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让彭州与成都实现15分钟直达,出行更加便利。

彭州交通70年发生巨变!

2019年

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构建路网新骨架,完成了交通路网体系优化提升方案,规划形成“5高6快7轨8横9纵”交通路网体系。

目前,彭州市域公路里程约27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条28公里,普通国省道7条192公里,农村公路2526公里。实现镇、村100%通公路,并已初步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以高快速公路为骨架,县道和农村公路为脉络的道路交通网格和物流通道。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经济的发展

相信彭州的路网

会越来越发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