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湘雅二、北大人民等多家醫院發佈新崗位

洞悉名院動向,瞄準標杆榜樣。

健康界持續追蹤中國知名醫院,精選其在學科建設、服務創新、醫療改革、人事變動等方面的信息,每週推出一期《名院週報》,供業界參考和借鑑。

科技

⊙北大人民醫院: 脂肪肝診治研究獲新進展

名院周报 | 瑞金、湘雅二、北大人民等多家医院发布新岗位

日前,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團隊在國際肝病領域頂級期刊Hepatology(《肝臟病學》,IF14.971))在線刊發了題為《qFIBS: 一種新型的自動定量評估技術-定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 患者纖維化、炎症、氣球樣變和脂肪變性》的研究論文。

研究建立了脂肪變性、炎症、氣球樣變和纖維化、四個參數的全自動評價系統;實現了全定量,改變了現有的半定量,探索了新的診斷方案,是脂肪肝診治研究領域的重要成果。

研究利用二次諧波/雙光子激發熒光(SHG/TPEF)成像工具,分析NASH患者的肝穿樣品,以NASH CRN評分系統為參照,量化NASH的4個主要組織學特點:脂肪變、氣球樣變、炎症和纖維化,來建立qFIBS評分體系。

研究表明,qFIBS準確反映了纖維化、炎症、氣球樣變和脂肪變性的NASH CRN評分,還可以深入瞭解組織學的細微變化,是可以用於NASH肝穿組織評估的可靠的工具,具備了組織學標準化分析的能力。

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劉峰副研究員和新加坡 George Boon‐Bee Goh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原所長魏來教授、新加坡中央醫院Pik-Eu Jason Chang教授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 Quentin M. Anstee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研究所團隊發現骨再生新方案

名院周报 | 瑞金、湘雅二、北大人民等多家医院发布新岗位

近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餘家闊教授團隊在 Advanced Materials (IF 25.809)發表題為“Biomimetic nanosilica- collagen scaffolds for in situ bone regeneration: towards a cell-free, one-step surgery”(用於原位骨再生的納米硅-膠原仿生支架:向無細胞、一步式植入手術邁進)的研究成果。

該研究成果顯示,可通過一種穩健可靠的生物硅化法,對骨膠原支架進行表面修飾,從而獲得既具有均勻、穩定骨誘導表面,又具有強大成骨活性的硅化多孔膠原成骨支架。該成骨新方案的研製成功,為臨床治療運動創傷的巨大骨缺損提供了一種具有臨床轉化潛力的技術手段。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王少傑、江東、張正政為該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餘家闊教授,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星副研究員,哈佛大學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施進軍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

⊙鄭大一附院:NK/T細胞淋巴瘤治療或有新靶點

近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明智教授和李文才教授團隊在NK/T細胞淋巴瘤發病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一種新的影響淋巴瘤發病的驅動基因GNAQ(T96S)被發現。相關研究論文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在線發表。

該研究首先通過對127例NK/T細胞淋巴瘤樣本進行高通量測序,篩選出一個新的影響淋巴瘤發病的驅動基因GNAQ(T96S);然後,通過構建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發現該基因可影響小鼠自然殺傷細胞的存活。進一步研究表明,該基因可通過兩條信號通路抑制NK/T細胞淋巴瘤生長,且該基因突變體很可能以顯性負性的方式影響腫瘤生長。此外,臨床分析發現,攜帶該基因突變體的患者生存率相對較差。這些發現有望為NK/T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提供新思路。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李兆明和張旭東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張明智和李文才為共同通訊作者。

⊙重醫附一院:腦出血原創性臨床研究成果被寫入國際標準

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李琦副教授的腦出血臨床研究成果被寫入腦出血臨床診斷國際標準,為改變腦出血臨床診治奠定了基礎。

在重慶醫科大學謝鵬教授和重醫附一院神經內科秦新月主任的指導下,李琦副教授分別於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提出基於平掃CT預測早期腦出血血腫擴大新徵象——混合徵(Blend sign)、黑洞徵(Black hole sign)及李琦島徵(Liqi Island sign),這三個徵象已在國際國內臨床上廣泛應用於腦出血的診治,並可以作為腦出血的治療新靶點,通過對可能發生早期血腫擴大人群的早期識別和及時干預,改善腦出血患者的預後。

由哈佛大學牽頭,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及中國專家在內的國際腦出血專家組,以平掃CT徵象預測腦出血血腫擴大作為重要內容,對各個平掃CT徵象進行規範定義,制定出腦出血影像診斷國際標準。該成果發表於美國神經病學協會(American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ANA)官方舉辦的知名學術期刊雜誌Annals of Neurology(影響因子9.49)。

學科

⊙華西醫院:《中國直腸癌側方淋巴結轉移診療專家共識(2019版)》發佈

近日,由華西醫院胃腸外科中心周總光教授、王自強教授團隊牽頭組織全國專家完成的《中國直腸癌側方淋巴結轉移診療專家共識(2019版)》發表在新一期《中華胃腸外科雜誌》。

該共識由華西醫院發起,中國醫師協會內鏡醫師分會腹腔鏡外科專委會、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醫師專委會腹腔鏡專委會和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外科學組聯合制定。來自全國30家醫學中心的43位結直腸癌專家參與組成《共識》專家組並形成本草案。

本共識結合國內、國際對直腸癌側方淋巴結的相關研究,在側方淋巴結轉移發生率、影響轉移的危險因素、影像學診斷標準、現行的主流治療策略、側方淋巴結復發處理、隨訪策略等多個維度進行了系統全面梳理,形成21條共識,以期提高我國結直腸腫瘤臨床醫生對直腸癌側方淋巴結轉移的認識,規範側方淋巴結轉移的診斷標準和治療策略。

⊙山東省立醫院:牽頭成立山東省卒中專科聯盟

日前,山東省卒中專科聯盟成立儀式在濟南舉行,138家醫院組成山東省卒中防治網絡。

會議選舉山東省立醫院為山東省卒中專科聯盟主席單位,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杜怡峰當選為首屆山東省卒中專科聯盟主席。大會選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濟南市中心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聊城市人民醫院腦科醫院、臨沂市人民醫院、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日照市人民醫院為專科聯盟副主席單位。

⊙中山一院:獲批“全國真菌病監測網”廣東省省級監測中心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真菌病監測網啟動大會在京召開,會上中山一院獲批成為“全國真菌病監測網”廣東省省級監測中心。

“全國真菌病監測網”的研究內容包括我國真菌病的流行性病學監測、真菌病區域性爆發的監測、真菌致病性及耐藥機制的研究。同時在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遏制病原耐藥及傳播的意見、制定真菌病診療及技術規範、推進實驗室同質化發展,從而為我國真菌病的診療、抗真菌藥物的管理和合理化應用提供依據。

人事

⊙南京鼓樓醫院:彭宇竹同志任黨委書記

日前,南京鼓樓醫院召開全院幹部會議。會上,市委組織部宣佈市委決定:南京鼓樓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彭宇竹同志任南京鼓樓醫院黨委書記。

院黨委書記彭宇竹和院長韓光曙分別做表態發言,加快適應新形勢下充分發揮黨委核心作用的新的崗位要求,立足本職做大事,團結班子共謀事,依靠大家做成事,續寫醫院發展新篇章!

⊙北大醫院:遲春花任中華全科醫學繼續教育學院首任院長

名院周报 | 瑞金、湘雅二、北大人民等多家医院发布新岗位

近日,中華全科醫學繼續教育學院成立大會在京舉辦,標誌著我國全科醫學學科建設有了新的里程碑。

大會任命北京大學醫學部全科醫學學系主任、北大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遲春花教授擔任學院院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常務副校長柯楊教授擔任顧問。

遲春花教授表示,中華全科醫學繼續教育學院的成立,離不開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政策指導和中華醫學會的支持,目前學院的首要任務是完善全科繼續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設置標準化全科醫學繼續教育培訓課程內容。主要工作還包括設立重點項目、做好基層版指南宣貫、成立學院分院以及組建全科聯盟等。希望全科醫學領域的各位專家和同仁都能諫言獻策,共同為繼續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做出努力。

⊙中山一院:梁力建教授獲“中國膽道外科傑出貢獻獎”

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辦的2019中國外科週日前在成都舉行。大會期間舉行了“中國膽道外科終身成就獎”及“中國膽道外科傑出貢獻獎”的頒獎儀式,中山一院院肝外科、膽胰外科學科帶頭人梁力建教授榮獲“中國膽道外科傑出貢獻獎”。

服務

⊙天壇醫院:臨床營養科新增進食障礙專病門診

北京天壇醫院臨床營養科自2019年11月1日起,每週三下午增設進食障礙專病門診,為神經性厭食、貪食、暴食患者提供診療服務。

營養門診將通過詳細的膳食調查、身體測量、代謝測定、化驗檢查等,對患者進行營養評價,給予個性化的營養指導和心理疏導,需要藥物干預的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必要時聯合心理科醫生共同解決進食障礙問題,幫助患者走出誤區,恢復心身健康。

文化

⊙湘雅醫院:早期建築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月26日,湖南省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授牌儀式在長沙舉行。湘雅醫院及醫學院早期建築群入選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包括湘雅路南邊湘雅醫院病棟樓、湘雅醫院辦公大樓,和湘雅路北邊的湘雅醫學院小禮堂、湘雅醫學院外籍教師樓、湘雅醫學院辦公樓等五處建築。

⊙湘雅二醫院:讀書協會舉辦讀書分享活動

為了進一步豐富職工業餘文化生活,拓展視野、傳播知識、分享智慧,日前湘雅二醫院讀書協會在五官科樓工會職工活動中心舉辦了一場精彩的讀書分享活動。

為了助力醫院人文建設,在醫院的科學部署和指導下,在院工會的管理和監督下,湘雅二醫院讀書協會正式成立,制定了協會章程,以“傳播知識,分享智慧”為宗旨,通過每月定期舉辦名家講壇、讀書分享和專題講座活動,培養會員讀書興趣、拓展會員生活視野、增強會員綜合能力,服務文化強院戰略。

院長說

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標準化單病管理有助於醫院發展保質提效

相較於傳統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從單病種出發將使得醫護人員更加關注醫療行為本身,重點強調其中關鍵環節,持續堅持並形成標準化。

課堂

第十四次全國婦產科學學術會議

https://csog2019.medmeeting.org/cn

中華醫學會第27次全國麻醉學術年會

https://www.medmeeting.org/MiniSite/Index/8701

招聘

https://mp.weixin.qq.com/s/BWrEmTw3CwEky6HGv6zcTg

吉大一院普通婦二科招聘啟事

http://www.jdyy.cn/index.php/index/news/id/12760.html

蘇大附一院公開招聘博士

http://fyy.sdfyy.cn/Article/detail/id/48219/category/N_invite.html

湘雅二醫院2020年度擬招聘護理人員85人

http://www.xyeyy.com/3/27/content_50019.html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工作人員招聘啟事

http://www.rjh.com.cn/2013ruijin/ruijin2017/rjcz/yygg/43926.shtml

https://www.renji.com/default.php?mod=article&do=detail&tid=7728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