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的馬屁詩,李白最好,蘇軾一般,杜甫的你覺得最差嗎?

大詩人的馬屁詩,李白最好,蘇軾一般,杜甫的你覺得最差嗎

詩詞裡有一類特殊的詩詞,叫“應制詩”,這類詩跟酬唱詩一樣,都屬於應景一類,因為有吹捧互讚的性質,一般認為普遍沒什麼價值,尤其是“應制詩”,往往發生於皇家的宴會上或某一次濃重的活動上,需要詩詞助興,不得不作,也不得不作好,至於怎麼個好法,大家心知肚明,把皇家、聖上往死裡誇,把天下太平變著法說出來就行。

大詩人的馬屁詩,李白最好,蘇軾一般,杜甫的你覺得最差嗎?

這一類應制詩,從誕生起就是為歌功頌德服務的,這些詩詞我們現在看著肉麻,當時的詩人們卻是捏著一把汗創作的,唯恐馬屁拍得不響,不動聽。

而能夠即興參與創作的,都不簡單,不是朝廷要員,就是皇帝近侍,比如左拾遺這樣的言官,皇帝的翰林學士們,都是隨駕左右的,這裡面有小詩人,著名詩人,當然還有大詩人。

很多大詩人也未能免俗,似乎於詩歌是一種折辱。但正是有大詩人的加盟,使得原本爛俗的應制詩多了一些變數。有的有一定的可看性,有的甚至有了較高的藝術性。

大詩人的馬屁詩,李白最好,蘇軾一般,杜甫的你覺得最差嗎?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大詩人們的應制詩,看看李白、王維、杜甫、蘇軾都寫了些什麼?

李白

李白的《清平調三首》應該是最成功的應制詩了。幾乎感覺不到應制的味道,用筆雖然誇張,但因為描寫的是名花、美人,本身都有傾國傾城之譽,還是讓人有很強的寫實感。

藝術上更不用說了,以花喻人,花、人相融,分不清哪是寫花哪是寫人,可謂處處是花處處是人。章法上三篇之間互相聯繫,彼此呼應,共同構成一個吟詠整體。

李白以天才的靈慧衝出了應制的藩籬,不但沒有沉淪,反而提升層次,三首《清平調》完全可以看成詠花詠人的典範。故歷來好評如潮,成為太白集中最流行名作之一。

清平調詞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大詩人的馬屁詩,李白最好,蘇軾一般,杜甫的你覺得最差嗎?

王維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玩物華。

標題長得過分,也擋不住它是最出色的應制詩之一。作者正是喜歡縱情山水的大詩人王維,御前伴駕,應制詩他沒少寫,這一篇寫得尤其好,一向被視為模範之作。

玄宗一次盛遊,雨中長安,又是春日,王維記錄了這一刻。起句就是盛唐格調,渭水、黃山大筆勾呈,次句點明出行,場面大,頸聯最為精彩,壯帝都之雄偉,寫京城之繁華,盡於十四字的工對之中。最後兜回來,還不忘粉飾一下,說這次出遊不是皇帝喜歡玩,是天時地利順乎自然之舉,是為了合乎天道,玩一下還要找個好藉口,應制詩不容易。

大詩人的馬屁詩,李白最好,蘇軾一般,杜甫的你覺得最差嗎?

因為詩寫出了王朝的氣象,又不乏明麗如畫的色彩,結構規整,語言雄渾,很多人推為應制詩第一。

杜甫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菸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

這也是一首很有名的應制詩,不過是同僚之間的唱和,但也同樣免不了互吹。

相比於前兩位,杜甫這首吹捧痕跡太重,最過分的是後面四句全在吹噓賈至,全是一些場面上的話,稱賈至原詩為珠玉,說他家兩代為官都是起草詔書,沒有比這更榮耀的家族了。

看完這個和詩,你發現杜甫絕對是一流拍馬高手,尤其是最後兩句,為了拍出高級感,竟然連用兩個僻典加以突出,也是沒誰了。

更讓人吃驚的是,這樣一個平庸之作,後世詩論家居然一致叫好,礙於詩聖之名,這些人除了不停地舔,毫無節操可言。

整首詩除了三、四兩句稍微好點,實在乏善可陳。

大詩人的馬屁詩,李白最好,蘇軾一般,杜甫的你覺得最差嗎?

蘇軾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吹下御爐香。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雲捧玉皇。

應制詩裡面算短的,但心思一點都不少。不看標題,你以為是一首遊仙詩。

“星”、“月”、“仙”、“紅雲”、“玉皇”,詩人等於把天上的對應到了皇宮,這麼名詞更換一通,一首應制七絕就產生了。

詩人寫得很輕靈,似乎又很草率,通篇誇飾的意圖是明顯的,好歹藉著天宮掩飾了一些,不那麼直白。總的來說,還是讓人沒多少好感。比之杜甫,似乎要好一些。

縱觀四人,李白雖拍卻更讓人覺得是在寫實,王維你知道他在拍,但大唐盛世的底色又撐出了詩較強的真實感,詩本身藝術性也高,杜甫、蘇軾則較差,屬於一味吹捧型,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