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中若趙國撤兵是否可行?

老雷加悍匪


自趙孝成王從馮亭手中接受上黨郡的那一刻起,就標誌著趙國向秦國主動宣戰了,這時的趙國不戰也得戰,更不要提什麼撤兵之說了。



一、“貪婪”的趙王


韓王原本想讓上黨郡郡守馮亭獻郡給秦國,馮亭不願白白便宜秦國,謀劃出借刀殺人的法子,轉而獻郡給趙王。


趙王貪心上黨這個“好地段”,加之又有平原君趙勝的勸說,就接受了上黨,而且他已經有了防禦秦將白起的準備,那就是擅於防守的廉頗。



但戰局的發展沒有趙王想象那麼美好,廉頗打不過王齕,只能防守。


但咱們想想,廉頗雖能固守,但依照趙國後勤存在糧食緊缺的情況,也不會堅持多長時間,所以就算沒有後來的趙括來替換他,結局還是趙國敗。


咱們回到馮亭獻郡那一刻,如果趙王選的不是接受,而是拒絕上黨這塊送上嘴邊的“肉”,有很大可能會避免即將慘敗的長平之戰(雖然秦國遲早會找藉口伐趙,但也不會這麼快),可惜趙王沒有聽平陽君趙豹的話。


所以,趙王的註定要為他的“貪婪”付出代價。


二、趙國不敢退


如果一個軍隊的士氣沒有了,那他們到哪裡都是輸的,更不要說遇到“殺神”白起帶領的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


所以,趙國如果先撤兵,勢必引起並加速趙軍全線潰敗,這與數十萬趙軍被坑殺又有什麼區別呢?


況且,說句難聽的話,趙國不退而迎戰,失去的只是數十萬趙軍性命與後來和秦國議和的六座城池,而秦國也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失去數十萬的秦軍性命;趙國主動退,趙國不僅失去數十萬趙軍性命,還有趙國的大片領土,而秦國傷亡也不會那麼大。


所以,趙國哪裡敢退呢!



三、“慾壑難填”的秦王


到手的東西被趙國奪去,這正好給了秦國一個非常合適的藉口,再結合範睢建議給秦昭襄王“遠交近攻”的策略,那就說明一個問題:秦國就是奔著攻打趙國的決心來的。


就好比秦王對趙王說:“好,我可以不打趙國,但把趙國土地都給我。”這話誰聽了都不幹,而且一戰還能換取一線生機。


就像虞卿(趙國的一位虞姓上卿)說的,秦國既然有打趙國的決心,就很難走議和的道路,而且趙國的土地是有限的,秦王的貪慾卻是無限的,趙國有多少土地也填不飽秦國的肚子的。



一塊上黨之地換取秦、趙兩國各幾十萬將士的性命,不得不說,馮亭這一招真狠、真值!


千史千尋


簡單來說,不可行,因為秦國不會允許趙國撤兵。

長平之戰的起因很簡單,秦國攻打韓國,韓國割上黨以求和,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將上黨獻給趙國,趙國接受獻地,派兵駐守,秦國極度不滿,發兵攻趙,兩軍對峙於長平。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載: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可見在戰爭初期,趙軍處於劣勢,三戰皆敗,廉頗徹底放棄了進攻的策略,全面防守。在他的防線面前,秦軍毫無辦法,只能玩起反間計,讓趙王換掉廉頗,由趙括上場,進而導致長平之戰趙國的慘敗。

從目的上看,趙國接受上黨絕不只是因為貪心,因為上黨高地對趙國的國防意義太重大了,反過來,它對秦國進取中原、攻滅三晉的作用也非常大。

一旦秦國拿下上黨,對三晉都有俯衝的優勢,往東可以攻趙魏而不用擔心被偷襲,邯鄲瞬間成為危城,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之戰,秦軍走的就是這條路。往北可以進入河北,切斷邯鄲與晉陽的聯繫,再南逼邯鄲,秦滅趙之戰王翦走的就是這條路。

事實上,秦軍在之前就體驗過上黨在手的便利,趙國也體驗過上黨不在手的窘迫,那就是閼與之戰。當時上黨還在韓國手裡,秦軍借道上黨進攻趙國閼與,趙軍雖然打贏了這場攻防戰,但要是哪天秦軍借道上黨進攻邯鄲呢?那可不好玩了。

上黨如此重要,趙軍不可能輕易放棄,就算是被秦軍奪去了上黨大半,也要守住長平,守住上黨高地能夠威脅邯鄲的部分,如果這時候撤軍,等於趙軍白來一趟還得罪了秦國。而且就算趙軍敢撤,秦軍讓不讓撤還是另一回事。

在《三國演義》中,司馬懿進攻遼東公孫淵時,公孫淵想求和,司馬懿駁斥:“軍事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不能走當降,不能降當死耳!何必送子為質當?”

公孫淵因為不能戰、不能守和沒處跑,向司馬懿求和,司馬懿自然不願放過這個盤中餐,直接拒絕。把這個模板套到趙國身上,三戰皆敗的趙國不能戰,所以廉頗果斷選擇了守,可如果趙軍要走的話,那得問問秦軍的意見。

三戰皆敗加長期堅守,顯然對趙軍的士氣有很大打擊,這時候貿然撤退的話,敵軍掩擊,淝水之戰的類似場景恐怕要提前數百年出現,畢竟趙軍要撤走的方向是沒有地利的,不像秦軍往函谷關一鑽,打也難打。

這時候想要撤兵,必須跟秦國商量好,也就是議和,當然,在此情況下,肯定是趙國割地求和。

於秦國而言,本來上黨就是韓國割讓的,趙國橫插一槓子,求和的條件必然苛刻,甚至以秦昭襄王的勢在必得,根本不允許議和。

於趙國而言,丟了上黨高地,邯鄲的危險係數直線上升,再割地的話,別說感情上接受不了,國防也直接崩了,後面的邯鄲之戰能打起來,主要就是趙國不想履行長平之戰後與秦國的割地條約,因為履行後趙國離死也就不遠了。

綜上,撤兵是比出戰還不可行的,要不是碰上白起,說不定趙括出擊還能拼死秦軍好幾十萬人,畢竟冷兵器時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要是正面對轟,秦軍的損失會非常慘重。可趙括貿然出擊,導致趙軍被白起截成兩段,最後變成主帥死、部眾降、白起殺降的悲慘結局。


平沙趣說歷史


長平之戰中趙國撤兵是萬萬不可的,此話怎講呢?

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講:

一、統一天下,乃秦昭襄王畢生夢想

征服趙國,一統天下,是秦昭襄王畢生的夢想,也是他父親的遺志。當時的秦國,已經相當強大,除了趙國,再也沒有別的國家可以與之一戰,只要征服趙國,以後就一馬平川了。而長平之戰正是決勝之戰。在這之前的上黨之戰,已經成功地打開了趙國的門戶。上黨地勢險要,居高臨下,直接扼住趙國的喉嚨。拿下了上黨,秦昭襄王心情非常激動,他恨不得馬上出兵征服趙國,一刻都不想多等,連軍隊的休整都覺得是浪費是將的。

二、戰局所迫,趙國已經無路可走

秦軍已經兵臨城下,虎狼之師大有一口吞下趙國之勢。這個時候趙國不出兵對抗,難道要讓秦軍自己乖乖退回去嗎?想想都不可能!此時的趙國,經歷了多年的旱災,國內糧食收成很差。雖然秦國也一樣,但是人家秦昭襄王雄心勃勃,不惜動用舉國之力來攻打趙國,要是沒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可能會這麼做的,而他的把握來自於對趙國的瞭解,他也知道趙國已經撐不了多久了。秦軍歷來驍勇善戰,這次又來勢洶洶,如果趙國不出兵與之一戰,該怎麼防禦?要知道,長平並不是什麼城池眾多的地方,而是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如果趙國不在長平堵住秦軍,秦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通過那區區幾座小山,直接殺到邯鄲城下。

三、各國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

上黨之戰,韓國已經向秦國示弱,對於秦國攻打趙國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齊國和其他的國家,又拒絕向趙國提供糧草援助,更不可能出兵援助趙國。要知道,唯一一個可以和秦國正面對抗的趙國都落得如此困境,其他的小國就更不要說了,都不敢得罪秦國啊!如果趙國真的不出兵,秦軍會直接殺到邯鄲城下,到時候,趙國首都邯鄲就直接暴露在戰火之下,隨時都有可能亡國!所以,趙國已經到了不得不與秦國決一死戰的地步!

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


歷史時間線


理論上,趙國可以撤兵避戰,以趙國數十萬大軍之威,或許可以使秦國不敢貿然追擊。但這僅僅是一種可能性很低的情況。對當時戰局加以分析,我們就會發現趙國絕對不能撤兵。

撤軍風險極大

在長平之戰初期,雖然雙方沒有決定的勝利或失誤,但在小規模戰鬥中趙軍是處於下風的,來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的幾處記載:

1.秦斥兵斬趙裨將茄。
2.陷趙軍,取二鄣四尉。3.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在這三次交戰中,趙軍皆敗於秦軍。屢次失敗後,趙軍不是尋求戰機反擊,而是堅守陣地,無論如何也不肯應戰。這或許是一個避免失敗的好方法(廉頗本身也善於防守),但對趙軍士氣卻是一大打擊:屢戰不勝且避戰不出,怎麼能始終保證高昂士氣呢?如果此時再選擇全線撤退,趙國全國都會遭受精神上的打擊,對於軍隊和統治階級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編制基本完整的趙軍或許可以威懾秦軍,使其不敢追擊,但更大的可能是秦軍趁機大敗趙軍。

為什麼呢?我們對比泓水之戰和淝水之戰就可以知道。泓水之戰中宋襄公之仁為後世嘲諷,就歷史教訓來看,秦軍真的會容許趙軍主力從容溜走嗎?

另一方面,淝水之戰中秦軍渡河時遭到晉軍攻擊而局部失利,但這種失利經過秦軍中晉軍內應振臂一呼“秦兵敗矣”,秦軍迅速陷入混亂,最終被殺得屍橫遍野。


同理,數十萬大軍的撤退是非常考驗將領的能力和普通士兵的心理素質的。趙軍貿然撤退,更大的可能是遇到淝水之戰中秦軍那樣的潰敗。這種風險是趙國不敢承受的。

長平之戰是一場避不開的國運之戰

長平之戰中,秦趙之外的諸國均持觀望態度,除秦國趁趙使訪秦求和時故意擺出秦趙和睦的姿態迷惑他國使者這一點外,諸國幸災樂禍、靜觀成敗的心理也是他們觀望的重要因素,這也從側面表現出這一仗是兩個大國間的決戰,很可能打出唯一一個超級大國。


當時,秦國已有一統天下的野心,趙國卻是最為強大的守成國家。國策的矛盾決定了要麼兩國中的一國轉變國策妥協,要麼以戰爭逼迫對方就範。

因此我,長平之戰很大程度上具有必然性,趙國即便避戰,也只是“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撤兵可能引起趙國統治危機

貿然撤兵,向外界展示的是趙國的軟弱和無能。從外部來看,這不但不能避開與秦國的戰略決戰,還可能引來別國的侵略(見後來卿秦率燕軍侵趙可知其他國家的確對趙國又覬覦之心)。

反觀內部,避戰可能會引起統治階層內部的不滿,這種不滿是對趙孝成王的一大挑戰,他的處境會非常尷尬,輕則承受批評和埋怨,重則可能引起國內政局的動盪。

(趙孝成王)

結語

綜上,長平之戰具有歷史必然性,且龐大的戰爭機器的啟動是很難一下停下來的,撤軍無論從軍事還是政治上看都絕不可行。因此無論如何,趙國是不能撤軍的。


司文郎中


長平之戰,趙國能否撤兵,不是趙國自己能決定的,還要看看秦國的臉色,因此,是不可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讀史三悟帶您一起分析其中的原委。

1.趙國貪下便宜,接收韓國的上黨郡,秦昭襄王表示很生氣。

公元前262年,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對附近的諸侯國韓國發動了戰爭,韓國實力較小,所屬的上黨郡有17座城池,在秦國大軍的踐踏之下,與韓國分了出去。韓桓惠王眼看自己的國家實在是打不過強大的秦國,為了息事寧人,韓桓惠王想將上黨郡奉獻給秦國,請求秦國撤兵。

秦昭襄王一直想雄霸天下,本來就想吞併韓國,現在韓桓惠王主動提出奉獻城池,到手的鴿子豈能輕易放掉,但是,事與願違,上黨郡的郡守馮亭不顧韓桓惠王的命令,將上黨郡奉獻給了趙國。

趙國的趙孝成王貪圖蠅頭小利,不假思索,就輕易地接收了上黨郡。殊不知,秦國早已對上黨郡

垂涎三尺,而且不惜舉全國之力攻打韓國,將上黨郡從韓國截割出來,你趙國竟敢截胡,擱誰誰不生氣啊。

從此,秦昭襄王與趙孝成王算是結下了樑子,誓在報這一郡之仇。

2.秦國上下團結一致,實力強勁;趙國君臣不和,已輸一半。秦國豈能答應趙國的撤兵請求?!

歷史上的秦國國君秦昭襄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雖然後期聽信讒言,冤殺了白起,但是,絲毫不能掩蓋他在軍事上為秦國做出的突出貢獻。尤其,他的前半生,英明神武,任人唯賢,開疆拓土,推動了秦國的發展。

秦昭襄王拜范雎為相,封白起為將。這二人一文一武,長短互補,相互合作,很是厲害。范雎為秦昭襄王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這一戰略非常具有開創性,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開天闢地頭一回,而且,這一戰略非常適用當時的大環境,屢屢挫敗各國對手。白起呢,被後世稱為戰神,非常善於用兵,是戰國時代四大名將之一。

這三人在一塊,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展現出了強悍的實力。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難折斷。趙國就不一樣了,趙孝成王疑心較重,又缺乏主見,棄用老將廉頗,重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身邊又沒有出色的謀士輔佐,縱然有40萬大軍,也不是秦國的對手。

秦國看到了趙國的缺陷,怎能丟掉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秦昭襄王命令白起率軍攻打趙國。

此時,撤不撤兵,並不能由得趙國了,它就像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因此,趙國撤兵是不可行的,只能硬著頭皮迎接秦國的挑戰。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您認為趙國該不該撤兵呢?歡迎在評論區補充!


本文借鑑資料:《史記》《戰國策》


讀史三悟


趙國撤兵絕對可行!

1.長平之戰趙國所要保衛的領土上黨,原本不是趙國的領土,而是韓國抵擋不住秦國的攻擊,才把這塊領土讓給趙國。奈何趙孝成王太過貪心,將上黨這座擁有17座城邑的領土收入囊中,派兵駐守。可悲的趙孝成王殊不知自己已經中了韓國的詭計。韓國故意將上黨讓給趙國,目的是為了用趙國來消耗秦國的虎狼之師,反正上黨在韓國自己手中韓國也守不住。

之後不久,趙孝成王派趙括上位。之後便發生了當時驚天動地的長平之戰,趙國40萬士兵全部被活埋。注意,這時的韓國並未出兵救趙,而是一直坐山觀虎鬥。估計這時韓國非常欣慰自己當初做出讓出上黨的選擇,到底是多麼的正確,避免了本國士兵的大規模傷亡。

2.如果趙國不接收上黨這塊領土,拿這40萬士兵來駐守自己的都城邯鄲,絕對會給秦國帶來大麻煩。當時的廉頗還尚武,藺相如雖說臥病在床,但嘴巴和腦子還是可以動的。四十萬大軍加上廉頗和藺相如駐守邯鄲已經夠了,無論秦國多麼的強大,在這兩位面前絕對包圍不住邯鄲。如果這40萬大軍在,趙國也不會淪落到派兵向楚國求援。

根據以上兩點可得知趙國本不應該駐守上黨,長平之戰死的也不應該是趙軍,所以說在長平之戰中趙軍可有可無,撤兵也是可行的,反正領土本來也不是自己的,而是自己不費一兵一卒拿下的。如果拿這40萬大軍來駐守邯鄲,那根本不用向楚國求援,趙國也不會因此墮落。




永樂解史


長平開戰,趙國撤兵這是不可行的。長平之戰的緣由就是“上黨之地”的去留,結局兩種:留則戰,堅守長平;去則守,堅守晉陽邯鄲。

長平開戰,趙國向各合縱國表現的是對秦國的態度,此時趙國如若撤兵,後果會使其變得孤立無援。

以當時的局勢看,戰國末期形式混亂,秦國對東方各國都虎視眈眈。除了趙國,無一國有與秦國一較高下的能力,如果外交上有張儀一般的能人,以趙國為首的合縱聯盟未必不能破秦。


如果此時撤兵,秦國大哥不一定撤,一退一追就到邯鄲。其他諸侯國並不知道這兩兄弟的感情真假,合縱聯合想都不要想,誰都不想被反咬一口,各國的靜觀,秦國的反撲,這是邯鄲之戰要提前的架勢。


但此時的白起“殺神”還在,毛遂還在想辦法出人頭地。信陵君還不敢隨意殺晉鄙“竊符救趙”,春申君還沒找到藉口援趙。而在秦國,秦昭襄王已經號令全國人民加官進爵,一起攻趙了。

如此,趙國滅亡的速度有可能快過大家的反應。

長平開戰,趙國如若撤兵,秦國收到的信息是趙國現在很弱,攻打正是時候。

從當時的情式看,韓國轉獻上黨十七城給趙國,本就是禍水東引,韓國意圖藉此機會修養生息或者坐收漁利。不論是否有上黨一事,秦國的野心都在滋長,秦趙終有一戰。


趙國在“上黨事變”中,在地勢上,或者是在合縱聯盟的基礎上都是有優勢的。但是將領與君主協商不恰當,沒有堅定的戰略線路及目標以及得力的外交能人。最好的選擇是不留“上黨”後合縱聯盟,進一步抵制秦國。

長平之戰已經開始,趙國如果選擇撤兵,那就給秦國展現了趙國所有的弱點。秦國不傻,怎會不乘勝追擊,何況趙國攻下了,燕、齊、楚、韓、魏還會遠嗎?

小總結

綜上所述,個人觀點長平之戰要麼不打咱就好好守著,聯合友軍抵制秦國;如果決心開戰,就別輕易撤兵。長平之戰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戰爭故事篇,即使是現代也無數人在為此出謀劃策,更多的則是為之惋惜。


妙趣看歷史


當然可以,在公元258年的邯鄲戰役中,沒有兵馬的趙國就是這麼守住邯鄲的。之所以沒有撤軍選擇與秦國決戰完全就是趙王以及趙國謀臣捨不得將吃下去的上黨十七城吐出來,結果最後才造成了損兵折將丟城丟地人才兩空。

史書上都記載長平之戰時,趙國被包圍了45萬人,並且最終被坑殺了40萬人。但是呢,這些寫書的人都沒有上過戰場,根本就不懂兵,實際上長平大戰根本就不是書上寫的那麼一回事。

我們需要引用一些比較專業的數據來進行解讀。在長平之戰時,趙國的實際作戰部隊只有15萬人左右,其他的幾十萬人並不是真正的作戰部隊,他們是給這支部隊提供後勤補給的農民工。

長平之戰前期,趙王給了廉頗8萬的作戰部隊,這8萬人的作戰部隊需要24萬人的後勤人員(長平之戰的戰勤比例是1比3,一個戰士需要三個伙伕運送糧草),總計是32萬人。這支32萬人的部隊跟秦國打了一年多,士兵陣亡了2萬多人,吃掉了700多萬擔的糧草。

長平之戰後期,趙王腦袋有坑,下令調代郡的4萬多戰鬥部隊參戰(以及後勤10萬人),這就是長平之戰時趙軍的情況,總戰鬥部隊11萬人,後勤人數35萬人,總兵力46萬人左右。

假如這個時候趙軍撤軍的話,他們可以選擇先讓負責後勤的的那35萬人後撤,他們這些人本來也沒有參戰,不影響戰局。而且這些人他們退入趙國後可以進行城防準備。

第二步,撤出趙國騎兵(11萬作戰部隊裡有2萬騎兵),因為騎兵在上黨山地發揮不出戰鬥力,沒必要耗在那裡。

第三步,繼續撤出趙括增援的那3萬步兵,到邯鄲佈防,反正這支部隊是新來的,到哪都是打仗。

第四步,再撤出3萬步兵。這支部隊可以跟那兩萬趙國騎兵匯合,在邯鄲城外部下包圍圈。

第五步,這時候上黨守軍就只剩2萬人了,他們可以徐徐撤退,而且即便撤不掉那也只是兩萬人而已,不至於對趙國傷筋動骨。


優己


廉頗三個來月失守空蒼嶺,己經證明他的所謂善守之名,名不符實,就算讓他繼續守長平關,一樣會丟掉,長平關防線太長,光石壘就號稱百里,趙國沒有足夠的兵力防禦,而秦軍卻可以多路佯攻,而集中優勢兵力與一點而破之。趙軍唯有退居邯鄲,收縮兵力,憑都城的堅固城防據守,一方面拉長秦軍後勤補及線,又分散了秦軍兵力,以一支或多支遊擊部隊襲擾秦軍後方糧道,分散之兵,聯絡處於攻趙秦軍後方的韓、魏兩國夾擊秦軍。


沉140769451


有些事一旦開始就無法回頭,或者是一旦回頭就後患無窮,只能一條道走到黑。這就像長平之戰中的趙國,已經招惹了膀大腰圓,財大氣粗的秦國想回頭就很難了。



因為咱們現在處在上帝視角討論長平之戰。越看越覺得趙國必敗,但是站在當時人的角度,戰爭的結果實際上是未知數,而且秦國贏了是秦國最後一統六國,宰割天下,但是如果反過來是趙國贏了,就有可能是趙國成為霸主,先統一三晉,然後也有可能併吞八荒,包容宇內。



趙國在經過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國力,特別是軍力急劇膨脹,已經是關東六國中唯一可以和秦國一爭長短的國家。我們都讀過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兩國實際上在戰前早就已經開始了暗暗較勁,早晚擦槍走火,直到秦國不斷攻打韓國,終於把韓國的上黨郡變成了“飛地”,上黨郡地勢較高,處在三晉的脊樑位置,只要控制了上黨,秦國就可以居高臨下,打擊蠶食趙國。


趙國自然不能坐視,但是趙國也知道自己的綜合國力還是要比秦國弱一些,所以在上黨軍民主動要求投降內附的時候,趙國內部也進行了大討論,到底要不要為了上黨得罪秦國,最後趙國決定接收上黨,其實小編認為趙國的決定本身也沒啥錯誤,與其混吃等死,不如放手一搏。和秦國把決戰時間提前,長平之戰對於秦趙兩國是國運之戰,生死之戰,一旦開打誰也回不了頭。

長平之戰打到中場的時候,實際上趙國也主動派出使節想和秦國講和,但是秦昭王虛與委蛇反而不斷增兵,秦國已經處在優勢,秦國不會放過一戰掀翻趙國的機會。

廉頗在幾次遭遇戰受到挫折後,就主動收縮防線,採取了戰略守勢。秦國對於趙軍放線也是久攻不破,雙方陷入僵持階段。但是補給線較長的秦國因為強大的糧食儲備,在後勤補給上反而處於優勢。趙國由於缺糧,一方面向秦國求和,另一方面向其他國家借糧。秦國表面上和趙國和談,暗地裡派使者告訴其他國家:“不許借給趙國糧食,不然和趙國和談後第一個收拾你。”在秦國的恐嚇下,趙國既沒有借到糧食,也沒能和談成功,等待他的只有秦軍的屠刀。

說道長平之戰,大家都會把鍋甩給趙括,實際上趙括有勇有謀,當時的趙國爆發了嚴重的糧食危機,他不帶著四十萬趙軍和秦軍決戰,這四十萬趙軍最後也得活活餓死,他帶領趙軍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以至於勝利者秦國在戰後也不得不停止“東出”,轉而修養生息。

趙括作為主帥,在突圍戰中戰死,說明他不是貪生怕死的小人。一向吝嗇於爵位的秦王,在決戰時期也是打紅了眼,為了動員百姓,竟然普賜河內郡百姓一級爵位,把河內郡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送上了長平戰場。最終秦國慘勝陣亡軍民二十多萬,趙國慘敗,賠個底掉,損失軍民四十多萬。

所以說,趙國實際上是想過撤兵的,但是沒有撤下來,確實是不行,而不是不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