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统计宋军战役胜率高达七成,大宋雄师真有这般能打吗?

唐宋元明清之宋,你可以夸宋的经济,夸它的文化,夸它的民生,夸它的科技,以及夸它思想自由的风气,等等。但是在军事上,实在是乏善可陈。甚至失去了中原的南宋,尴尬境地似乎比类似情况的东晋还略有不如,及至被人质疑它被称为一统之朝的资格。

有人统计宋军战役胜率高达七成,大宋雄师真有这般能打吗?

同样是因为胡族的入侵,退缩到南方的东晋,还积极的向北进攻,意图收回被占的故土,如桓温北伐,再如被辛弃疾赞为“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而南宋满足于自己的太平小世界,对北方民族能够议和成功即属万幸,收复故土祖地?连想想的心思都没有。

有人统计宋军战役胜率高达七成,大宋雄师真有这般能打吗?

在冷兵器时代,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只有一个办法,以骑兵对骑兵。照此办理比较成功的中原政权也有,比如汉武帝对匈奴,而且过程极为漫长艰难。按战役困难度来说,缺乏骑兵部队的宋军,打的最多的仗就是据险、据城的防御战,要想对敌展开进攻,必须进行野战和攻坚,但野战的难度又高于防御战,攻取对方城市、险隘的难度又高于野战。

有人统计宋军战役胜率高达七成,大宋雄师真有这般能打吗?

以北宋初太宗的雍熙北伐为例,此时是北宋国力的巅峰,自信心又空前爆棚,又恰逢辽国景宗驾崩,应该是收复幽云十六州故土的极好良机。宋军分三路攻辽,东路主力就是由名将曹彬率领,起先节节胜利,已攻占涿州。对此辽国采取的对策是:断宋军粮道,以辽国主力骑兵的优势寻平坦宽阔之地,先破东路曹彬,而后击破另外两路宋军。

有人统计宋军战役胜率高达七成,大宋雄师真有这般能打吗?

此策大获成功,败退的宋军被耶律休哥骑兵部队一路尾随追杀,宋军溃败,连杀带逼到河里淹死者达到数万,惨到了什么程度呢?战后辽军打扫战场,“收宋军尸体以为京观”。所谓京观,就是古时炫耀武力,以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此战后,北宋三路北伐大军皆败归,连老将杨业都搭了进去。自此,北宋全面转入战略防御。即如宋初之强对辽也无可奈何,其后更为凶恶的金和蒙古,更是一筹莫展。

有人统计宋军战役胜率高达七成,大宋雄师真有这般能打吗?

抛开强大的对手辽金蒙古不提,即使面对西陲人口只有三百万的小国西夏,宋朝也占不到上风。西夏是被唐朝赐姓李的党项族元昊于北宋仁宗时所立。李元昊立国时曾上表宋廷,希望能认可这个既成事实。多数朝廷官员认为西夏初立没什么实力,群情激愤,这等小邦,应该出兵剿灭才对。

杀气腾腾的宋军与西夏连续打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场大战,均以宋军失败告终。尤其以在宁夏境内的好水川之役,宋将任福所在五万宋军轻进,遭到西夏主力的伏击,全军覆没。以至取得连续胜利的李元昊极度膨胀,一度想踏平关中,拿下长安。

有人统计宋军战役胜率高达七成,大宋雄师真有这般能打吗?

几仗打下来,宋仁宗知道西夏这块骨头不好啃,西夏也打累了,大家谈和吧。于是达成和议,史称《庆历和议》,主要内容:“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赐予西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两万斤。节日期间另有赏赐。”双方皆大欢喜,仁宗面子有了,元昊福利有了。

打了好几年死了几万人,到头还得送礼议和,也是没谁了。宋夏之争在英宗、神宗、徽宗也有发生,延续到北宋先于西夏被金国灭,宋夏两国被金国隔绝,失去了战争的机会。

至于南宋时期的军事表现,基本上是被金朝冲到家里打,罕有主动出击,好不容易出了个武力值高的将领,还被赵构给除掉,不提也罢。

有人统计宋军战役胜率高达七成,大宋雄师真有这般能打吗?

宋朝军事、宋军战力,成了大宋心中永远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