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快要被遗忘的"城市秘密" 你知道多少?

汉中的传说

为什么汉中人说话和四川相近?汉中究竟出过哪些名人?从小吃到大的月亮牌方便面竟然产自汉中……这些汉中人茶余饭后无聊时的谈资,既是传说,那么自然,有些东西是可考,而另一些,大概就是咱们老百姓口口相传才流传下来的。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究竟应该属于陕西还是四川,这是大家近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虽然汉中归属陕西已毋庸置疑,但其实从夏商一直到南宋,汉中一直属于巴蜀之地,真正发生大变化从元朝统一之后,统治者将汉中归为陕西,用这种犬牙交错的形式让川陕互相钳制。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摄影师:赵洪涛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咱们汉中地方虽然不大,但也是名人汇聚,远有褒姒、刘邦、张骞、蔡伦、韩信、诸葛亮、陆游……近代左宗棠、于右任、李先念、徐向前、冯玉祥等都与汉中颇有渊源。

简直是神仙宝藏地有没有!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不仅英雄辈出,乱世枭雄也在当地广为流传。最著名的有宁强魏辅唐、巴山王三春。在汉中,你拉住一个三岁小碎娃,面皮他可能没吃过,但是魏辅唐、王三春这些土匪头子一定被家里老人哄着吓唬过。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魏辅唐算得上民国汉中地区最大的土匪头子,但仔细研究他的一生你会发现颇为有趣。作为一个土匪头子,他强取豪夺,杀人无数,青木川却因为他的"庇佑"富足三省;他带动乡民种烟买卖却不允许大家抽烟上瘾;他生性顽劣不服管教,却重视文化,兴学校,办剧社。

汉中的美食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人真的很爱吃面皮,但是你知道面皮原名竟然是"蒸饼"

据传刘邦在汉中称王,命萧何修筑山河堰,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把米粉加水稀释,蒸成薄饼,切条凉拌而食,味道极美。一日,刘邦微服出访,进入百姓之家,好客的农民便以凉拌蒸饼丝条招待。刘邦边吃边称赞,问及名称,农民说不出来,刘邦听了制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说道:"此乃蒸饼也"。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说到月亮牌面果,那真的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但是又有多少知道,月亮牌面果其实原产地其实是在咱们汉中城固!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一家腊肉百家香,最能代表咱们汉中的美食,腊肉说了第二,无人敢称第一。据传春秋时期,孔子曾用腊肉作为学费,推行有教无类。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自愿送我十条腊肉以上的,我从没有不教他学习的。

到了清光绪二十六年,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的企业

汉中曾经涌现出了许多盛极一时的企业、伟志西服、公主牌香烟、城固特曲、老秦洋白酒、汉中手表……

时过境迁,这些本土企业关停的关停,衰落的衰落,如何重新振兴本土品牌,应该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的交通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在汉中,大多数人的出行方式就是骑电动车,那些飞驰在街头的楞头青年,用耳边轰隆而过的声音,彰显着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

但其实电瓶车被偷,也是汉中最显著常见的现象。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在汉中,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律,那就是能步行绝对不坐公交,能坐公交绝对不汽车,能骑车绝对不打车,能滴滴绝对不出租车。

毕竟小编亲测从汉中城东到城西,总共才2小时不到,走个十几公里花上十几二十块,还是不值噻。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的地形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从小,汉中人都知道"一江清水送京津",一条汉江河从东至西穿城而过。汉中地形以盆地为主,主城区汉台及洋县、城固等地地形较为平缓,但留坝、宁强、镇巴则多山脉。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有很多比较有意境的地名,比如镇巴青水、略阳五龙洞、西乡三花石、宁强青木川……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还有市区里的那些地名,建国路、中学巷、丁字街,听起来就很有故事。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汉中有两个遥遥相望,快接近同一纬度线的地方:汉台区武乡镇和城固县文川镇。这两个地名颇有意思,取自"文川武乡英雄地、廉泉让水礼仪邦"之意。

汉中快要被遗忘的

我们相信汉中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便捷,但是汉中那些有趣的事,也慢慢被我们遗忘,成为少数人才知道的"秘密"。

这些能够反映我们生活变迁,反映我们汉中的人文风貌的事真希望能够被记录下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