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大家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多点突破系统发力

「人居环境大家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多点突破系统发力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连续多年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农村实事工程予以推进,先后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改善提升、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系列行动。2018年按照中央部署,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取得积极进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从江苏实践来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总目标,突出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统筹“补短板、抓关键、重动员、建机制、促实干”,多点突破、系统发力,让农民群众过上清爽整洁的小康生活。

补短板,改善农房夯实基础。农民住房与农村人居环境紧密相关,是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年,农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也有部分地区农村危旧房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还相对滞后,成为乡村建设的突出短板。江苏自2018年起,结合脱贫攻坚,在苏北地区集中力量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同步完善垃圾、污水、道路、厕所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合理配套公共服务,整体提升人居环境。地处苏南的无锡市,也将农房作为切入点,开展“一推三治五化”行动,推进农村住房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治理农村垃圾、污水、河塘,加快实现厕所净化、道路优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管理长效化,打造江南特色美丽乡村。

抓关键,治理空间变乱为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质上也是农村生产生活空间的治理和重塑。农村地区占用公共空间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无序种养,成为影响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江苏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中,在“三清一改”基础上,加入公共空间治理内容,既促进村容村貌提升,也通过规范集体资产权属,为环境整治拓宽资金渠道。如徐州邳州市建立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标准体系和配套考核机制,摸清资源底数,大力整治道路、河道、空闲地等公共空间,明晰公共资源产权,推动公共空间形态重构,全市梳理集体资源19万亩、房屋资产46.5万平方米,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收益近70%用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

重动员,农民参与共建共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群众既是直接受益者,也是重要参与者、建设者。需树立民本思想,广泛动员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全过程,整治重点听取意见建议,整治过程鼓励献计献策,运行管护发动共同管理、共同监督,杜绝“政府干、群众看”。如南通海安市禾庄村在制定环境整治方案时,通过村民议事会,积极采纳民生建议,让村民共同参与家园建设;在整治过程中,将破落房屋治理、环境面貌提升问需于民、问策于民,让村民监督资金使用、整治用工和工程质量等。南京溧水区坚持自己家园自己管理,突出“村口、门口、塘口”,自己动手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激励村民自发营造美好人居环境。

建机制,长效维护常态管理。农村环境治理设施既要建好,也要用好,更要管护好。工作推进中,需统筹协调、建管并举,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探索建立市场化管护运行机制,做到项目建设与工程管护机制同步设计、同步推进、同步落实,让村民长期受益。如镇江丹阳市整市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采用项目总承包形式,委托专业公司从规划编制、方案设计、工程建设、后续管护等实行整体推进,运维管护20年。江苏还在全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基本保障制度,按照每村不少于8万元标准,落实专项资金,切实保障村内道路、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农村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

促实干,奖罚分明动真碰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部署,关键要落到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上。要强化督查考核和奖励激励,做到有奖有罚、动真碰硬,既激励先进又鞭策后进。江苏将农村厕所建设等重点任务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地方切实加大推进力度,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省政府配套激励措施内容,对成效明显的地区,在分配年度省级财政资金时予以倾斜。苏州昆山市还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制度,每月由督查小组对自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进行检查考核,对排名前十和后十的自然村设立“红黑榜”,考核结果纳入区镇年度目标考核并与村干部年终百分制考核报酬直接挂钩,激励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开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征稿启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课题,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重要政治任务,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近日,农民日报开设《人居环境大家谈》专栏,邀请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村干部、农民朋友等一起出谋划策,踊跃投稿,共同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将择优刊发,同时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公众号、今日头条上同步推送。

  • 文章要求:每篇篇幅1500—1800字左右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联系电话:010-84395113,84395142

「人居环境大家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多点突破系统发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