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铁狮子传说,“雄狮制服恶龙救百姓”

沧州铁狮子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郊,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在后,呈前进状,民间称之为“镇海吼”,相传为遏海啸水患而造,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


河北铁狮子传说,“雄狮制服恶龙救百姓”

沧州铁狮子


据《沧县志》记载,相传周世宗柴荣北征契丹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可是,后来的考据家分辩说,周世宗素不信佛,罚罪之说不足信。流传广泛又比较合乎情理的,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传说。古时沧州一带滨临沧海,海水经常泛滥,海啸为害,民不聊生,当地人为清除这无情的水患,自动集资捐钱,请当时山东有名的铸造师李云铸此狮以镇遏海啸水患,并取名“镇海吼”。狮身外面铸有捐钱者的姓名,一般认为此说比较可信。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沧州这地方是一块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它一面临海,因而远远地望去,海碧天蓝。再加上气候温和,人又勤劳,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都那么美好。所以就连飞禽、走兽,也都愿意到这里落落脚。有一年谷子黄梢,棒子苍皮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刮起一股黑风,卷着海浪,像虎叫狼嚎一样咆哮着直扑沧州城。眼看着船翻桅折,房倒屋塌,满洼的好庄稼被海水吞没。黑风恶浪来得急,老百姓来不及躲,人也淹死了不少。那情景是真叫惨啊!


河北铁狮子传说,“雄狮制服恶龙救百姓”

沧州铁狮子风貌


这黑风恶浪怎么突然来得这么猛呢?原来是一条恶龙在兴妖作怪。它看着沧州这地方好,就一心想独吞这地方做它的龙宫。就在恶龙兴妖作怪、惨害黎民百姓的时候,人们猛地听到一声像山崩地裂一样的怒吼。只见一头红黄色的雄狮,从海边一跃而起,像鹰抓兔子一样,嗖的一声,冲向大海,直取恶龙。

海面上顿时水柱冲天,狂风大作,龙腾狮跃,雄狮和恶龙从天黑一直厮杀到黎明,恶龙招架不住,掉头就跑。它边跑边想:“我占不了这块地方,也叫这地方好不了。”于是它一边跑着一边吐着又苦又碱的白沫。雄狮在后面紧追不放,一直到东海深处,逼着恶龙收回了淹没沧州的海水,这才罢休。恶龙在逃跑的路上留下了一条深沟。传说,这条深沟就是现在的黑龙港河。沧州这地方,特别是黑龙港流域,那白花花的盐碱,据说就是那条恶龙吐出的白沫。


河北铁狮子传说,“雄狮制服恶龙救百姓”

沧州铁狮子


恶龙跑了,海水退了,沧州一带的老百姓,才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又能安居乐业了。人们为了感谢为民除害的雄狮,就请一位叫李云的打铁名匠,带领着九九八十一个手艺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吨钢铁,铸造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在当年雄狮跃起的地方,铸成了这尊活灵活现非常雄伟的铁狮子。那条恶龙虽然没死,可是它一望见这头铁狮子,就浑身发软,爪子发麻,再也不敢兴妖作怪了,所以,后来人们又把这尊铁狮子叫做镇海吼。


河北铁狮子传说,“雄狮制服恶龙救百姓”

沧州铁狮子侧面


狻猊是狮子的别名,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形象。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这种造型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创造,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后来成了龙生九子之龙子,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