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麾下陸軍三傑之一因吵架導致腦溢血而亡

一場戰爭,除了比拼軍隊的戰鬥力和綜合國力外,其他影響戰爭勝負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運氣,比如特工等;而日本在明治天皇統治時期,最不缺乏的就是運氣。在他想大展身手的時候,就出現了大規模的“倒幕運動”,並實現了“王政復古”,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而日本的崛起,也是出現在明治天皇在任時期,明治天皇在位時起發生了三場影響深遠的戰役,第一場是“西南戰爭”第二場是“甲午戰爭”,第三場是“日俄戰爭”;而接下來要說的這個日本天才軍事家,在這三場戰役中都表現得極為優秀,這人就是在歷史上默默無聞卻功績卓著的兒玉源太郎。

明治天皇麾下陸軍三傑之一因吵架導致腦溢血而亡

兒玉源太郎

兒玉源太郎出生於日本週防國德山藩,是武士兒玉半九郎長子,9歲的時候父親被藩內守舊派暗殺,但家業卻被姐夫給繼承了,後來他還是在革新派的支持下才繼承家名;與桂太郎和川上操六並稱明治陸軍三傑。日本統治中國臺灣的主要策劃者之一,穿著軍服的政治家。滿鐵的實際創立者。初次上陣是參加1868年戊辰戰爭的東征,後任兵部省御僱。佐賀之亂時他作為大阪鎮臺大尉副官從軍,在戰場上負傷,神風連之亂時,他是熊本鎮臺的副參謀長,以手腕高超著稱。

在西南戰爭時,西鄉隆盛帶了三萬五千人包圍了熊本城,當時鎮守熊本城的就是兒玉源太郎。眼看著就守不住城了,守軍中有人想起來當年從法國買了兩門炮,只不過從來沒有用過。這時候死馬當作活馬醫,架起炮來照著說明書講的就開了一炮。雖然不知道炮彈打到什麼地方去了,但攻城的敵兵卻被巨響嚇壞了,趕緊撤了,這次兒玉源太郎一戰成名。

明治天皇麾下陸軍三傑之一因吵架導致腦溢血而亡

西南戰爭

明治天皇麾下陸軍三傑之一因吵架導致腦溢血而亡

西南戰爭

戰後,兒玉源太郎歷任近衛參謀副長,步兵第2聯隊長兼佐倉營所司令官,參謀本部管東局長,並一路官升至陸軍次官兼軍務局長兼陸軍省法官部長;甲午戰爭開始後,任大本營留守參謀長兼臨時檢疫部長,積極制定戰略規劃,被稱為“日清戰爭的蕭何”,從兵力部署到物資輜重,無一不躬行實踐。

在戰後,明治天皇賜其金鴟勳章及旭日重光章,並授予男爵爵位,並擢任第3師團長、內務大臣。如果說“甲午戰爭”是日本變強的關鍵一戰,那“日俄戰爭”就是日本成為世界強國的關鍵一戰,而且這場戰役要遠比“甲午戰爭”要兇險得多,畢竟俄國是一個老牌強國,遠不是日暮西山的清朝能比的。

明治天皇麾下陸軍三傑之一因吵架導致腦溢血而亡

甲午戰爭

沙俄一直把東北亞當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日本想要成為世界級的強國,就必須打敗俄國,所以雙方的矛盾日益加深,時任參謀次長的田村怡與造少將病死,已經擢升日本內務大臣的兒玉源太郎屈就參謀次長,開始全面策劃對俄作戰部署。日俄戰爭爆發後,晉升陸軍大將,擔任日本滿洲軍總司令大山岩元帥的參謀長。

明治天皇麾下陸軍三傑之一因吵架導致腦溢血而亡

大山岩

此後,日俄戰爭期間陸軍機事務,均由其出謀策劃,親自裁決,日軍進攻旅順期間,對旅順戰況時刻關注,先後兩次親到旅順視察戰況和督戰。由於乃木希典的無腦式“肉彈”戰術,導致日軍損失極大,還沒能拿下旅順,讓總司令大山岩極為惱火,為了顧及明治天皇的臉面,大山岩秘密派兒玉源太郎代替乃木希典,繼續進攻旅順。

明治天皇麾下陸軍三傑之一因吵架導致腦溢血而亡

旅順戰役

明治天皇麾下陸軍三傑之一因吵架導致腦溢血而亡

乃木希典

兒玉源太郎帶著大山岩元帥的手令由遼陽趕至旅順,命令乃木希典交出指揮權,由他親自指揮。縱觀乃木集中軍力重點進攻203高地,但俄軍也抽調了預備隊集中軍力重點反擊和防禦。結果又是膠著,兒玉源太郎介入指揮後調整有二,都是在炮兵上。一是把東正面的280mm重炮隊一天之間集中到西正面,完成了炮兵火力的集中,並突然加大了對西正面203高地的炮擊火力。 二是改變了炮兵-步兵進攻模式,命令在步兵突擊時候炮兵並不停止射擊。如上兩條,使得山頭俄軍失去了通常模式下炮擊後佔據陣地組織防禦射擊的時間,亦無法動用預備隊支援受威脅的陣地,基本上陷入七零八落的各陣地各自為戰的狀態,與數量優勢日軍的混戰,其陣地失陷命運可說已被決定。

明治天皇麾下陸軍三傑之一因吵架導致腦溢血而亡

203高地戰役

從兒玉源太郎介入旅順戰役指揮到攻克203高地,可以看出其人非常長於冷靜計算的一面。就這樣,乃木希典花了半年都無法攻克的旅順,被兒玉源太郎僅僅花了七八天就攻下了,但攻克旅順的榮耀,卻被讓給了乃木希典,甚至明治天皇還親自給乃木希典作詩一首,導致乃木希典這位無能將軍被塑造成了一個威嚴仁厚的日本軍神。 而真正攻克旅順的兒玉源太郎,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因為知道的人都是當時日本的最高層;兒玉源太郎立下大功卻不得不將功勞讓給別人,所以兒玉源太郎肯定是要得到補償的;故而兒玉源太郎在戰後成為滿鐵的首腦,乃是滿洲的幕後統治者之一;而這個智謀遠超常人的軍事天才,最終在55歲的時候因和人爭吵而腦溢血暴斃。死後當天被明治天皇特旨追敘正二位、一級金鵄勳章和旭日桐花大綬章。翌年又追封為伯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