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ヨ那麼涼
1)土木堡之變後,瓦剌大軍在也先的帶領下,直撲北京城!
一時間京師人心惶惶,是打是逃,眾說紛紜,時任侍講的徐有貞以星象有變為由,主張南遷,他這一建議被于謙當堂打斷。
“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明史》由此,埋下了後來奪門之變後,被徐有貞清算的禍根。
2)朱祁鈺登上大明政壇後,在陳循、于謙、王直等一干文臣的支持下,不僅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還坐穩了皇帝的位置。
故而,在景泰朝,于謙很受朱祁鈺的重視,但他為人正直,說話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往往得罪了同僚而不自知!
太子太師、武清侯石亨,在京師保衛戰中所立下的功勞並不弱,但他在正統朝時,因為違反了軍法被削了職。
但于謙以天下為重,以大明江山為重,他認為人無完人,何況石亨犯的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所以在景泰帝朱祁鈺前替石亨求情,讓石亨立功,並將自己籌練的京營交給石亨管理。
石亨此人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良心。
他感念于謙的好,記掛于謙的恩,如果不是于謙,他是不可能受封太子太師、授爵武清侯的。為了投桃報李,他向朱祁鈺上疏,保舉于謙之子于冕進京做官。
但這件事,讓一片公心的于謙大為不滿。他認為石亨此舉,是濫用國家賦予的職權,進行私相授受,於公,不利於國家人才選拔;於私,有拉幫結派之嫌。
所以,他回絕了朱祁鈺,但也由此埋下了奪門之變後石亨對他進行報復的禍根!
“國家多事,臣子義不得顧私恩。且亨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於公議得乎?臣于軍功,力杜僥倖,決不敢以子濫功。”---《明史》3)土木堡之變後,皇帝朱祁鎮被俘,大明陷入了無君的狀態。
怎麼辦?必須重立新君,以團結士民、官軍,抵抗即將入侵的瓦剌大軍,但這個皇帝由誰來做,是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朱祁鎮是有兒子的,他就是朱見深(朱祁鈺登基前,名叫朱見濬),按照禮法,繼位的應該是朱見深。
但于謙認為主少國疑,如果讓朱見深做皇帝,是不利於大明朝徵調資源全力對抗瓦剌的。只有扶持一位年長的皇族成員做皇帝,才是最穩妥的做法。
為此,他力排眾議,向皇太后孫氏上疏,堅持要求改立郕王朱祁鈺為帝,以保持大明朝政能夠後顧無憂,全力抵抗即將到來的瓦剌大軍。
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王驚謝至再。謙揚言曰:“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明史》
于謙這種做法,在我們後人看來,是大公無私的,也是最符合時局的。但在當時,對已經成為瓦剌俘虜的朱祁鎮而言,就屬於無君無父的行為。
皇權時代,一旦你被皇帝認定為不忠之人,那麼即使再有治國的才能也無法善終。
所以在奪門之變中,朱祁鎮點頭同意誅殺于謙,也就成了必然!
4)汪郎說:于謙於忠肅公,一代人傑,奪門之變後他含冤而死,這是明朝歷史上無法掩蓋的痛,也是朱祁鎮無法洗刷的汙點。
我們今天懷念于謙,懷念的是他天下為公的高尚品格,懷念的是他面對生死時的坦然,懷念的是他為國而甘願奉獻自己的偉大情操!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明正統十四年,瓦剌首領也先率領蒙古騎兵兵分四路大舉進攻大明帝國。一心想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司禮監太監王振慫恿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大軍在王振的失誤指揮下,潰敗並覆沒殆盡。英宗皇帝成了俘虜。史稱“土木之變”。消息傳到京城後猶如天塌了一般,後宮皇后太后們哭聲震天;朝中大臣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得直跳腳。更要命的是瓦剌蒙古兵隨之兵臨城下。情況像極了北宋末年的汴京之圍。此時,于謙臨危受命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于謙不負眾望、力挽狂瀾,經過於謙得當的指揮和明軍英勇奮戰終於打退了瓦剌蒙古兵。避免了像宋朝靖康之恥的悲劇。
蒙古人戰敗後把關押一年之久的明英宗朱祁鎮放了回來。回來後朱祁鈺將他軟禁起來。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朱祁鈺已病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發動“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復辟,英宗即位後立即把于謙捕入獄。以“意欲”謀逆之罪將於謙處以極刑。這種莫須有的罪名驗證於謙的冤枉之死!
于謙
于謙的冤死是皇室之爭的犧牲品,也是得罪小人的緣由:
1、在皇室之爭方面,于謙力挺朱祁鈺上任新皇帝,並參與更立太子和欲迎立襄王子。一系列的皇位之爭上無不在傷及朱祁鎮的皇權,朱祁鎮復辟之後必然殺之而後快,管你于謙對朝廷貢獻多大。
2、得罪小人:徐有貞、石亨。
徐有貞是當年京城之圍的“主跑派”,被于謙“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攔下,臉面全無。之後徐有貞為了重新回到高位,也認為是于謙從中作梗讓他落選,所以一直對於謙懷恨在心。
石亨:于謙看他是人才並重用他,石亨呢就知恩圖報,主動舉薦于謙的兒子為官,而於謙是個清廉的人,知道後就很噴怒,破口大罵了石亨。石亨覺得於謙這個人不識抬舉,就開始倒戈,記恨在心。
“奪門之變”後,英宗立即逮捕了于謙。此時英宗認為于謙有功,猶豫不決,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殺于謙為復辟正名!一位忠心而忠烈的士大夫就這樣冤死了!
于謙是一代忠臣能臣就這樣含冤而死,他的死外因是得罪了皇權、捲入了皇權的爭奪和得罪了小人。內因是自己性格的格剛正不阿,不懂官場潛規則。
朱祁鎮
朱祁鈺
沙雅筆記
于謙被殺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個人太過耿直;二是反對勢力的集中攻擊;三是明英宗的政治需要。
于謙個人太過耿直,把善恩是非分的太過清楚。這可以說是他個人性格的缺陷。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于謙以一心為公,忠於朝廷,對於朝堂上的不同聲音和反對聲音一概否定,沒有加以甄別和引導,致使個人樹敵太多。明景宗病重後,他失去最大的支持。 于謙
- 反對勢力的攻擊。于謙在明英宗被俘,明景宗當政期間得到了明景宗的全力支持,人事的任用,明景宗都會過問于謙,于謙根據實情回答,無所隱瞞,不避嫌疑和怨恨。因此,那些不被重用的人怨恨他,被任用不如於謙的嫉妒他。等到奪門之變,明英宗再登位後,前期受到過他打壓的人紛紛彈劾誣陷,明英宗本來還在猶豫,在這些人集火的壓力下,才下定決心殺于謙。 明景宗
- 明英宗的政治需要。明英宗知道于謙對於朝廷很忠心。但是,明英宗作為一個二次登基,甚至採取了不合法手段再度上位的人,是不會把“前朝”的重臣留下來,一方面是要出於自己再度登基合法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換了,朝臣自然要換。何況,當年明英宗被俘,是于謙把明景帝推上位的。明英宗眼睜睜等著朝臣救援,卻等來了對自己的拋棄,明英宗對於謙的怨恨也多多少少摻雜在其中。 明英宗
總的來說,于謙是因為自己性格的缺陷,導致樹敵過多,在支持自己的皇帝失位後,遭到反對者的聯合攻擊,加上二度上位的明英宗的政治需要而被殺,所謂的反叛只是一個簡單的藉口。
伶官撰
于謙作為明朝的一位大忠臣,以“意欲迎立外藩”的“謀逆罪”,被明英宗殺掉。
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南宋時,愛國英雄岳飛力主抗金,被奸佞小人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三百年後,抗擊蒙元貴族入侵的于謙以“意欲”謀反罪被處死,罪名都耐人尋味。
綜觀歷史,有許多對國家忠誠,對民族有大義的忠臣,卻往往不得善終,實在令人扼腕長嘆。
他們死亡的原因往往就是功勞過大,引起一些利益集團的嫉恨與排擠。他們性格往往也是剛正不阿,眼裡揉不得沙子,常常也會得罪一些小人。歷史上小人的殺傷力特別巨大。
先來分析于謙的性格。
于謙是一位完美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他有忠誠無私的人格與濟世為民的抱負。
年輕時,他就以一首《石灰吟》言明心志:“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他始終如一地嚴格要求自己,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于謙被抄家時,家裡除了代宗賜予的寶劍等物品外,別無餘物。
就是由於他剛正不阿的性格,得罪了很多的小人,比如說奪門之變的三功臣石亨、徐有貞等,于謙對他們都有提拔、知遇之恩,可惜最終就是這些小人害死了他。
第二,他得罪了明英宗
土木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當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為了斷絕瓦刺利用明英宗進行政治訛詐的陰謀, 建議皇太后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為帝,年號景泰,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景泰帝升于謙為兵部尚書,全權佈署保衛北京的各項事宜。
在於謙的領導下,北京軍民贏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後來瓦剌敗退,出長城之後,覺得繼續扣留英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於是把他放了回來。景泰把這位“太上皇”安置在南宮“頤養天年”。說是頤養天年,其實是軟禁,並以錦衣衛對宮門不但上鎖,並且灌鉛,食物僅能由小洞遞入。
明英宗被俘後,于謙為了國家的穩定著想,立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做了皇帝。這一行為肯定會讓明英宗記恨他。回來以後自己莫名的成了“太上皇”毫無實權,他那種心裡的失落感可想而知,而且這個太上皇日子並不好過,這在無形中又加劇了他對於謙的憤恨。
第三:南宮之變,明英宗復辟成功。
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突然身染重病,臥床不起,而太子這時已經早逝,皇位繼承權發生了問題。
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野心家勾結了起來,在正月十六日凌晨發動政變。
明英宗被廢八年後又重新登上了皇位,雖然他知道于謙是個忠臣,但這場政變重登帝位的他,總要有人埋單。作為擁立代宗的第一人——于謙自然是他下手的目標。
所以明英宗恢復帝位後,一上臺就以“謀逆罪”為藉口殺了于謙,一位忠貞愛國之士就這樣死於非命。
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二十二日,于謙被押往刑場,北京百姓聞之,夾道痛哭,行刑之時,巧逢陰雲蔽天,可謂天怒人怨。
抄查于謙私宅時,什麼值錢的東西和謀逆的罪證也沒有查出來,于謙的住室僅遮風雨,四壁蕭然,除了書籍之外,家無餘資。錦衣衛的士兵見之,不禁潸然淚下。
明英宗知道後,也有些後悔,竟然意氣用事殺了這樣一位賢人,不過讓他更後悔的是蒙古騎兵不久又入侵邊境,他竟然再也找不到像于謙這樣有能力的人去抵禦外敵了。
成化二年(1466年)明憲宗為于謙平反昭雪,將他的故宅改為“忠節祠”。
1984年北京市政府公佈“忠節祠”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逸事
這幾天,一直在瞭解明朝的歷史,在“土木堡之變”和“英宗復辟”的故事之間,總是覺得缺少點什麼,題主提醒了我――于謙的“北京保衛戰”是不能忘卻的回憶!!!
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蠱惑下,玩起了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把明朝的精銳毀於一旦,自己也做了“人質”,在大明危亡之際,于謙站了出來,先擁立朱祁鈺做了皇帝,後在“北京保衛戰”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立下了“救國”的功勞!
然而,于謙在“英宗復辟”以後,含冤而死,這又是為何呢?
-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又一種版本!在明英宗時期,于謙就是兵部侍郎的職位,就算不是十分得寵,起碼也是朝廷重要的官員,而且於謙當官的名聲非常好。“土木堡之變”以後,為了保護好大明江山,于謙帶頭擁立朱祁鈺做了皇帝,併成功擊退也先的部隊,保衛了北京城,自然受到了景泰帝的重用。明英宗朱祁鎮復辟成功,自然要報復把自己變成太上皇的于謙,而那些擁立他的小人們也樂的落井下石,所以,明英宗復辟成功,于謙就必然得不到善終!
- 二進宮當皇帝的明英宗也只是個庸人!明英宗第一次當皇帝的時候,任用大太監王振,導致朝綱混亂,最後在“土木堡”把明朝的基業差點毀於一旦。作為皇帝,這事他有難辭其咎的主要責任。當了幾年太上皇,被擁立重新復辟當了皇帝以後,他任用那些擁立他當皇帝的小人們,導致一批功臣含冤而死,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于謙。一個連人都分不清的皇帝,除了高居其位,他有什麼本事?庸人一個罷了!
- 于謙清白一世,卻沒有給自己留好後路!思前想後,我可以尋找許多外部的原因來為于謙開脫,但總有那麼一絲想法,我覺得於謙應該為自己謀條後路。人都說應該死而後已,可是好人、功臣我認為得有一個好的下場,這一廂情願是因為我相信天地自有公道,古代的士大夫們抱著一腔熱血,上演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連臺好戲,可是這些粉墨登場的歷史人物,我覺得值得敬佩的,總是希望他能有一個好的下場,而於謙的悲劇,總讓我心心念念不忘,希望哪怕或者他也許可以自救。。。。。
于謙的不得善終,是歷史的悲劇,也是正常的延續,總是各種原因交織而成!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于謙性格太剛直,人際關係搞得不太好。土木堡之戰後英宗皇帝被俘虜,于謙擁戴代宗繼位,代宗非常信任於謙,對他言聽計從,因此于謙得以掌權,穩定了朝中局面,集中人力物力,打贏了北京保衛戰。朝中官員們雖然敬佩于謙,但也暗地裡忌憚他。
于謙是個理想主義者,天真滴認為只要我做事上對得起天地良心,下對得起社稷黎民,就無愧於心,可是他低估了人性的醜惡。石亨驕橫不法,于謙懲罰之餘還為其開脫,打蛇不死留禍根。明知皇權爭奪最最冷酷無情,他偏偏要講究大義,不顧代宗反對堅持把英宗接回來,埋下隱患,最終死在上面二人手裡。
其實話說英宗並不是昏庸之人,但是涉及皇權,只能說于謙生不逢時。
史上行者
于謙指揮了北京保衛戰,避免明朝重蹈靖康之恥,本是大功臣一個。然而卻被明英宗“痛下殺手”,為什麼呢?
01
功勞太大,招來忌恨
于謙指揮明軍,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瓦剌軍,因此被代宗賞識。而且,代宗對這個于謙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代宗即位以後,對立下赫赫戰功的于謙是言聽計從。每回大臣一上奏或是有什麼大事,首先要問問于謙的意見。
平時有什麼好吃的,都要給於謙一份。
于謙身體有疾病,代宗就命御醫給他治療。甚至,代宗還親自給於謙採露水喝。
看到于謙這樣被皇上寵著,一些心眼小的大臣就看不過去了,紛紛想法子給於謙點教訓。他們上奏彈劾于謙,可代宗不聽,就覺得於謙特別好。
02
為人太過正直
而這樣一個皇上面前的大紅人,卻不驕不躁,也不培養自己的勢力。這是因為,于謙本人很正直,他一直看不慣官場腐敗、結黨的作風。
如<strong>果看到阿諛奉承、一天不敢正事的官員,他會選擇直接批評。
因此,天不怕地不怕的于謙得罪了很多人。
03
皇帝的冷落
話說代宗當了一會皇帝,猛一回頭想起來太子竟然不是自己兒子,而是哥哥朱祁鎮的兒子。
他越想越氣,恨自己當時為什麼不廢了太子,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
所以當上皇帝后的一段時間,代宗就計劃著立自己兒子為太子。但是,他自己又不好開這個口,一直盼著有大臣能提這件事。
他左等右等,終於是等著了一個大臣開口。接著,一堆大臣跟著附和,于謙也在其中。代宗很高興,只要是提議的人,都重重有賞。
不過,這個于謙劍走偏鋒。不論是皇帝給他多少賞賜,他都斷然拒絕。皇帝正在興頭上,突然遇到個這麼“不長腦子的”,一怒之下竟從此疏遠了于謙。
一些小人看到于謙失勢,就趁機展開報復。
04
陰險小人徐有貞、石亨
徐有貞
當年北京城保衛戰前,徐有貞主張南遷,但是遭到了于謙的反對。最後,因為于謙的智慧,明廷成功擊退瓦剌軍。
而此時的徐有貞,心裡自然不好受。從此,徐有貞和于謙結下了樑子。
石亨
同樣是北京保衛戰,與徐有貞不同的是,石亨擔任了總兵官一職。戰後,他被封侯。
石亨還算是個有良心的人,認為自己的功勞沒有于謙大,賞賜卻比于謙多,非常慚愧。於是,他打算舉薦于謙長子于冕為官。
但是于謙是什麼人?大清官一個,皇帝的賞賜他都不要,何況是石亨獻媚呢?他斷然拒絕了石亨的好意,並且嚴詞批評了他的這種腐敗作風。
石亨因此忌恨于謙。
-
于謙被處死
代宗命不長,徐有貞、石亨等人趁機擁立英宗復位。景泰八年,英宗復位,改元天順。
成功輔佐“太上皇”復位,徐有貞、石亨二人自然是立了大功。也因此,二人權傾朝野。
于謙沒了代宗撐腰,成了“孤家寡人”,徐有貞、石亨自然是不能放過這個機會。他們一得勢之後,就對於謙展開瘋狂報復。
於是,他們以“謀反”的罪名逮捕了于謙。可是,判刑得要證據,于謙忠臣一個。他們無論怎麼蒐集,也找不著證據。
最後,只能以“莫須有”(徐有貞誣告其“想要”謀反)的罪名,判處於謙死刑。
于謙位高權重,案件鬧到了英宗那裡去。英宗是個好人,他不忍殺害一個忠臣。可是徐有貞說:
皇上,您要是不殺于謙,這次行動就沒有理由。英宗想想也是,無奈只好同意殺死於謙。後來,英宗的兒子憲宗親自為于謙平反。
于謙因“忠”而顯達,也因“忠”為小人所害,不得不說是一大冤案
我是小豪說歷史,歡迎點贊,歡迎關注<strong>
小豪說歷史
一、瓦剌想讓他死
元朝自從被明朝滅亡後,便退到了草原,後來分裂為瓦剌和韃靼,但是他們都對明朝恨之入骨。不過,他們始終被明朝吊打。後來瓦剌勢力強盛,竟然擒獲了明朝的皇帝,他們復興的夢想似乎實現了。但是,于謙的出現,破滅了他們的美夢。于謙不僅擁立了新的皇帝,還打退了他們的進攻。如果不是于謙,明朝就極有可能滅亡,蒙古會重新入主中原,實現元朝的復興。
二、明英宗想讓他死
明英宗被瓦剌擒獲後,便成了囚犯。一開始,瓦剌還能禮遇他,敬他是一個皇帝,重要的是可以憑藉他皇帝的身份,從明朝那裡得到很多好處。他也確實有些手段,和瓦剌的一個首領成了兄弟關係。但是,由於于謙擁立他的弟弟成為新的皇帝,他這個皇帝位置就喪失了,受到了待遇也有了轉變,成了無用的廢物。明英宗被瓦剌放回後,又受到了自己弟弟的關押,比在瓦剌的待遇還要差。他自然恨透了于謙。
三、擁立明英宗復辟的人想讓他死
石享、曹吉祥和徐有貞等人擁立明英宗復辟,特別害怕于謙,因為于謙掌握著軍權。在他們看來,于謙是擁護明代宗的。不殺于謙,他們就師出無名,明英宗復辟沒有理由。不殺于謙,他們就沒有退路。
枕史潤智
提問者提到于謙(不是喜歡燙頭髮的那位)“含冤而死”,于謙到底冤不冤呢?
皇帝在世、謀立新君就是謀逆
站在明英宗朱祁鎮的角度,“土木堡之變”後自己只是被俘而已,並沒有死。名義上,自己仍然是明王朝的皇帝!中國古代關於皇位的傳承只有兩條合法途徑:一、前任皇帝指定(含所謂“禪讓”)。二、符合“嫡長子繼承製”。景泰帝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庶出之子,非嫡非長;更重要的是,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後來的明憲宗)彼時已經被立為了皇太子!景泰帝哪一條都挨不上……
換言之,景泰帝缺乏合法即位的法理依據。他之所以能夠上位,理由就一條——國賴長君,可這並不是合法的理由!在明英宗看來,于謙推時為郕王的景泰帝上位,這就是“謀逆”!而且,這裡面還涉及到後世有樣學樣的問題,如果不剎住這股“歪風”,後世也趁皇帝不在北京來這麼一出,禍起蕭牆完全是可以預見的!因此,于謙必須死!于謙冤嗎?不冤。說到底,明英宗殺于謙,這才是主要目的,因為他開了一個後患無窮的先例。至於私人恩怨,只是小的方面。
明英宗與于謙的私人恩怨
前面所說的是公的方面,那麼接下來所說的就是明英宗和于謙的私怨了。如果說“土木堡之變”後於謙擁立景泰帝是出於公心,那麼明英宗被釋還北京之後,于謙就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盤了。
景泰元年,明英宗就被也先放回了北京。按理說,彼時景泰帝立足未穩,如果於謙等人聯合孫太后進行干預,明英宗復位並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于謙出於自身未來考慮,保持了沉默。當然,也有人說于謙是為了避免內亂。但個人更傾向於前者,景泰帝在位,于謙有擁立之功,自然不是明英宗復位可比的!再後來,景泰帝幽禁“太上皇”明英宗,于謙同樣保持了沉默;景泰帝易儲,于謙也保持了沉默……換言之,于謙是鐵了心跟著景泰帝。這對於明英宗而言,不僅是不忠,更是積怨!“我朱祁鎮落到這幅田地,都是拜你于謙所賜!”不是嗎?
更重要的是,“奪門之變”時,于謙依然沒有重新站隊,而是選擇了保持沉默。這就使得明英宗徹底將於謙劃入了“郕黨”範疇,認定於謙根本不是為公,就是與景泰帝結黨篡逆,不是嗎?于謙冤嗎?不冤。
“奪門之變”時于謙為何不重新站隊
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如果說景泰帝在位時于謙為了利益保持沉默,那“奪門之變”發生時、發生後,于謙為何繼續保持沉默而沒有重新站隊呢?原因很簡單,橫豎都是個死,站隊沒有意義!
首先是前面說到的,不管于謙是否出於公心,在皇帝還在世的情況下,未經皇帝允許便擁立新君就是謀逆!為了避免後期有樣學樣、禍起蕭牆,明英宗必須拿于謙明正典刑!就算沒有後來的那些私人恩怨,于謙也必須死,哪怕是出於公心也改變不了這個現實。
其次,彼時景泰帝唯一的兒子朱見濟已經死了,而且病入膏肓的景泰帝並沒有明確指定皇位繼承人。一旦景泰帝嚥了氣,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只能是被廢掉的前皇太子朱見深!這是《皇明祖訓》規定的,是祖制。如果於謙舉兵平叛,殺掉了企圖復辟的明英宗,結局會如何?殺了繼任皇帝的親生父親,還有活路嗎?除非景泰帝緩過來,可這種幾率非常小,而且“奪門之變”已經發生了,景泰帝緩過來又能如何呢?
總之,于謙重新站隊也是死,出面平叛也是死!倒不保持沉默、如坦然面對死亡,以免增添新怨、激怒復辟的明英宗導致更大的報復與清算。方孝孺被夷滅十族的先例離於謙並不十分遙遠,不是嗎?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離開了誰,地球都照樣轉,這句話說的沒錯,個人的生死,對自然界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對於歷史而言,一個人的選擇,和所作所為,卻極有可能,影響著未來的走向。
于謙之死?似乎還不足以作為一個問題來問。一般不外乎兩點,得罪人了,威脅人了。而偏偏這兩點他都有,不坐牢或者被殺,幾乎不可能了。
第二,他雖然掌控兵權,身居要職,但得罪和威脅的人卻是皇上,和擁立皇上的一派。再帝王當位的途中,萬人戰爭,在所不惜。更何況一個于謙呢?
像于謙這樣犧牲的人,在歷史上有很多,他們不是正派,也不是反派,只是權利爭奪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