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初学者该看什么书包括《黄帝内经》吗?

杨丽华205821601


按现代分科来讲大概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名家医案、针灸学、按摩推拿等等。。。 古籍比较著名的有: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脉经、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小儿药证直决、普济本事方、脾胃论、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外科正宗、景岳全书、丹溪心法、医宗金鉴、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叶天士秘方大全、傅青主女科、温热经纬、药性赋、汤头歌诀、衷中参西医学录、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中医基础理论》,里面详细的论述了中医的各种原理,各种名词的解释,大学里学中医也是从这本书开始的,然后再看《中医诊断学》,顾名思义,根据病人的各种证判断病性,病位,病名等,接着你就可以看《中药学》了,了解各种药物的性味什么的.当你具备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研究一下《黄帝内经》《伤寒论》什么的,你可以自己掌握. 西安巿第六医院:陈水君


陈水君


说了您别生气,看什么书都成不了中医,只能成为庸医。

您可能问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中西医都不治病啊!如果治病的话,为什么科技那么发达,医疗仪器那么先进,药品不断的更新升级,医院越建越多,但是病人却越治越多呢?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现在的医生都不会治病了,如果医生会治病的话,医生不可能对自己也有所保留不救活自己。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大家可以上网查央视报道发表评论员文章“六天死了三个名医,医生猝死频发,医者不自医,我们的健康交给谁?”是啊!我们的健康交给谁呢?现在没有能治病的医生了,因为现在的医生都是院校学出来的,考试都是导师给押题通过的,难道不是吗?为了考试而考试出来的学者能成为救死扶伤的医者吗?不可能的,患者不过是一个小白鼠,任人切割,这是现状。

中医不是学的,看看这几本书里的话吧,太震撼了!

《性命圭旨》人之心犹草木之根,心病则身病,心不病则身不病,故身病源于心病。

《医述》古之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欲使不至于有病,而今之医者,唯知疗人之疾,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欲穷其源,只攻其流,欲求疾愈,不亦愚乎?虽一时侥幸而安,此乃世俗之庸医,不足取也。

《言医.序》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故,医神圣之业也,非是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愿,念有专业,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成医。

这里说的古今之书,并不是专指医书,而是指的是领会书中之道。所以真正的中医是天人合一的人,要有神仙的才能,佛的慈悲心,才可以成为医,所以,能不能成为医,是要看有没有无我之德心,德心不是学的,是修的。所以中医是不是学成的,正心修身达天人合一才为毉。

真正的中医叫中毉,也叫上医,也叫上工,《黄帝内经》:“上工守神”。神就是心,就是灵魂。中毉治病用神补,招魂复魄,人的病就好了,所以才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之说,中毉用神补治病,是真正的非药物疗法。

神医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分去则术家有拘录之法,尽去则礼典有招呼之义。这里告诉了世人生死病健都是魂魄的问题。

试问,您从书本上能学会天人合一吗?能学会看到灵魂吗?能学会招魂复魄吗?如果都不会,怎么能治好病呢?治不好病不就是一个庸医吗?这也是当下为什么97%的人是亚健康状态,几乎人人皆病的真相。因为现在没有真正能治病的人了。

圣人出,医道兴,医方立。

想要成为中毉,本头条号有证悟者相关视频可供参考。






抱朴子文化


两条路,要么由易入难,要么先难后易。所谓前者,就是从中医基础汤头歌诀中药学等等入手,再慢慢深入。所谓后者,就是直接从四大经典开始,一点一点啃,而后再接触合家各派,就能势如破竹。

中医历史上,自学成才者从不缺乏,建议多看看前辈之路。

不管如何,中医博奥广深,不下苦功,必无所得。


舟自横942


应该先读中医基础理论,在读理论的同时,如果可以看明白一点黄帝内经,可以试着读。这俩本书不是靠读,而是靠悟,才能明白,所以不能只看一遍,要看很多遍,特别是黄帝内经,是可以看一辈子的书。


邯郸鸿雁2019


中医基础理论先学习一下,然后中医诊断,可以看黄帝内经,伤感论之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