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教授说要求学生读书“目标管理"重要,语文教师说“过程管理”重要,您怎么看?

罗俊华副教授


温儒敏教授作为大语文环境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我对其要求学生读书“目标管理"的理解是:广泛阅读,过程力求不求甚解,多读,精读等各种各样的读下去。最终让学生成为儒雅,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达到推动中华文明往前一大步的目标。

作为一名阅读的爱好者,我对温儒敏教授这一做法是深深理解和大力支持的,因为我切身体会阅读给一个人带来的好处和意义有多大!

最简单例子,你和熟悉的朋友们在酒桌陷入沉寂时,没话题了,这时你适当抛个话题,并侃侃而谈。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崇敬的眼光,你也会成为酒桌上最受欢迎的人。每个做东的人都希望你能赏脸光临,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组织的饭局能气氛热烈,尽兴而归。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又坚决反对温儒敏的做法。

我对“过程重要”的理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精读,把每个知识点都读出来,不喜欢的段落也得硬着头皮读下去。你阅读的目的就是给我答对各种各样的题目,考试拿到高分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的负担很重,学习又不是单单语文一科。小学阶段还好,踏入初中,迎面而来的是都是主科,学生们早就被题海淹没了,去哪找那么多时间阅读温儒敏教授推荐的各种课外书?

最主要的一点,阅读的好处犹如怀孕的肚子,要大了才能看出来。等我闭关阅读百书出来,以为一统江湖,实则严重偏科,名落孙山。

温儒敏教授就是在风花雪月中画了一个饼,潇洒离去。在他主编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各地的出卷老师并不买账,考试的题目照样是死题,想考高分,你还是得乖乖给我答对近反义词,转换句子之类的。甚至教材不要求背诵的,被考试拿来要求默写。

这样就很不厚道了,你教材改革了,用不用考虑下语文老师的处境?多少语文老师被温儒敏教授弄得内湿外热,不知所措!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本人在拙作《温儒敏大大,请跟出题老师打声招呼》中已有建议,欢迎各位阅读指导,希望温瑞敏教授也能看到。

希望温儒敏教授已经推动了教材改革,那么请加把劲,推动语文考试方式的改革呢!您不食人间烟火,我们可是靠教书吃饭的!请接地气!


隔桥飞花


一、“读书为要”,无容置疑!

2019年10月18日,温儒敏教授在第十届全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上发表讲话,就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和语文教师业务提升问题提了五点建议。五点建议亮点纷呈,我总体上对其指导精神是点赞的,对某些“高大上”,不知该如何做的指令也拍砖争鸣。



我尤其激赏第四点谈读书的:“老师要当‘读书种子’,这是一种理想,一种责任,同时又是我们面临的很实际、很紧迫的职业要求。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读书为要’,大量增加读书的分量。”

温儒敏教授的老师陈传才教授的老同学、广东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原韶关教育学院院长刘清涌教授读了我发表的争鸣网文后留言:

“争鸣甚好。一争鸣思想就更清晰了。应该说温教授有针对性地针对语文忽视读书,忽视读整本书的现实,大声疾呼要读书,对语文界是有振聋发馈的作用的。要有争鸣,真理是在争鸣中产生的,越争越明。多年来师范教育的中文系,其课程只在文科综合大学的课程中加入中学语文教学法一门,这是远远不夠的。多年前我就提出师范中文要加开《阅读学》《传播学》与《逻辑学》三门。准备当教师的不读《传播学》是不行的。《阅读学》应认真组织编写教材,以便语文教师教学有方。”

教师要大量读书!

一一温教授说“三个圈层”的书、“读书养性”;学生要“读书为要,大量增加读书的分量。”

读书为要,人人都懂,无容置疑!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疑的是读书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哪个重要、怎样布置读书任务、怎样引导操练学生完成好读书任务。


一一这里,我点赞“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的科学说法!这是向经济管理学学来的。长期以来,从叶圣陶老行尊开始,语文学界用的术语概念,大多缺乏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的严格定义:什么“教是为了不教”啊,什么“揣摩”“跳读”“制胜一招”“金牌战术”啊;什么“诗歌中的情与志”“诗歌中的意和象”(粤教版),等等,几乎没有逻辑成分;诗歌中的“情志”“意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能割裂出来的啊。温教授到处作报告,主张“跳读”,那是不科学的形象说法而已。这次,用到“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回归到科学定义。


现在要争鸣商榷的是“目标管理”重要,还是“过程管理”重要。

站在温教授等领导角度看,当然目标重要一一那是指标、是生产力。站在教师向度看,无疑是过程重要一一无过程哪能完成指标、哪来学习的生产力?!一线语文教师都是狠狠地“狼狼”地盯住学生一一读了没有?抄了几遍?明天上交作业!


向温教授等等专家领导汇报:一线教师是如何抓“过程管理”并精细化施工的,呼唤你们来指导、试水、实践!

别的不说,就说我们一线教师是如何分学段、分任务、精细化操作、形成训练体系,完成读书、抄书、检查、评价和验收的。

首先,一线语文教师会分学段来布置任务,还要环环相扣形成练习体系。

小学一二年级,主要任务是古私塾老师说的“诵经识字"。“诵经",今天要扩大读书品种,包括音像教材;“识字",毫无疑问。古人读书多用方言,今天必须用普通话,写规范汉字。七八岁的孩子,其认知特征是很会读,也认得很多字,但写出来就有点难度了。这时,老师不会布置摘抄好词好句的作业,而是要他们规规矩矩书写汉字,标准地读出普通话语音。我们不主张要学生抄写生字词十遍、一百遍,那是惩罚了!每个字,要求书写五遍即可,不搞疲劳战,可下次重复一一重复是记忆的母亲。

三四五六年级,会布置摘抄好词好句的作业了。摘抄的范围可以先把语文课文的好词好句摘抄出来,集成一册,这就是今天经济学讲的“集约化”,可成为考试时答题的关键词、主题句。摘抄的范围在五六年级要侧重选择课外书,摘抄量可以加大,这些好词好句在写作文时可派上用场。


初中高中阶段,要大大地增加课外阅读,增加摘抄好词好句的数量和速度。每当我拿着语文课本,薄薄的,排除其中很多非语文的因素一一我想,若照着语文课本上课,不是误人子弟吗?!现在的中学生,有的一个星期都可以读完一本厚厚的文言小说《三国演义》了,而你居然一学期只捧着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教,行吗?我的做法是以读课外书带动摘抄,以摘抄巩固读的成果,也方便老师量化检查。


第二,成熟的教师会把要求学生摘抄与读什么书、如何读书、如何摘抄等引导结合起来,做到事半功倍。

老实说,我看到北京国子监的所谓国学班的孩童捧着《易经》,穿着汉服,在吟咏“元亨利贞”,我心里就犯怵一一哪是天书啊,大人都读不懂,为什么要强逼孩童背读呢?应该让他们读“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才对啊!

初中高中生,喜欢摘抄《xx文摘》那里的鸡汤文。我认为,摘抄少许鸡汤文,对提高文采有点作用。但老师要引导一一要摘抄有出处的“美文”,哪些来路不明的“好词好句”慎摘为好,更不能以讹传讹。例如,所谓“杨绛百岁感言”曾在网上传疯了。诸如: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
我不和人争斗,因为没有人值得我争斗。我爱自然,其次我爱艺术;我在生命的火前,温暖我的双手;一旦生命的火消沉,我愿悄然长逝。一一杨绛

人民文学出版社辟谣:假的!也有作家出来作证:系网络写手的心灵鸡汤文字。但许多学生和“好汤者”还是喜欢这样的鸡汤。老师此时要引导同学们别信、别抄。

结语

回到标题,说老实话: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是争不过你们领导和教授的。我们只希望你们多下来基层学校,听听一线教师的意见,考察学情。我们一线教师,是你们抛出的好理论的最终实践者。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是多爱岗敬业啊!体察我们多苦多累又多奉献啊一一据有关调查,女教师与同龄、干其他职业的女性相比,绝经期提前4年啊。

我们坚信:新时代、新教材、新观念、新课改、新中高考,会让我们有新希望、新动力、新姿态、新方法。


殷勇教育聊斋


温儒敏教授是语言学行业的优秀教授,是语言学行业的状元,是三千六百行的三千六百个状元之一!其他三千五百九十九行的状元当然不能同他一个模式的去学习语言学一一一广泛阅读!

假如说温儒敏教授去任教小学的包班教学或高中文科包班,他就会明白“语文优先在高考中给学生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也就是象特朗普“美国🇺🇸优先”是不可能实现的!每一个教师都强调自己的课程优先,是在自己骗自己!

结论:在当今中国🇨🇳的高考绑架学习的模式下,在基础教育中实施“语文的广泛阅读”是不可能的!

只有在用巜行业能力等级测评标准》来取代高考,取代学历,取代职称的前提条件下,语文行业的教师才有实施“广泛阅读”的可能性!

请求对中国🇨🇳教育综合改革感兴趣的网友阅读我的巜中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一文!


综改1


有人又把过程与目标割裂,甚至对立起来了。

任何行为都有目的,西方有句谚语,蚊子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咬。

但要达到某种目的,并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之间得有一个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里的,人们得动用诸多手段,方法,以冀达到某一目的。

所以,一切过程,手段,手法,都是为目的服务的。

而目的又最终会决定了人们会采用什么样的手段与方法,科学地,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

所以,二者缺一不可,既要时时不忘目标,又得时时关注过程,让过程中每一环节都与目标紧紧关联,根本不能判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如同农民种田,收获粮食是目的,但为达到这一目标,得有个过程,播种,耕耘,施肥,灌溉等等必不可少。你可以享受过程,但收不到粮食,整天饿着,下次还能享受吗?

当然,人们在探讨事物时,有时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论述,突出重点,强调难点,这也是可行的。

提问中,温教授是从读书的总体目标上说的,而语文教师仅从局部的课堂教学上说的,并无矛盾,这本质上涉及的是一个从宏观上,一个从微观上的不同角度探讨问题而已。


飞鸟留痕2O16


温儒敏就是一个冥顽不化 腐儒典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人对整个社会的腐蚀作用更大。特别是这样的人掌握一定权利以后。


手机用户50901934513


契机之学,谢师邀请!个人以为,温教授的关于读书要以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和我们老师要求的,读书要重过程管理,都无所谓“对错”。

一、什么是读书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温儒敏教授说的读书主要指名著的导读。他建议:名著导读要以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目标管理,就是要设立名著导读的总体任务和要求;过程管理,则是把完成任务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都规定好,包括“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消灭什么状态”“每天读多少页”等。



二、为什要求名著导读以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

任何要求都有其初衷及宗旨性和目的性的。综合分析温教授关于读书的看法,其观点大体如下:

1.温儒敏教授建议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习阅读“连滚带爬”。建议“整本书阅读”,但不要对每本书都那么吝啬,也不必仔细阅读所有的书。

2.他建议阅读时,根据不同文体,要灵活运用浏览、快速阅读、猜测阅读和跳过阅读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不用老师的帮助,可用“浏、快、猜、跳”的方式自由读,可先读自己感兴趣的,激发阅读兴趣。

3.先“培养一张读书的脸”,培养读书的兴趣。

综合其以上观点,不难看出,温如敏教授要求读书要以目标管理为主,根本宗旨是,在某个学段内要完成海量阅读的任务目标。而要在某个学段完成任务目标管理,就必须略过一些书中情节故事的细读,加快阅读的速度,以备完成阅读的总体目标。

当然,我们一线教师的理解是,纵使你要完成了海量阅读任务目标,也需要一个高效的阅读过程管理,否则谈读书目标管理,就如谈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其实综合以上两点来看,温教授的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和我们一线教师要求的,读书要重过程管理,都无所谓“对错”!



三、为什么温教授关于名著导读的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和我们一线老师要求的过程管理为主并不矛盾。

如果没有目标管理,全部安排过程管理,名著导读就变成了精读课程,于倡导延伸课外阅读也成空谈。而同样,没有精读的过程,也无所谓目标管理的实效完成,这是相辅相成的一体概念。

1.温教授建议我们老师“千万不要给名著阅读规定太多的东西”,以免损了学生读的兴趣,这一点应该与我们老师的观点一致,那就是,都希望学生越读越有兴趣。

比如《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写给自己看的,是一个成年人的回忆,是成年人很痛苦的时候靠小时候的生活(回忆)来安慰自己的回忆性散文。我们老师不能引导学生当成故事来读,更不能用支离破破碎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精读。否则一开始学生可能还感兴趣,随着分析的深入,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了。对于这种文体,温教授的建议是,要给学生预先说明这本书理解起来有难度,告诉他你能读最好,读不懂就查查资料,了解一些背景,想办法读完;实在理解不了没关系,以后再说,同时也要告诉他方法。方法当然就是上面所说的可“灵活运用浏览、快速阅读、猜测阅读和跳过阅读”来导读。这种导读就是以激趣为主来完成任务目标的。

个人以为,对于名著导读一类读物,如果安排了很多阅读计划,比如如何写笔记、如何做旁批、如何写读书心得,甚至怎样分析人物形象,都有公式去套,那就会限制了读书的自由,会减损了读书的乐趣。这样的重过程,可能对考试提高分数好处,但对于学生的阅读兴趣,毋庸置疑是没有帮助的。与此同时,对于好词好句好段,我们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走进作品的人物世界,这样的重过程管理,对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大有裨益的,只是我们一线老师理解的角度,可能与统编版教材的导读宗旨理解有出入罢了。

2.要求整本书阅读,“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这可能是最重要的。这点我要给温教授大力礼赞。古有读书“养浩然之气”,现有读书“涵养性情”,可谓遥相呼应,一脉相承!这个读书目标管理,我们一线老师也是必须力赞的!


四、关于以下名著导读的目标管理三层级目标

1.第一个层级

学生能够耐心地把整本名著读下来,已经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看的大多是搞笑的、碎片化的东西。所以能够有耐性把书读完就是胜利!这个标准看似不高,实际却很高。读书养性,性格的性,性情的性,我们要求完整阅读也是养性,所以能够完整地读下来,我们的目标一大半也就达到了。

2.第二个层级

第二个层级要求更高一点,学生读完一本书之后产生了兴趣,能够顺藤摸瓜,找其他相类似的书来看,接触更高的层级。

3.第三个层级

这一层级更高级了,它要求学生能够养成读一类书的方法。读科普文章和读小说不同,读短篇小说和读长篇小说不同,读议论文和读散文又不同。比如读完一篇小说,就能知道长篇小说的阅读方法——不是逐字去抠,而是要很注重情节和人物。




关于以上名著导读目标管理的要求,一线教师能否在教学中实现,本人不持意见。因为到目前为止,未见较具体的案例学法指导,毕竟目标宏大,理论性较强,操作性有待实践反哺见验。

中庸乐


附老师的结语:说老实话: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是争不过你们领导和教授的。我们只希望你们多下来基层学校,听听一线教师的意见,考察学情。我们一线教师,是你们抛出的好理论的最终实践者。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是多爱岗敬业啊!体察我们多苦多累又多奉献啊一一据有关调查,女教师与同龄、干其他职业的女性相比,绝经期提前4年啊。

我们坚信:新时代、新教材、新观念、新课改、新中高考,会让我们有新希望、新动力、新姿态、新方法。

一线老师的辛苦敬业与担当都在文字里了。我倒是希望高层领导和专家们多下一下基层。把目标与过程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方方梦语


最关键的是这个目标管理为什么不在教材中体现,为什么这个过程管理不在教材中体现,要老师去解读,要老师去揣测。指向不明确,又得走多少弯路。


美国教学思路创想


这个重要,那个也重要。 你的重要,他的也重要。归根结底重要的是完任务。每天都这样过的吧。至于到底什么重要,你知道也不重要,那根本不重要,没有人去要。


寻真289


"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时空先后虽然不同,但一样重要。目标,是终极结果,过程,是实施状态,是必须条件,相对来说过程更重要。没有完善到位的过程,就不会有理想的终极目标。温儒敏的看法,认知有问题。目标定得再好,管理得再好,过程管理不到位,那怕一点细节略有马虎,目标结果就有瑕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