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點擊右上方“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說起北京西城,大家的第一印象無非就是兩個字——文化。

西城的文化古蹟眾多,許多文人墨客也曾長期在此駐足,這不僅加深了西城的文化底蘊也給西城留下了寶貴的歷史遺產。

在眾多的文化遺產之中《紅樓夢》無疑是登峰造極之作,為研究這部文學作品而專門成立的紅學會是文學作品中少有的殊榮。

而提起紅樓夢,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就是——大觀園。

其實,大觀園不止是書中才有的哦。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大觀園,去探尋那些與紅樓夢有關的故事。


北京大觀園的由來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北京市大觀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南菜園西街,1984年,北京大觀園因電視劇《紅樓夢》選址拍攝,以《紅樓夢》原著為建築藍本,結合多位紅學家的研究興建而成;同年,《紅樓夢》劇組進駐拍攝。(後來,《還珠格格》《甄嬛傳》《鐵齒銅牙紀曉嵐》也在此地取景。)

大觀園在《紅樓夢》拍攝完成之後,成為了旅遊景區而對外開放,成為了《紅樓夢》愛好者回味經典的熱門之地。

目前,當初拍攝《紅樓們》的主要庭院及場景都還保存著,行走其中別有一番似曾相識而格外親切的驚喜。


曹雪芹與大觀園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曹雪芹出生在江蘇南京,由於深受江南私家園林的建築風格的影響,他在創作大觀園時就以江南園林為基礎,再結合皇家園林的特點創作而成。

大觀園在長房寧國府原有的會芳園基址上加以擴建,園中又有一座象徵賈府祖脈的大主山。從建造的選址和象徵意義來說,大觀園是一座私家園林,但大觀園是為元春省親而興建的,也是元春命運的晴雨表,無形之中關乎著賈府家命運,所以它兼備了一半皇家園林血統。

正因為是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的雜糅,大觀園具備了兩種園林的特點,這種雜糅的風格在原著中可以略知一二。

在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京城的西南面一片田園風光,這裡是皇家的菜園子。菜園子和曹雪芹,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就在這片曾經的皇家菜園子,一座為拍攝電視劇《紅樓夢》而修建的名著園林大觀園應運而生,從此這裡和紅樓夢的千絲萬縷就不曾割裂。


大觀園佔地面積之謎

大觀園的佔地面積,原著中提到大觀園的佔地面積為“三里半”。

關於這個“三里半”究竟是周長還是面積,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

由於古時計量單位的準確大小並沒有留下詳細精準的文獻作為參考,所以在曹雪芹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下,“一里”的大小並沒有準確的參考依據。

按照專家們的考究,清光緒時期的“一里”約為576米。“三里半”按照面積來算,約為300公頃。而故宮面積約為72公頃。按照這個算法,大觀園的面積遠遠超過了故宮。

那如果“三里半”為周長的話,大觀園的周長就為2000米。那我們按照周長相等,圓的面積最大這個數學定理來計算,大觀園的面積就約為30公頃。

這樣一對比,“三里半”為周長的這個說法比較切合實際。

但是30公頃在私家園林中是什麼概念呢?

傳統的中國古典私家園林如蘇州的拙政園面積約為5.2公頃,留園約為2.33公頃。

這麼一對比,大觀園的面積還是遠遠超過傳統的私家園林,頗具有皇家園林的規模巨大的特點。

紅樓夢的拍攝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經典的拍攝絕非易事,很多時候可謂難於上青天。

名著走上熒屏,演員必須要符合書中塑造的氣質,這一點就非常的難。

所以劇組為了挑選演員,可謂煞費苦心,走遍了大江南北,幾乎用大海撈針的方式湊齊了整套演員班子。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他們選材的標準不是演員的名氣和排場,而是和原著的額契合。

除了劇組的苦心尋找,大量的演藝工作者也向劇組寄來了自己的自薦信,毛遂自薦精神可嘉,可符合要求的人比鳳毛麟角還要稀罕,一麻袋的自薦信,劇組最後只錄用了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那個將林黛玉演到淋漓盡致的陳曉旭

當時的林黛玉,只是鞍山話劇團的報幕員,他給劇組寄來了自己的照片和自己寫的小詩:

我是一朵柳絮,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因為父母過早地把我遺棄,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問我的家在哪裡,願春風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消息。我是一朵柳絮,生來無憂又無慮,我的爸爸是廣闊的天空,我的媽媽是無垠的大地。

劇組的人被陳曉旭的形象所打動,恬靜秀美而又透露著淡淡的憂鬱,就連他那樸實的小詩在充滿樂觀和光明中也透露著些許的憂愁,這種外形和內在的氣質讓他最終脫穎而出並隨著《紅樓夢》的播出而名揚天下。

除了演員,《紅樓夢》劇組還聘請了大量的紅學專家作為顧問指導,確保作品能夠最大限度做到尊重原著

當年,大量紅學專家對演員進行了嚴格的培訓,為了更好的理解《紅樓夢》,為了更好的培養演員之間的默契,為了更好的讓演員融入角色,演員們在一起生活學習了三年!

這在當今電視劇拍攝中簡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此外,為了更好的還原《紅樓夢》中的場景,劇組斥巨資在北京原來的皇家菜園修建了專門的拍攝場地,一座仿古園林建築大觀園就此誕生(也就是我們北京的大觀園)。

大觀園規模宏大,佔地13萬平方米,亭臺樓閣、庭院廟宇錯落分佈,山行水系穿插其中,無不體現著營造者當初的苦心經營。正是在各方面的精益求精和完美追求,才最後造就了電視劇《紅樓夢》的風靡全國和流芳後世,直到今天都是口碑爆棚,被奉為不朽的經典。


大觀園的二十大經典景觀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北京大觀園的景觀,大都是《紅樓夢》中保留下來的原型,因此顯得別有韻味。

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大觀園的二十大經典景觀”。


  • 1.【曲徑通幽】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中國有句俗話叫作“開門見山“,當您走進大觀園後,首先看到的是這座翠障似的假山擋在前面,往前一望,見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獸,縱橫拱應,上面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其中微露一條羊腸小徑,鏡面白石上的題字是賈寶玉所題,取自唐代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中“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境。

中國古代園林強調賞景路線曲折起伏,變化萬端,反對一覽無餘,正像賈政所說的“非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

這座假山正是體現了這一藝術特點,“愈露先藏景愈藏,景界愈大”,大觀園之景被這座假山所擋,我們只有穿過這羊腸小徑,才能真正領略到大觀園內的秀麗風光。

  • 2.【怡紅院】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怡紅院是賈寶玉進大觀園以後的住所,這個院落是大觀園內最為豪華、最為富麗堂皇的一個地方。三開間的垂花門樓,四面是抄手遊廊,五間正座,三間抱廈,東西各有配房三間,正房上有題額“怡紅快綠”,是元妃省親時根據寶玉所題的"紅香綠玉"改寫的,暗示著門前的西府海棠和幾本芭蕉。

寶玉是賈母最寵愛的人,他的別號叫降洞花主、怡紅公子、富貴閒人、綽號無事忙,服待他的人有40人之多。怡紅院是寶玉與園內眾姐妹活動的一個主要場所,一系列重要的故事都在這個地方發生,“晴雯撕扇”、“平兒理妝”、“病補雀裘”、“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最有趣的是"劉姥姥醉臥怡紅院”。

  • 3.【瀟湘館】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瀟湘館是林黛玉進大觀園以後的住所,這裡龍吟細細,鳳尾森森,小小三間房屋,一明兩暗,迴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繞階緣屋。

這裡的建築與其它院落不同,不僅精巧纖細,而且在油漆彩繪方面也採用冷色調的"斑竹座"技法,淚痕點點,所謂"斑竹一枝幹滴淚"活生生地映出這裡主人公寄人籬下,以淚洗面的孱弱形象和弧高自許,多愁善感的性格。

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寶玉的姑表妹,詩號“瀟湘妃子”,寶玉稱她“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一曲《葬花吟》是黛玉憂傷情感最有代表性的寫照。

花榭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 4.【沁芳橋】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沁芳橋處在大觀園中軸線上,白石為欄,環抱池沿,石橋三拱,獸面銜吐,四周美人靠,波光倩影,宛若瓊閣。

它是穿東渡西臨山過水的咽喉,沁芳亭上一聯一額是賈寶玉所題:“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這幅對聯意在題水,但卻找不到一個水字,只是說繞堤的翠柳映的水光澄碧,隔岸的花香沁得流水芬芳,“沁芳”是水都沁透著一種芳香。

“林黛玉重建桃花詩社”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沁芳亭橋是寶玉、黛玉經常約會的地方,也是林黛玉建桃花詩社的地方。


  • 5.【櫳翠庵】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櫳翠庵是妙玉進大觀園後的住所,院中花木繁茂,數千枝紅梅,入冬花開如胭脂,映著白雪,白雪紅梅,顯得格外精神。院內還種有七葉樹等佛家勝地的專有植物,整個院落頗有"深山鍾何處,禪房花木深"的佛家意境。

妙玉是來自蘇州帶髮修行的女尼,原是出身官宦家庭的小姐,因體弱多病,為她買了許多替身,都不見效果,只好出家為尼。

她自稱檻外人,卻依附權門,受賈府供養,實際上並沒有置身於賈府的各種現實之外。她標榜清高,天性怪僻,世俗不容,連才華橫溢、文雅柔弱的黛玉都被她稱作大俗人,獨喜與寶玉往來。

北屋是佛堂,內有金色觀音塑像,是妙玉參禪修行之處,另有東禪房和西耳房,東禪房內擺有金色觀音塑像和妙玉人物塑像,是妙玉打座之處。

  • 6.【凹晶溪館】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凹晶溪館作為凸碧山莊的退步和對景建築,凹晶溪館隱匿在山莊下的近水低窪處,這兩處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特為玩月而設,有愛那山高月小的,便往凸碧堂去,有愛這皓月清波的,便到凹晶館來。

中秋月夜,賈母領眾人在山莊賞月品笛,位感悽清,黛玉和湘雲來到溪館,近水賞月,聞笛聯詩,悲涼寂寞,觸景生情,兩人你一句我一句,望著水中的鶴影,對月聯詩,“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秋夜寒塘掠過飛鶴的身影,清冷的月光掩埋了落花的精魂,這兩句詩,是她們自己悽苦心境最富詩意的生動寫照。

  • 7.【嘉蔭堂】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嘉蔭堂位於大觀園的西北部,清廈五開間,樑棟彩繪,高雅不俗。

在《紅樓夢》第七十一回中,賈母八十大壽,賈府大開筳宴,熱鬧非凡。“大觀園中,收拾出綴錦閣並嘉蔭堂等幾處大地方來,做退居”。

第七十五回,中秋月夜,賈母率人也曾來到過此處。

  • 8.【凸碧山莊】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凸碧山莊,位於大觀園西北,在十幾米高的山石上,有一座油飾彩繪的敞廳,四周美人靠,這裡是園中的制高點,可盡賞園中景色。

中秋月夜,賈母說“賞月在山上最好,於是大家隨之從嘉蔭堂來到凸碧山莊,邊賞月,邊講笑話,邊玩擊鼓傳花的遊戲取樂。


  • 9.【顧恩思義殿】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顧恩思義殿是省親別墅的正殿。後面是大觀樓、綴錦閣和含芳閣。這裡崇閣巍峨,層樓高起,青松佛簷,玉欄繞砌,金輝獸面,彩煥螭頭。這組殿宇式建築在大觀園中,氣勢最宏偉,裝飾最華麗。

賈元春被皇帝選入宮中以後,因賢孝才德,被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為賢德妃。經皇帝恩准,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回府省親。

正殿的匾額和對聯是賈元妃所題“顧恩思義”天地啟宏慈,赤子蒼頭同感戴;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意思是歌頌皇恩浩蕩,稱功頌德。

賈元妃端坐正中寶座,賈府的人們在賈母的率領下,先行國禮,然後元妃行家禮。元妃命賈寶玉和眾姐妹每人作詩一首。賈元春省親時,正時大觀園的鼎盛時期。

  • 10.【省親牌坊】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省親牌坊聳立在沁芳池北岸,“龍蟠螭護,玲瓏鑿就”,高大宏偉,渾厚凝重。正上方“省親別墅”四字金光耀目,左右分別刻有“芳岸”、“玉津”。牌坊背面正上方刻著“國恩家慶”,左右分別為“雲影”“波光”。牌坊高為8米,寬11米,質地選自房山青白石,是最具大觀園景區形象特點的建築。

牌坊是我國古典建築中一種門式紀念性建築物,大觀園中的省親牌坊,一方面顯示省親別墅的華貴莊嚴,另外還暗示出大觀園彷彿是人間的“幻境”。

劉姥姥遊大觀園時,見到這個牌坊就磕頭,聰明的劉姥姥指著牌坊上的四個字說,這不是“玉皇寶殿”嗎?眾人笑得是拍手打掌。

  • 11.【綴錦樓】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綴錦樓是賈府二小姐賈迎春的住所,位於園東紫菱洲,故迎春的詩號叫“菱洲”。室內軒窗寂寞,屏帳倏然,門外荇翠菱紫,幽默淒涼,是綽號“二木頭”的迎春“誤嫁中山狼”悲慘命運的形象寫照。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為康熙皇帝寵臣,身兼多項官職,其中一職即為欽差“巡鹽兩淮鹽漕監察御史”之職。

有趣的是:《紅樓夢》書中林黛玉之父林如海亦是皇帝欽點的“巡鹽御史”。

大觀園內的《真州巡鹽御史署》影像展采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利用真人拍攝、電腦編程、立體投影等方式,真實地再現了當年鹽漕商運、民間易貨和上繳稅銀的情景。


  • 12.【蘅蕪苑】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蘅蕪苑是薛寶釵進大觀園以後的住所,走進大門迎面插天的玲瓏山石,四面群繞各色石塊,上面爬滿紫藤、凌霄、地錦,幾乎將房屋遮住,順遊廊往裡走,五間清廈,四面出廊,這個院落與眾不同,走廊、窗欞全是冰炸紋製作。

因為薛寶釵是個冷美人,有著一陣陣冷森森、甜絲絲的幽香,說她象牡丹花一樣,任是無情也動人。

室內陳設也別出心裁,青紗床帳,素潔衾褥,清雅脫俗,雪洞一般,不見珍玩寶器,內外景物的淡雅、幽靜、冷逸,正是寶釵端正、穩重、不事奢華性格的傳神寫照。


  • 13.【紅香圃】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紅香圃是一處以賞花為主的自然風景區,這裡地勢開闊、花木繁盛。以芍藥、牡丹為主,爭奇鬥豔。寶玉和眾姐妹很喜歡在此遊玩,有時竟樂而忘返。

《紅樓夢》書中寫道寶玉、平兒、寶琴、岫煙同是一天生日,為賀華筵,他們在紅香圃內聚會。

一時間,滿廳中紅飛翠舞,玉動珠搖,十分的熱鬧。但席散時倏然不見了湘雲,原來湘雲吃醉了酒,在芍藥欄中僻靜處的青石板凳上睡著了。

只見她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手中的扇子在地下,半被落花所埋,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一群蜂蝶圍著她,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忙上來把她喚起,湘雲慢啟秋波,看看眾人,又低頭看了看自己,方知是醉了,這就是湘雲醉臥芍藥裀的故事。


  • 14.【稻香村】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稻香村是李紈進大觀園以後的住所,是賈政與王夫人長子賈珠的媳婦,出場就已經是一個寡婦了。她和兒子賈蘭在此居住,這個院子很有特點,四面是黃泥矮牆,並擁有草頂涼亭,門前挑有一個旗幌“杏簾在望”,門前紅如噴火蒸霞的杏花,養育賈家唯一的讀書人。李紈居住的房間十分簡陋,陳設簡樸,紙窗木榻,沒有油漆彩繪,一洗富貴氣派。

賈府通稱珠大奶奶,她出身官宦,遵循女子無才便是德,終身持操守節的這樣一種態度,她缺乏才情,但尚有修養,非一般農家婦女之可比。

因此,探春倡議結海棠詩社時,大家推薦她當社長,她給自己起了一個“稻香老農”的別號。

賈寶玉來到這裡曾題寫對聯:新漲綠添浣葛處,好雲香護採芹人。


  • 15.【暖香塢】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暖香塢是四小姐賈惜春的住所,是與稻香村緊連的一組秀麗建築。

惜春是寧國府賈敬的女兒,賈珍的胞妹,賈府通稱四姑娘,因住所與藕香榭相近,寶釵給她起了一個“藕榭”的雅號。

暖香塢院牆南面有一條夾道,東西兩邊有過街門,上嵌石頭匾,東門刻有“輯旭”、“延霞”,西門刻有“穿雲”、“度月”,穿過夾道,我們就來到了惜春居住的門前。

這裡是大觀園最暖的一個地方,十冬臘月,打起猩紅氈簾,扔覺溫香拂面,正適合惜春作畫。劉姥姥遊大觀園時,曾提出要一張大觀園全景圖,就是由惜春來完成的。

  • 16.【蘆雪亭】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蘆雪亭又叫蘆雪庵,傍山臨水,推窗便可垂釣,四面蘆葦掩覆,一條小路穿蘆度葦,與藕香榭的竹橋相接。元妃為此處題寫匾額“荻蘆夜雪”,點出了蘆雪庵的雪景之美。

在一個天上搓棉扯絮,地下一片玻璃世界的冬雪天,大觀園眾姐妹歡聚庭中,擁爐賞雪,爭聯即景詩。

湘雲、寶玉、平兒等在庭中燒烤鹿肉吃,黛玉說:“今日蘆雪庵遭劫,生生被雲丫頭作踐了。”湘雲不理,卻大口大口的吃鹿肉。聯詩時,卻錦心繡口、壓倒群芳。

寶玉落地,被罰冒雪去櫳翠庵,討來紅梅,插入美女聳肩瓶供大家清賞。

蘆雪庭聯詩當時共有十二個人參加,可謂盛況空前,但表面的花柳繁榮和姐妹們的歡樂,已隱伏著大觀園雪霽之時的更大悲哀。

  • 17.【藕香榭】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藕香榭建在大觀園中軸線以東的水池中,四面臨水,左右曲折遊廊,南有竹橋跨水接岸,亭柱上掛著黑漆嵌蚌的對聯“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瀉竹橋”,意思是說芙蓉花影搖動起來,知道有船兒歸來了,在飄滿菱藕花香的水面上,架著一座小竹橋,一幅充滿情趣和詩情畫意的圖畫。

在這裡史香雲開海棠詩社,設螃蟹宴,作詩時,薛寶釵林黛玉各自奪魁,賈母二宴大觀園時,在大觀樓東面的綴錦閣底下吃酒,讓女戲子們在藕香榭的亭子上演習樂曲,藉著水音欣賞,簫管悠揚,笙笛婉轉,樂聲穿林度水而來,格外好聽,自然使人心曠神怡。


  • 18.【秋爽齋】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秋爽齋是賈府三小姐賈探春的住所,是賈政與趙姨娘所生,探春素喜闊朗,她所居住的三間住房,中間不曾隔斷,當中擺放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牆上掛有米南宮的大幅山水畫《烔雨圖》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的對聯:“煙霞閒骨骼,泉石野生涯”,意為於煙靄雲霞之中,養成自己散漫的天性,在泉水山石之旁度過放浪無羈的山野人的生活。院內種有兩株西府海棠,枝繁葉茂,後院種有青桐數株,故匾額為“桐剪秋風”。

在這裡探春結“海棠詩社”,因院內種有芭蕉,故別號為“蕉下客”。

秋爽齋東南角山石之上屹立著一座八角亭,叫賞月亭,是大觀園中的制高點之一。

與之相對的是拜月臺,每逢中秋節,賈母率眾人在這裡拜天祭祖,祈求好運。

  • 19.【滴翠亭】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滴翠亭是寶釵撲蝶的地方。

《紅樓夢》中第二十七回寫道:陰曆四月二十六日是餞花日,這天姐妹們在園中玩耍,唯獨不見黛玉,寶釵去叫她,途中見寶玉進了瀟湘館,她想黛玉、寶玉從小一起長大,黛玉小心眼,於是便轉身回來,忽見前方一雙大如團扇的玉色蝴蝶,正在飛舞,迎風翩躚,非常漂亮,她便追著來到滴翠亭上,忽聽裡面有說話的聲音,仔細的聽是寶玉房裡的丫鬟小紅和墜兒,寶釵知道小紅是個刁鑽鬼怪的丫頭,這時候發現自己會對自己不利,於是便靈機一動,假裝喊黛玉的小名,演出了一場金蟬脫殼的戲文。


  • 20.【花漵】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花漵是大觀園中別具一格的風光景點,是古時文人理想的武陵聖地,世外桃源。

當時賈政初臨大觀園時,和眾人一起贊此處是好景,那奇特的山石疊壘,石岸曲折,有石階盤旋而上,構成豁朗的港洞,一帶清流出於石洞,水聲潺潺,幽雅清涼。

元妃省親時,把“蓼汀花漵”四個字改為“花漵”。


西城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有時間一定要去“穿越”一次


看到這裡,小夥伴們還等什麼?

如此經典又有文化的地方,如果你還沒有去過,那未免也太太太太可惜了吧!


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