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也可以成为真理的内容

当代唯心主义与错误画上了等号,一旦给唯心主义沾上边,可不是好事。

唯心主义真的是避之不及、一无是处的瘟神吗?

唯心主义也可以成为真理的内容

英国唯心主义著作

一、精神粘合剂

人类诞生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几乎没有科学,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共同生存。对于知识贫乏的原始人群,只能共同劳动,分工合作,才能延续下去。

这些问题虽然显而易见,但当时的人们未必知道,为了生存的共同需要,原始宗教产生了,出于对大自然的畏惧,设想了一些自然神,有的流传至今,比如,雷公电母用来为人类普降甘霖,惩罚作恶多端的人,印第安人,印加人崇拜太阳神,还有的民族崇拜河神山神。由于古人没有任何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十分恐惧,用这些现象外加宗教仪式的渲染,人们自然深信不疑。这样,一个部落,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就产生了,比科学的说教简单实用,原始宗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其作用谁能否定?

唯心主义也可以成为真理的内容

唯心主义是时代的需要

二、动力源泉

一群衣衫褴褛,800戍边农民,因为遭遇连天暴雨,道路不通,误了报到时间,按照严酷的《秦律》这些人都要处死。于是领头的陈胜、吴广趁机发动群众,道理十分简单:“等死,举大义亦死,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正视现实,且具有侥幸心理。接着安排人在夜里生火喊叫:“大楚兴陈胜王”和鱼腹中夹带纸条,就是利用了迷信思想。后来的农民起义也有不少利用迷信思想的,如,五斗米教,白莲教,天理教,拜上帝会等,用宗教发动群众,鼓动群众,凝聚思想非常有效,虽然比较粗浅,威力强大,简单易行,效果奇特。

唯心主义也可以成为真理的内容

德国的唯心主义著作

统治阶级对宗教和迷信的利用都是理论化、正规化的思想体系。不像被统治阶级的领袖们,利用只言片语来动员群众,因为当时的农民基本上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适合口号式的动员方式。

统治阶级有能力大修庙宇,供养僧侣等神职人员,大搞宗教仪式,同时,对世俗的三纲五常,礼仪仁智信,忠孝节悌,帝王的神化,来进行思想统治钳制,更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焚书坑儒”“文字狱”的极端形式,同时佛道儒思想也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被统治阶级则没有这个能力。西方统治阶级主要利用宗教思想统治人民。

三、动静互动

由于生产力的局限,农牧业社会经不起折腾,稳定就是发展,正所谓,小树不可摇根,新鸟不可拔羽。宗教迷信是稳定的精神力量。

但稳定不是绝对的,这就需要农民起义推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腐朽制度,由于土地兼并的周期不像工商业迅速,所以,经济周期也比较漫长,一般达200多年,农民起义一般与此相关,具有间断性,新的政权确立,农民起义的使命完成,自然熄灭。

这样,宗教迷信同时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统治阶级为稳定,为静服务,被统治阶级为发展,为动服务,动静结合,保持了农牧业社会的稳定与缓慢发展。

四、真理内容的发展

真理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农牧业时代的客观存在是什么呢?是科学的缺乏,是生产力的低下,所以,需要社会的稳定。宗教迷信正好反映了这一社会的现实需要。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都进行了利用,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这就是当时的真理。但没有得到公认。

工业化时代,科学大发展,统治阶级再也不能利用宗教迷信君权神授统治人民,以科学民主共和,宗教改革来适应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和生产力进步是工业化时代的客观存在,正确反映这一社会现实的反应,就是真理,也是我们承认的真理。

但市场经济的金字塔结构,必然造成贫富两极分化,资本的收益远远大于广大的劳动阶级,阶级矛盾激化,于是马克思的《资本论》适应现实,应运而生,这是现实的反应,是唯物的,认识是真理性的。

唯心主义也可以成为真理的内容

马克思与《资本论》

被统治阶级利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夺权了国家政权,但治理国家完全是两码事,是科学问题,公平与正义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理想问题,也不是民意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