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歷史簡說——土司與大呼圖克圖

昌都市古稱“康”或“客木”。唐代,昌都地區為吐蕃王國的一部分,明清以後統稱此地為康藏地區,原西藏政府稱它為“朵康木”地區,現為西藏自治區所屬一個地級市。

昌都從來都是康區的中心,現今的昌都地區也是康巴人的主要分佈區。昌都在藏語中有兩河交匯之意,古稱“康”或“察木多”,唐代為吐蕃王朝的一部分。元、明時期,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一帶叫“朵甘思”地區,由中央王朝委任的大小部族頭人與寺廟的大喇嘛進行管理。這種格局一直持續到清朝,期間,蒙古王固始汗於明末滅白利土司後統治過昌都。清末,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昌都地區的一些地方實行改土歸流,一度將昌都劃歸川邊。民國時,昌都地區是西康省的一部分。簡概而言,昌都的大半部歷史其實就是土司與大呼圖克圖(大活佛)相交織而成的歷史。

昌都歷史簡說——土司與大呼圖克圖

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懷中,它被稱作從四川和雲南入藏的門戶。昌都是藏語,其意為“水匯合處”。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匯為瀾滄江。這也是昌都這一名稱的由來。

昌都古稱“康”或“客木”,以區別於衛、藏、阿里等地區。昌都具有悠久的歷史,1977年和1980年相繼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昌都卡若遺址和昌都小恩達遺址表明,早在五千年以前,昌都就已有人類繁衍生息,並已形成了初級村落。當地的居民已開始種植易於生長的穀子,飼養適應性廣泛的家畜豬,同時也以狩獵狐、青羊、馬鹿等作為補充。昌都的察雅一帶是藏族史詩《格薩爾王》中《槳巴》所記述的格薩爾與“炯巴”人為爭奪食鹽而發生交戰的地區。按照藏族傳統的地理概念,這裡同時是“朵康六崗”中的察瓦崗,繫有名的產鹽之地。考古發現與實地調查,也可以發現不少當地居民傳說是“炯巴”人留下來的石牆、石階等建築遺址。

吐蕃時期(公元7-9世紀),昌都是著名的“東女國”和蘇毗王國的所在地。據《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 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党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我國著名藏學家任乃強先生考證也稱,今昌都一帶為東女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今日在昌都還可以看到吐蕃東女國和蘇毗王國文化的痕跡。

公元13世紀,元朝將西藏歸於中國版圖後,在昌都和四川甘孜設置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帥府。

明朝時西藏佛教格魯派興起,其影響逐漸深入康區,在昌都形成若干呼圖克圖--大活佛轉世系統。明朝政府在此設置了朵甘都指揮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長和各大頭人與寺廟的大喇嘛管理。明(1368-1644年)末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白利土司後,昌都也受固始汗的統治。

昌都歷史簡說——土司與大呼圖克圖

昌都

​清朝(1616-1911年)在這個地區封委了一些大活佛和土司各轄其地,受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的管理。清朝還在昌都設立了糧站,委派糧臺、遊擊等文武官員駐守昌都,並從四川、雲南派有制兵130名駐紮昌都,傳遞諭旨奏摺,保護昌都寺大活佛和糧臺。清末趙爾豐在昌都地區的一些地方實行改土歸流,昌都地區改稱川邊。

民國(1912年)以後,是西康省的一部分。

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將其改稱為朵麥地區,設立了“朵麥基巧”,劃昌都為25個宗。

1950年10月19日,成立了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並下設3個管轄區,即昌都解放委員會直轄13個宗、三十九族地區第一辦事處所轄10個宗和波密地區第二辦事處所轄3個宗及鹽井、察隅共28個宗,直屬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管轄。

1955年西藏藏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後,昌都地區則劃規其管轄,1960年初設昌都地區行署。地區行署駐昌都鎮。

2014年10月,國務院批覆撤銷昌都地區和昌都縣,設立地級昌都市和卡若區,以原昌都地區的行政區域為昌都市的行政區域。

昌都地區在歷史上曾被稱作三十九族之地,格薩爾時期也頻繁地提及當時有18個大宗(相當於縣一級的行政劃分),由此可見康區歷史上大小土司之多。這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德格和林蔥土司。

德格土司是吐蕃名臣噶爾·祿東贊之後,據說至今(1950年)已傳至第53代。第30代時,受元朝帝師八思巴封賜為“四德十格之大夫”,“德格”即由此得名,並演化為其統領地之地名。德格土司勢力最盛時曾先後統領今四川之德格、石渠、白玉以及西藏江達、鄧柯(已撤)、青海玉樹等地,並自封為國,稱德格王。十七世紀初,德格土司被蒙古王固始汗封賜為“德格僧王”,正式成為政教首領。

林蔥土司歷史悠久,相傳早在公元六世紀時便已產生,至民主改革時已傳至第89代。傳說中的藏族英雄人物格薩爾據說是林蔥家族第45或第46代祖先,他建立了強大的嶺國,開創了林蔥土司最輝煌的時期,一度成為多康地區政治、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土王。林蔥土司屬地主要在德格、石渠、白玉等地,控制著昌都地區和青海省玉樹、黃河源一帶。當時的德格土司曾長期附屬於他。林蔥家族是在元代正式受詔朝廷成為土司的。明末清初,隨著德格土司勢力的增強,林蔥土司逐漸消弱。

德格、林蔥土司均大力扶持宗教,並且不分教派,所轄區域內寧瑪、薩迦、噶舉、格魯及苯波五教並存,大小寺院200餘座,僧尼三萬有餘。康區名寺更慶寺、八蚌寺、白玉寺、竹慶寺、協慶寺等均是在土司的大力扶持下建立的,薩欽哲仁波切、蔣貢康楚仁波切、秋吉林巴仁波切等名僧也活躍此間。除宗教外,土司還十分重視文化的扶持與傳播,著名的德格印經院便是在第12代德格土司時修建的。昌都地區的印經、醫學、歷算、手工藝及民間歌舞藝術等,在當時的藏區非常發達,影響範圍極廣。

呼圖克圖是一種尊號,即被中央王朝政權承認並註冊的大活佛。

帕巴拉呼圖克圖 帕巴拉是昌都地區最具權勢和名望的大活佛,他的主寺強巴林寺是1437年(明正統二年)由黃教僧人喜繞桑布建立的。帕巴拉活佛在清順治帝時曾受封博善禪師、諾門汗等名號,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又正式受封呼圖克圖尊號,受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領導,直接管轄察木多(即昌都縣一帶)地方。帕巴拉制下的強巴林寺有屬寺50多座,遍及昌都、波密及邊壩等地,極盛時有喇嘛4500餘名。強巴林寺還有所謂二活佛、三活佛、四活佛等,領有世襲土地,實際都是帕巴拉的陪臣。

功德林呼圖克圖 功德林濟嚨呼圖克圖是清朝皇帝冊封的,八世達賴喇嘛時期由清朝委任為西藏噶廈政府攝政。1798年(清嘉慶三年),八世達賴親政後,將八宿宗贈封功德林濟嚨呼圖克圖,實行自治管理。

羅登協繞呼圖克圖 民主改革前,察雅地方活佛世系已轉到第九世,名羅登協饒。這一活佛世系起於明朝,由噶舉派僧人扎巴江措開始,建有香堆寺等。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其第四世羅桑朗傑被清朝封為呼圖克圖,統領察雅,有屬寺32座,均分佈於察雅,僧眾多時有3400餘名。

龐球呼圖克圖 白教著名聖者米拉日巴的徒弟桑吉溫於1277年建類烏齊寺,世襲寺主13代後改為轉世活佛,於第三世時受明朝嘉靖皇帝呼圖克圖封號,統領類烏齊。

以上寺廟都設有專門的行政管理機構,稱“拉讓”,官員有總管、大管家、宗本(相當於縣長)、甲本(相當於鄉長)等。土司和宗教勢力互為唇齒,如德格土司家族就有慣例,長子為僧,次子為俗,獨子則兼之。他們和各呼圖克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