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解禁潮!長城證券聞風蒸發70億市值,其它機構瑟瑟發抖?

眾多券商2017年、2018年次第上市,如今面臨集中解禁的時候。

券商股解禁潮!長城證券聞風蒸發70億市值,其它機構瑟瑟發抖?

你方跌罷我登場,緣來皆因“自由身”。

近來一大波限售流通股解禁,殺了一眾股民和“解禁概念股”個措手不及。

因為限售股解禁,天風證券(601162.SH)於10月21日(解禁首日)、22日連續兩天開盤跌停,市值蒸發76億元(按照10月22日收盤價6.28元/股和21日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7.75元/股計算)。而解禁體量更大的長城證券(002939.SZ)則是還沒到解禁日就陪著天風證券“先跌為敬”。

看來,股市一有波動就衝在一線的券商也難逃“一解禁、就閃崩”的厄運?

據統計,年內仍有數千億元市值股票待解禁,你荷包裡的銀子還好嗎?如何才能“體面”應對這波“解禁潮”?

1

先跌為敬的長城證券還好嗎?

10月28日,二十多歲的老牌券商長城證券上市滿一年。同時,也是大量限售流通股解禁的日子。

公告顯示,長城證券此次共有13.5億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除限售,佔公司總股本的43.62%,22位股東申請解除股份限售。按29日收盤價計算,解禁股市值約16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長城證券前十大股東中,除控股股東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資本”)外,其餘九大股東均在此次解禁申請名單。

券商股解禁潮!長城證券聞風蒸發70億市值,其它機構瑟瑟發抖?

資本有時候是脆弱的,聽不得一點風吹草動。

10月21日,天風證券13.54億股股票解禁就暴跌。受此消息影響,當時還未到解禁日的長城證券一連四天下跌。按10月21日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算,截至10月24日收盤,長城證券股價跌幅高達15.28%,市值蒸發68億元

為了維穩股價,長城證券於10月24日發公告稱,本次申請解禁限售股的公司第二大股東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能源”)承諾,解禁期滿後兩年內減持股票數量合計不超過所持股份的50%,減持價格不低於發行價。

券商股解禁潮!長城證券聞風蒸發70億市值,其它機構瑟瑟發抖?

申請解禁限售股的公司第三大股東深圳新江南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江南投資”)承諾,鎖定期滿兩年內可減持全部所持股份,且減持價格不低於長城證券最近一期合併報表口徑每股淨資產。

券商股解禁潮!長城證券聞風蒸發70億市值,其它機構瑟瑟發抖?

截至10月29日收盤,長城證券的股價為11.97元/股,目前每股淨資產為5.29元,發行價為6.31元/股。當前股價遠高於每股淨資產和發行價,因此不少股民認為該承諾並沒有太多誠意,還真如此前所說“不會為維護股價而隨意承諾”。

不過,這則股東承諾好像還是有點作用。10月28、29日,長城證券股價雖然有所下滑,但幅度不大,分別為0.64%、3.47%,今日下跌幅度甚至略低於天風證券。

券商股解禁潮!長城證券聞風蒸發70億市值,其它機構瑟瑟發抖?

券商股解禁潮!長城證券聞風蒸發70億市值,其它機構瑟瑟發抖?

2

長城證券自帶“抗跌”體質?

面對限售股解禁,除了天風證券兩連跌停,此前第一創業(002797.SZ)也是連續三天跌停,還創下自己的天量成交歷史……

同樣的境遇,長城證券之所以沒有上演“閃崩”戲碼,除了提前做了準備工作之外,或許還和公司自身有關。

長城證券搶在解禁日到來前,發佈了一份較為亮眼的財報。

據長城證券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的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分別為9.03億元、2.45億元,同比增長36.15%、41.41%;前三季度實現的營收、扣非淨利潤分別為26.42億、7.356億元,同比增長29.21%、55.29%。

券商股解禁潮!長城證券聞風蒸發70億市值,其它機構瑟瑟發抖?

在業內人士看來,長城證券基本面也是其“抗跌”的原因之一,而且發展風格較為穩健保守。與一些估值過高、股價被“爆炒”的上市公司相比,長城證券的股價並未過分偏離合理估值,解禁前的市盈率約為45倍左右。

另外,長城證券雖然解禁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更高,為43.62%,但其第一大股東持有46.38%股權,股權集中,拋售壓力相對較小。

3

“解禁潮”來襲

長城證券解禁日後的股價較為平穩,但加上解禁前的“陪跌”,前前後後也受到不小的傷害。

長城證券和天風證券只是這波“解禁潮”中小小的一員。2017年、2018年,多家券商“組團”上市。如今,也將陸續迎來解禁。

據東莞證券發佈的一份研報顯示,今年10月涉及解禁股票市值約3274 億元,較9 月(2513億)增加30%。未來幾個月的解禁壓力仍然較大,年內有超過200家公司限售股票將解禁,2020年1月或將出現更大規模的解禁。

券商股解禁潮!長城證券聞風蒸發70億市值,其它機構瑟瑟發抖?

對此,有消息人士稱,監管層正在考慮修改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規定。

站在上市公司角度,公司應該如何減小受限股解禁給自己帶來的衝擊?股民們又該如何在這波浪潮中全身而退?評論中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