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著名作家從維熙逝世,叮囑妻子“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

10月29日早7點20分左右,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從維熙因肺癌病逝於朝陽醫院,享年86歲。

從維熙1933年出生。河北玉田人。1950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時間不允許我‘玩弄文學’,只允許我向稿紙上噴血。”1979年,他重返文壇,創作出了《大牆下的紅玉蘭》也因此被稱為“大牆文學之父”。

從維熙還著有長篇小說《南河春曉》《龜碑》,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第十個彈孔》短篇小說集《七月雨》、《曙光升起的早晨》,紀實文學《混沌》等。

當代著名作家從維熙逝世,叮囑妻子“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

叮囑妻子“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

從維熙1933年出生於河北玉田縣城北代官屯, 曾任《北京日報》記者、作家出版社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79年從維熙重返文壇之後,先後發表了《大牆下的紅玉蘭》等十幾部描寫勞改營生活的中篇小說,因而被文壇譽為“大牆文學”之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風淚眼》,長篇小說《北國草》《走向混沌》等。

10月29日,一些親友一早接到從維熙夫人鍾紫蘭老師的電話後,趕到醫院送從老師最後一程。29日9點多,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閻晶明代表中國作協書記處,趕到病房弔唁。

作家徒手透露:“從老師此次患病較為緊急,住進朝陽醫院呼吸科病區,得到大夫們精心治療,從老師少受罪,最後的日子從容平和。”

徒手介紹,從維熙患病期間夫人鍾紫蘭天天前往陪護,非常辛苦,前天晩上從維熙對要回家休息的夫人所說的“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語。28日,從維熙先生就陷入昏迷。

作家李輝:

從老把《大牆下的紅玉蘭》手稿捐給巴金故居

29日一早,《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作家李輝在朋友圈發文深切緬懷從維熙,“從維熙先生今天早上永遠離開了我們,我們緬懷他,謝謝他多年來與六根的相聚,他最後一次前往人民日報圖書館看羅雪村展覽!深切緬懷老從。”

李輝還附了一篇自己的長文《我與老從》,文中有多張珍貴照片。李輝說,“老從經常告訴我,巴金是他最敬仰、最崇拜的一棵大樹。八十年代,巴金培養多少作家,從維熙、張賢亮、馮驥才、水運憲、張一弓、諶容、張辛欣……這一天,老從告訴我,要把《大牆下的紅玉蘭》手稿捐贈給巴金故居。我一聽,心裡非常感動。將這部手稿珍藏至今的老從,將之贈送巴金故居,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情懷!”

當代著名作家從維熙逝世,叮囑妻子“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

從維熙先生將《大牆下的紅玉蘭》捐贈巴金故居

作家畢飛宇:

男人的善,作家的善,掛在他臉上

2018年1月,《從維熙文集》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當年4月,出版社邀請嘉賓在鄭州圍繞這一文集進行討論。活動現場,作家畢飛宇說,自己帶著對父親的敬意去讀從維熙那一輩作家的作品。

從維熙題詞:

圓者自轉,方者自安

活動現場,畢飛宇親切稱呼從維熙為“老從”。畢飛宇講到了從維熙和愛人鍾紫蘭之間的感情,一個場景讓他一直沒有忘記。“老從是抽菸的,我也抽。老從的妻子是醫生,出於健康考慮,對老從抽菸是有限制的。所以,每次聚會,他都喜歡往我這裡蹭,偷摸找同伴一起抽菸。有一次,我們倆躲起來抽菸,在我們前面三四十米,太太們一起在那裡聊天。老從右手夾煙,聲音不高不低地說:‘一輩子有了鍾紫蘭,可以了。’”

畢飛宇說,當時聽了這話,特別感動。“一個男人,沒有油腔滑調,對著一個無關的人,表達內心堅定的愛,這很打動人。不抒情,很堅定。”

談及從維熙在文學上展現出的人格,畢飛宇說,“老從很厚實很厚道。在他最好的年代,他的才華沒有能夠得到最大化。但是老天爺厚愛他,在他的土壤上,給了我們特別好的東西。善良是他的性格特徵,也是他作品的美學特徵。”

畢飛宇說,“老天爺是厚愛老從的。老從有發自骨子裡的善。無論他處境怎樣,他敏感的、念念不忘的,還是人性的善。人的善,與他內心的善相呼應,他內心有一種很厚實、博大的善。他堅定不移地堅守著那種善,無論生活如何對待,他永遠用善的方法來看待。”

在畢飛宇看來,從維熙作品裡的善,是作家人格里的善:“男人的善,作家的善,溢於言表,掛在他臉上。”

當代著名作家從維熙逝世,叮囑妻子“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

作家徒手:

從老曾感慨“好在該寫的東西都寫了”

作家徒手近期曾頻繁到醫院探望從維熙先生,並拍下了不少照片。他清楚記得,期間曾聽從維熙輕聲說了一句:“好在該寫的東西都寫了。”

在徒手看來,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走向混沌》等名著,當年名震天下,必將傳世下去,“從老師一生坎坷,百折不撓,思考深刻,對國家前途縈繫於懷,常懷最深切的大愛大恨。”

網友評論

當代著名作家從維熙逝世,叮囑妻子“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

當代著名作家從維熙逝世,叮囑妻子“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

當代著名作家從維熙逝世,叮囑妻子“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

當代著名作家從維熙逝世,叮囑妻子“路黑,小心”成了他最後的話

老先生,走好

來源:綜合北京青年報、新民晚報、網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