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挪移,大众“拆分”自动驾驶


乾坤大挪移,大众“拆分”自动驾驶


继今年早些时候参股福特旗下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之后,大众汽车在自动驾驶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大众集团正式宣布成立一家名为Volkswagen Autonomy(VWAT)的子公司,计划“让自动驾驶为市场做好准备”,专注于L4、L5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部署。


VWAT总部位于德国,大众还计划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在硅谷和中国建立分公司。大众集团负责自动驾驶的高级副总裁亚历山大·希辛格(Alexander Hitzinger)将是这家子公司的负责人。


到今年年底,所有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开发资源将全部从大众集团转移到这家新的子公司。按照中国武侠小说中的绝招,大众集团的这招「乾坤大挪移」心法,根本的道理,在于发挥本身所蓄有的潜力,再集齐多方技术之大成。


VWAT的定位是打造为一家全球科技公司,融合传统汽车工业文化与科技公司的敏捷、创造力,将自动驾驶系统推向市场。同时,建立未来所有集团品牌的标准模块。


在时间点方面,Hitzinger表示,通过利用大众集团各个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降低自动驾驶汽车、高性能计算平台及传感器的成本,在未来十年左右开始大规模推广自动驾驶。


不过,首款搭载L4自动驾驶的车型将不是大众旗下的传统乘用车,而是即将推出的小型巴士ID Buzz货运和客运版本(打造RoboTaxi和RoboVans),并且面向城市道路场景。


考虑到大众已经与福特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盟,VWAT将和Argo AI合作建立商业化部署的自动驾驶系统。


而大众对于新公司VWAT的定位,也基本吻合此前与福特、Argo AI的联盟思路。


Argo AI的重点主要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拼车和送货。大众此前投资目的也很明确,寻求一个能够相对快速扩展的自动驾驶平台。


按照此前的协议,Argo AI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就是快速建立规模,将软件架构转换为量产标准,车规级传感器和计算机,或许最重要的是将他们的产品与OEM量产车完全集成。


而此次VWAT明确在2021年落地中国,也与此前大众与江淮汽车、合肥政府签署的战略协议非常吻合。


今年6月,大众集团在德国总部,与中国合作伙伴江淮汽车宣布将在合肥推出无人驾驶汽车,并提供叫车和短期租赁等移动服务。此项计划,也是大众与江淮汽车、合肥市政府签署的协议的一部分。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斯蒂芬·沃伦斯坦博士表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已经在用各种各样的汽车来服务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消费者。通过这次合作,我们也在努力在中国城市的智能移动解决方案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包括大众江淮合资企业在合肥建设的研发中心也预计将于2021年正式开放。此前披露的一些信息显示,“部分软件开发工作可以在中国完成。”


深谙中国市场的大众,早在1年前就表示,中国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智能汽车法规将为汽车制造商带来激励和补贴(这其中就包括地方政府的项目合作)。


大众汽车一位负责人曾表示,“现在,你需要有电动化车型、最低续航里程和本地生产,然后才能获得补贴。有很多迹象表明,这将会改变(指的是新能源补贴退坡),自动驾驶将是未来获得更多补贴的必要前提。”


此外,唯一的变数在于,大众集团旗下奥迪中国此前在无锡的自动驾驶研发以及测试中心,那里有150名员工为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现场测试提供支持。


奥迪此前表示,到2023年,北京和无锡研发中心的员工人数将增至650人,以推进自动驾驶、数字化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考虑到VWAT将整合大众集团总部的资源,未来在中国的分散布局,也可能借由VWAT中国子公司的成立进行全面整合。

“未来的汽车首先必须是无人驾驶、电动和安全的。”这是一年前,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的一句话。为此,到2023年,大众集团将在关键技术上投资约440亿欧元,以塑造未来的移动交通。


一直以来,Herbert Diess视自动驾驶领头羊Waymo为目标,并决心迎头赶上。这位战略执行坚决的CEO多次在各种场合表态,游戏还没有结束。


在具体布局思路上,大众的目标是成为自动驾驶汽车所需软件的关键参与者:“它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因此这些必须是我们自己的系统。”


比如,大众集团已开始向全球供应商发出通知,称它们将不必为大众汽车提供先进零部件和技术所需的几乎所有软件。同时,到2025年,该公司内部技术开发的比例将从目前的不到10%上升到至少60%。


这种转型,意味着大众未来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将招聘5,000-10,000名软件工程师。与此同时,大众集团正在寻求“瘦身”。


Diess表示,集团已经放弃了数十年来对建立汽车帝国和不惜成本的工程技术的痴迷,将资源集中用于开发和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我们不需要更多的品牌,我们可以利用现有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巨大的利润。”Diess的策略很明确,通过瘦身来提高现有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反哺新技术研发投入。

(来自 高工智能汽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