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历代史书对官吏的分类定义只有两种:酷吏和循吏,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非黑即白”。在过去几千年间,如此泾渭分明的定义方式对稳定社会秩序无疑是具有正面意义的,不过却也因此带来了“效率”问题。

改革开放后,一句著名的“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在秩序与效率之间,我们对古代那些徘徊于“法治边缘”的酷吏们是否也应有新的认识呢?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谈及“酷吏”,给我们的直接印象就是“无恶不作”

”酷吏和循吏“,这定义显然仅针对古代官员的为政行为而论定,当中并不涉及人格论断;《史记》里的“酷吏列传”和“循吏列传”也只是就事论事,以当时的法治观念来看,司马迁似乎也找不到“边缘人”这样的灰色定义,“非黑即白”史观由此而生。

由于唐代“酷吏”的名声非常不好,后世对于酷吏的印象基本都是偏负面的,这就很容易给唐代之前部分酷吏背景的“良吏”带来了偏见和误解!

当代不少经典的警匪和法治题材影视作品也多从“边缘人”角度入手,通过某种灰色地带来描述主人公在法治正义和人格上的挣扎,当然,“正义必胜”才是当中人们喜闻乐见的共同结果。

下面我要谈及的几位古代“酷吏”,在历史上最终也是“正义必胜”,因而很有必要单独列出来谈一谈。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古代官吏受制于律例,要有勇气突破条框确实不易

欧阳修对“酷吏”极其纠结的论断

在欧阳修编修的《新唐书》中,他特意增加了《旧唐书》没有的“酷吏”章节;在章节总论中,欧阳修以“太宗定天下……至晚节,天下刑几措。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来衬托对比中唐时期的酷吏危害。

唐代酷吏主要集中在武后执政时期,“索元礼、来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纷纷并兴”,在该时期制造了大量惨绝人寰的冤狱。

然而,欧阳修并非不知道,天下“酷吏”并非仅来俊臣之徒,故而只好非常隐晦纠结地如此总结:“非吏敢酷,时诱之为酷”,又说“观俊臣辈怵利放命,内怀滔天,又张汤、郅都之土苴云”。后面一句无疑是一种对比式语句,“张汤、郅都”与来俊臣之辈的“内怀滔天”本应是形成强烈对比的,不过欧阳修只以“土苴”来形容,当中的纠结无奈是可想而知的。

“土苴”是什么?“土苴”是微末低贱之意,也有“糟粕”之义。从对比语境上看,欧阳修显然并非以“糟粕”来类比张汤、郅都二人,而是以“微末低贱”来形容他们在酷吏群体中所起到过的正面示范作用,就好比“打只鸡蛋到长江做碗蛋花汤”一样。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影视剧中的来俊臣,给“酷吏”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

究其根底,那都是因为唐代酷吏的影响太坏了,后世官员们谈起酷吏就咬牙切齿;尤其在宋仁宗那样的仁治环境下,欧阳修根本就不具备“为张汤、郅都说好话”的条件。那么,历史上的张汤和郅都又是因何被归入”酷吏“之列呢?

汉初的“律法先锋”郅都,也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最早先驱者

对于法令,司马迁的看法是“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认为,律法只是一种统治工具、而无法作为清源之本;如果源头浊了,律法就会成为执行统治者意志的帮凶。

在《史记·酷吏列传》中,司马迁正是以这样态度陈述那些酷吏,郅都和张汤的执法刚正,恰恰仅是因为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源头较清”;但在我们今日看来,这自然也有他们人格上的巨大因素。

郅都在汉初政坛的崛起是因为窦太后的提拔、汉景帝的重用。不过郅都这人嫉恶如仇、执法上从不趋炎附势,切实实地得罪了大量地方权贵。汉初自然是有较完善律法的,由于汉文帝和窦太后崇尚“无为而治”,对律法的执行并不严苛,这就给了地方大量寻腐空间。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影剧中的郅都都是一脸正气的形象,但他就是史书中有名的“酷吏”

郅都则绝对容不下这一丑恶现象,“行法不避贵戚”,以致“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称其为“苍鹰”。

如果在执法过程中处于可左可右的“边缘”位置,郅都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会直接以其人格和价值观进行判断、”不拘一格或不择手段“地惩治任一作恶之徒,故而他自己在执法过程中也备受争议。

后来,郅都在依律处置废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的事情上得罪了窦太后(刘荣在审理过程中心理崩溃自杀身死),由于窦太后溺爱刘荣,就坚持认为这是郅都执法“过于严酷”所致。郅都所维护的是汉景帝的利益,汉景帝一直以“都忠臣”为名庇护着郅都,窦太后就说“临江王独非忠臣邪?”,坚持杀了郅都,这只“苍鹰”最后还是没能逃过窦太后这“老凤”的追杀。

正如司马迁所说,有着窦太后这样的“浊源”,郅都被杀和被污蔑为“酷吏”是在所难免的!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逼死郅都后,许多人都对窦太后“瞬间无爱”了

在汉景帝的庇护过程中,退居朝野的郅都曾担任过雁门太守,匈奴人惧于郅都威名一度不敢来犯;郅都死后,雁门关就马上失守了。出于对抗黄老之术和抵御匈奴的共同理念,郅都无疑是汉武帝之前的最早先驱者,汉武帝后来“独尊儒术”时,也将郅都列为了第一个为之牺牲的功臣。

汉初的“法治边缘人”张汤:为维护法治动了大多数人的奶酪

在崇尚黄老和崇儒的理念分歧上,汉武帝刘彻跟窦太后也是“死对头”一个,不过羽翼未丰的汉武帝自然不敢明着跟窦太后对立,于是相关较为“极端”的执法过程就由他的得力干将张汤来执行。

在行事为人上,张汤比郅都更为圆滑灵活、更为大刀阔斧,但他们二人的共同点都是“不存私心”。为维护汉武帝倡导的法治结果、在汉朝的律法框架下提高执法效率,张汤会不惜动用各种政治手段,对于一个他认定了的“作奸犯科”者,他会巧妙地借助各种既有律例残酷地进行镇压、同时也避免自己陷入“知法犯法”(或抓不到违法证据)的恶性循环中。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有勇气去得罪权贵,基本都是“酷吏”所为

在这一点上,张汤的行为跟后来的许多正义状师颇类似:为了达到伸张正义的目的,“钻律例空子”成了他们常用的手段之一,可是今人对这种行为却实在恨不起来、恨他们的只有当时的利益受损者。

树大招风,张汤果然惹来了朝中各利益派别的构陷和攻击,这过程在《史记》里也有详细描述。张汤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在汉武帝的误解下留下了一句“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自杀身死。

汤母也说:“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汉武帝从此话中觉出了异常,后来又发现张汤死后“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跟各种构陷完全不符,最后终于为他正了名。自然,张汤所提及的“三长史”及丞相庄青翟都在事件中伏诛了。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张汤死后,汉武帝为张汤母亲一言所触动

司马迁在《酷吏列传》里指出:“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足以为戒”,并以“虽惨酷,斯称其位矣”肯定了张汤的所为,可见在维护汉武帝时期法治的过程中,张汤确实动了太多人的奶酪,以致于对他极其信任的汉武帝也产生过误解,这样的“边缘勇气”实不是常人所能有的。

班固对张汤也是持总体赞誉的态度:“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有后”,但后世儒者始终不齿于张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边缘性办案方式,故而在史上酷吏中,张汤也成了争议巨大的一个人物。

2009年,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张汤墓纪念亭题写了“廉亭“二字,这也算是当代对张汤廉洁奉公、伸张正义的历史肯定了!用当代的解读说法就是:尽管张汤在办案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但他始终没忘掉”初心“二字。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史上最早的“海瑞”周纭:因廉洁而寡恩、因秉公而丢官

周纭(本为“周䊸“,因为简体字中无“䊸”字,故以纭代之)是东汉时有名的酷吏,不过其一生所为却和后来的海瑞毫无二致。

周纭的行事和廉洁作风就好比张汤和海瑞的合体,从今人的角度看,这样的清官、好官是极为罕见的,不过在东汉窦氏家族当权的时期(汉和帝刘肇亲政前),他就成了众之矢的,很快就因此丢官下野。

《后汉书》载:“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丢官后的周纭心想:“看来这次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了”,于是干脆在家静候窦家兄弟上门问罪。“窦家兄弟”就是窦宪和窦笃,这两哥们都不是啥善茬,其中窦宪就是“戴罪征匈奴”的大将军(其实仗不是他打的,首功倒是他领了),窦笃就负责在朝中打击异己、稳固自己的势力。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在皇帝都被把持的外戚专权下,周纭所为无疑是一泓清泉

由于窦笃权倾朝野,家族中人所为尽皆不法之事,周纭并没有跟窦家同流合污,而是一经审理查实后即毫不留情予以镇压,其雷霆手段颇得张汤之风。

幸亏这窦笃为人比其兄窦宪稍好、还有点良心、尚明点事理,他清楚周纭从不办污蔑之案、被惩处的窦家人都是“罪有余辜“的,倒并未上门问罪报复,周纭因此鲜见地“捡”了个善终。

以周纭这样的权位,他只要随便在一个案子上松一松手就会荣华不尽,然而他宁可带着妻儿做砖坯以帮补家用、也绝不收受贿赂,这在窦氏专权、上下沆瀣一气的时期是非常难得的。

与唐代酷吏相比较,两汉时期的酷吏大多都廉洁奉公,他们最后虽多因罪而毋获善终,不过其行事本意还是为了维护法纪(但自己也有时因此“知法犯法”)。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海瑞被人世代传诵,我们也不应遗忘掉周纭那样的清廉酷吏

当代法治中需要的是酷吏还是循吏?

今天倡导“不忘初心”的本意在于弘扬“牢记使命”,而维护当时的法纪、正是郅都、张汤等人当时的使命。正如黑猫白猫理论,如果它们不变的共同目标都是抓老鼠,那样的初心就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在维护法治正义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与“克己奉公”并不矛盾,在汉朝时候,郅都张汤们或许都曾违心地借助律法空子做过许多儆恶惩奸的好事,但同样事情如果放到律例完善的当代,那就成了“好心办坏事”,这一点还是需要严格区分的!

“循吏”在历史上本特指奉公守法的官吏群体,由于古时律例的固有缺陷,“墨守成规、因循守制”就成了“循吏”们较为诟病的地方,而“酷吏”则在某程度上成了这方面的有力补充——当然,象来俊臣的那类“尽皆过火”已属无法无天了,只剩一己之私而已、何谈维护法纪的“初心”?

古代吏治漫谈:不管酷吏循吏,能不忘初心维护法治正义的就是良吏

欧阳修等史学家不便在他们那唯心的历史时期里给那些“不忘初心”的酷吏们下清晰的论断,但今天我我们终于可以说:不管酷吏循吏,能维护法治正义就是良吏!

因为“正义”始终是人类社会共同弘扬的核心价值,至于“酷或循”,那只是办事方法的不同、而不应成为对一个古人盖棺论定的障碍,这也是唯物辩证的正确态度。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