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孩子这2个部位要冷,3个部位要暖

古人云: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句话,我们很多妈妈知道,可理解上却有很大偏差。很多妈咪以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冬天不要给孩子穿太厚,让孩子适当的冻一冻。结果,很多宝宝就生了病。

【小案例】

奔奔刚满15个月,一直都是纯乳母喂养,比较稳定。但是这两天却拉肚子,差不多一天能拉5、6次,妈妈看情况不对,赶紧带着宝宝去医院。结果还没描述完,医生就说:“你这是头胎吧,一看就不会带孩子,冬天孩子这衣服护不住肚脐,怎么可能不感冒。”妈妈狡辩着说:“不是说冬天孩子要适当的冻冻吗,不能捂太厚吗?”医生说:“孩子是不能捂太厚,但是分部位,有的部位必须捂,有的地方可以适当的冷一些。”

冬天,孩子这2个部位要冷,3个部位要暖

【冬天,孩子这3个部位要暖,2个部位要冷】

一、这3个部位要暖

1、头顶

中医说头部是手足三阳经会聚的地方,而现代医学也认为,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因为头部皮肤薄、血管粗,再加上小宝宝头发稀少的缘故,热量散发的特别大。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热平衡关系非常密切,若不好好保护头部,热量会很快从头部散发出去。可想而知,孩子就很容易感冒了。

2、肚子

为什么说肚子最怕冷,在中医里,肚子是脾胃之所,因为保持肚子就相当于保护孩子的脾胃。宝宝的小肚子鼓鼓,裤子容易往下滑;睡前容易踢开被子;而在爬行,父母抱,做游戏等过程中,孩子的上衣可能被撩上至胸腹部。小肚子受凉,会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所以妈妈们要做好宝宝的肚子的保暖工作。

3、小脚丫

“冻头捂脚”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脚离心脏最远,对冷热刺激敏感耐受力较差。宝宝双脚如果保暖不够,会让双脚上的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回流心脏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全身的血液循环不畅,让各种病毒、病菌趁虚而入,引起宝宝身体疾病。

二、2个部位要冷

冬天最不应该捂的两个部位是宝宝的胳膊和腿。一方面这两个部位裹得太厚,会影响宝宝的自由活动,让宝宝整个胳膊和腿都比较束缚。另一方面,宝宝的胳膊和腿,相对活动也比较多,如果再裹得太厚,会出大量的汗,不仅影响宝宝的舒适度,而且汗液蒸发的时候还会导致宝宝感冒着凉。

【冬季感冒一定是冻着了吗?】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宝贝抵抗力弱,所以易于感受风寒而感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着凉感冒。所以有的妈咪心疼宝贝,总怕宝贝受凉,一定要裹得厚厚实实的才安心,结果却适得其反,宝贝反而生病了。宝贝没有冻着怎么还生病了呢?其实即使在冬季,宝贝感冒也不一定都是着凉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感冒诱因除了着凉,还有吃得太饱或是穿得过多。

● 吃得太饱

宝贝进食过多,容易引起积食,食积化热,蕴于肺胃,可使肺胃热盛,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从而出现感冒症状。

冬天,孩子这2个部位要冷,3个部位要暖

● 穿得过多

宝贝穿得太多,可使肌表郁热,腠理开泄,寒邪易于入侵,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感冒发病。

凡本号注明“来源:妈咪宝贝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我方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我方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我方授权使用的作品的,应在协议授权范围内使用并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我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添加VX:LJ15210869369,加入妈咪宝贝社群,领取【妈咪宝贝知识大礼包】,礼包包含婴儿气道梗塞急救视频课程、《妈咪宝贝》杂志精选内容、4套音频课程,每周社群还有福利大放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