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一超兩強時代來臨

文|鄰章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市場智能機出貨統計,觀察這些數據其實還是很有意思的,在此,我們甚至可以說,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式進入了一超兩強時代。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一超兩強時代來臨

1、華為(含榮耀)Q3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了42.4%,出貨量為4150萬臺,高居第一。可以說,華為對於國內廠商的統治力再進一步增強,一超的地位可以說是正式確立了。

當然從華為的銷量分佈來說,也不難看出在海外市場受挫的華為,對國內市場的依賴以及進一步加深,這可能是某種甜蜜的煩惱。具體事實上可以參考36氪此前的深度文章,個人對華為的擔憂是其能否將其龐大的渠道管控到位,縮短產品流通週期。

2、OPPO和vivo這兩大品牌,雖然從數據來看都有著20%的銷量跌幅,可以說是遭遇了華為的擠壓。但雙雙達到1700萬部的出貨量數據,還是使他們在國內市場領先四五名(小米和蘋果)不止一個身段。個人認為,其實這兩大品牌的整體市場表現相對來說還是算比較穩定的。本身喜歡穩紮穩打的OPPO和vivo其實倒不用擔心太多。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一超兩強時代來臨

3、在Canalys數據中,小米跌幅達到了33%,成為了前五大品牌中跌幅最大的存在,可以說是非常難受的存在,目前看來情況不容樂觀。小米在Q3市場份額的大幅下跌,其中原因既有華為(榮耀)以及OV發力性價比產品的多重擠壓,也有自身產品力的問題,總體給人的感覺是今年小米的產品線有些問題,沒有出現拳頭產品支撐。不知道後續搭載1億像素傳感器的小米CC新機等產品的上市,能不能助力小米在Q4取得不同的市場表現。

4、與小米相似的是蘋果,Q3其在中國市場出貨量同比下跌30%,銷量510萬臺也是近幾年來蘋果在中國市場表現最差的Q3。這其中既有華為等品牌對蘋果的擠壓,也有iPhone用戶在Q3季度iPhone發售前的需求壓抑等因素。但整體來說,蘋果今年Q3的表現還是不及往年的,這也或是為什麼現在的蘋果在中國市場越來越接地氣的原因吧,但蘋果的問題個人認為一方面是由於自身定位原因導致機型單一且價格門檻較高,阻隔了一大批用戶,而另一方面對中國的渠道覆蓋不足,讓蘋果的實際覆蓋面遠不及華為和OPPO與vivo。

當然蘋果在Canalys數據展現出的唯一的好消息或許在於:iPhone 11系列開局良好——Canalys表示,9月20日正式上市的iPhone 11系列佔據了蘋果 Q3國內市場銷量近4成,也就是說iPhone 11上市10天的銷量成績達到了200萬臺。所以在此倒也可以期待一下蘋果Q4在國內市場的表現。

一個總結:

我在此前評論微博聯合賽諾市場研究發佈的《2018年智能手機微報告》時說到:縱觀十年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路徑,不難發現每隔三五年,智能手機市場就會迎來一輪大變局。如今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新格局正在醞釀,而在存量市場與增量市場雙雙失速的iPhone等品牌,在未來三年或將面臨更大挑戰,乃至有著在中國市場出局危險,未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格局或將從當前的華為、OPPO、vivo、小米、蘋果五強分佈演變為華為、vivo、OPPO三強統治。

而從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市場智能機出貨統計來看,事實上這一預測已經成為了現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正式進入了一超兩強時代。

注:文中圖片源自網絡;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