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鮮為人知的高考錄取“潛規則”,2020屆高考生及家長必看

高考錄取中究竟有哪些“潛規則”?今天為大家揭秘,不讓這些“潛規則”阻擋大家的大學之路!

這些鮮為人知的高考錄取“潛規則”,2020屆高考生及家長必看


絕大多數高校不會因為“調檔比例”超額而退檔

我們先了解什麼是調檔比例:指一個院校調閱考生電子檔案數與計劃招生數的比例。實際上就是解決投檔多少合適的問題。它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是同一批次、同一計劃性質、同一科類的招生計劃數與投放考生檔案數量之間的比例。

實際上每所高校在錄取時,會因為教育部規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檔比例一般不得超過120%,但為了順利完成招生計劃又同時保證招生質量,都會自行調整調檔比例。考生需留意目標院校的招生章程內容。有時候這麼重要的條款,很多高校卻沒有在招生章程中體現。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不報不錄

中外合作辦學通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而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就是兩者合辦的專業。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費用都較貴,所以高校在對考生進行專業調配時會考慮到這一點。

部分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專門提及不報不錄這個條款,但大多數高校沒有在招生章程中說明。個別高校在調劑到此專業前還要給考生打電話詢問是否願意被錄取到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這些鮮為人知的高考錄取“潛規則”,2020屆高考生及家長必看


專業調劑時,高分有可能排在低分之後錄取

在進行專業調配的時候,高校不是立即就進行專業調配,而是會把其它所有相對低分考生的專業志願滿足之後再進行專業調劑。所以,被專業調配的考生相當於進檔考生中的最低分。

所以哪怕是高分考生,哪怕是報考專業錄取實行分數優先的院校,在進行專業選擇時也要“冷熱搭配”,至少要選擇一個相對冷門專業。

單科成績、體檢未達要求,可能被退檔

一些院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確要求考生的單科成績和身體素質等要求,所以就算達到學校的投檔線,要求也須符合院校才行。

建議沒有足夠把握的考生:專業志願要服從調劑(可選擇一些院校所招收的專業都是你能夠接受的);專業報考條件一定要看清;儘量填報承諾進檔並服從調劑就不退檔的大學。


這些鮮為人知的高考錄取“潛規則”,2020屆高考生及家長必看


進校想轉專業,沒那麼容易

在大一下學期升大二前,各高校一般都有一次公開轉專業的機會,當然,對學習成績有一定要求,每個學校可能有差異。所以想轉專業的同學大一就要拼命學習,抓住這次機會。

建議大家要仔細思考自己是否有轉專業的必要。由於剛上大學,對自己的專業並不是很瞭解,對理想中的專業也並沒有切身的感受。而轉專業只有一次機會,所以務必要蒐集好信息,考慮清楚再決定。

注意:每個高校的轉專業規定都是不一樣的,想要具體瞭解詳情一定要去各高校官網或招生簡章仔細查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