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法院起诉,找不到被告怎么办?应该如何防范

想去法院起诉,找不到被告怎么办?应该如何防范

在民事诉讼中,尤其是在债务纠纷,合同纠纷等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原告因为被告不履行约定或者不履行其他相关义务到法院起诉时,因无法找到被告而被法院拒绝立案。法院的答复应该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起诉必须得有明确的被告。具体依据如下: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通过以上法条中第二款可以看到,法院的答复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起诉方无法找到被告,法院是不能立案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里提到的“无法找到被告”,不单单是指找不到被告本人,还应该包括无法提供被告的详细身份信息,工作信息等。

也就是说,如果起诉方在找不到被告本人的情况下,但是能够向法院提供被告的详细身份信息,例如姓名,地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等。法院也是应该立案的,不能以没有明确的被告来拒绝立案。

依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百零九条规定,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

这就明确了什么情况属于没有明确的被告,什么情况应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说白了,如果起诉方在起诉时,既找不被告本人,也不知道被告叫什么,更别提什么地址,身份证号,那么这就尴尬了。还是不要想着起诉了,应该先搜集证据吧,以免浪费时间和金钱。

下面我来解答一下,起诉方找不到被告本人,也无法提供被告的详细信息,应该怎么办?

面对这一尴尬的境遇,本人总结出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打听,蹲守。

这个方法“最笨”,但是也是很有效的。例如,可以找到被告的邻居,暂住地,居住地,工作地等去打听,或许能有蛛丝马迹。

2,联系。

想办法与被告聊天,或者与其相关亲属,朋友聊天,用智慧去“套取”相关信息资料。

3,聘请律师取证。

这一点我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律师本身是具有取证的权利的。而且涉及到户籍管理,工商注册,通讯实名制等涉及隐私保护的情形,相关管理机关还是比较相信律师的。个人到相关部门去取证,还是比较困难的。

通过以上三点方法,在获得被告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住所等信息后,就符合《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中“有明确被告”的情形了。可以依法起诉,法院也无法拒绝立案。

另外,本人借此文忠告诸位,不要将钱财借给陌生人,以免最后连个人影都找不到。同时,在借款时一定要拟好借条,并在借条中注明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并约定好还款日期,约定好法院管辖权,约定好利息,约定好诉讼损失承担等。

此忠告看似无情,其实更符合“信用约定”的特点,这应该就是“亲兄弟,明算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