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2003年,CEPA协议签订后,长期通过盗版光碟与内地观众见面的香港影片、香港影人有了另一条登陆内地院线途经——合拍片。

内地影人与香港影人共同制作、共同参演、共同发行,强强联合,所摄影片也不再受“引进大片”数量的限制。

只要通过电影局审核,就能登陆内地院线。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吴宇森、杜琪峰、徐克,成龙、周星驰、周润发,辉煌时代的港星竞相北上,与内地资本影人深度合作,拥抱内地广阔的电影市场。

内地影人、观众也有了近距离欣赏港片、向香港影人学习的机会。

在内地横扫2000万票房的《无间道3》,红色经典与港式武侠有机融合的《智取威虎山》,票房口碑俱佳、创造票房神话的《红海行动》。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合拍港片拯救了没落的香港影坛,成了华语商业电影的金字招牌,但看似双赢的局面却在无形之中,让香港影人离开香港,离开了那片熟悉的土壤。

题材内容雷同,故事套路相近,作品更符合内地观众口味却丢失了让内地观众观众迷恋的港味,就连主演也尽是任达华、古天乐、张家辉等老熟脸

本周,“渣渣辉”的新作上映。

《催眠·裁决》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贺岁档麦兆辉执导的《廉政风云》,暑期档文伟鸿的《使徒行者2》、雷尼·哈林的《沉默的证人》。

算下来,《催眠·裁决》已是本年度张家辉主演的第四部电影。

一年上四部大片,这不仅是对演员体力、心力的考验,更是对电影拍摄速度、制作团队配合度的考验。

而能完成如此考验,实现一年四部大片、六部大片创举的只有香港影人,以及他们的合拍港片。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1:不讲警匪,玩起黑魔法

从兴盛一时的老港片到如今霸占荧屏的合拍港片,香港电影从未缺少警匪片的身影,警匪间的激烈枪战也成了香港电影的金字招牌。

古天乐、张家辉、任达华、刘德华,香港群星没有诠释过的电影类型不好说,但他们参演过的作品中,他们一定不止一次扮演过警察。

有的甚至成了香港阿sir专业户。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得益于内地娱乐资本的扶持,吴宇森之后日渐衰弱的警匪片在合拍潮中焕发新生,仅2019年一年,就有《追龙2》、《反贪风暴》、《沉默的证人》、《使徒行者2》等充满港式警匪气息的电影上线。

可谓周周有港片,部部讲警匪。

同类型的电影多了,观众自然也会多个心眼,在多部“题材相近”的电影中选择最有新意的,最具吸引力的电影。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为了博观众芳心,电影出品方也绞尽脑汁,努力在套路化程度极高的警匪片中玩出新花样。

比如,让一向以正面形象示人的古仔扮演十恶不赦的劫匪;邀请内地人气演员参演,提升人气;将警匪与无厘头喜剧、侦探剧集合,增加故事看点。

《催眠·裁决》可谓是这些花样的集大成者。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张家辉脱下警服,成了心理学家,男二张翰是退休特工,与警察毫无瓜葛,主角对付罪犯的方式也由枪战换成了“黑魔法”——催眠。

两个看似与警匪毫无关系的主角,完成的却依旧是惩处罪犯、解救人质的警察工作,只不过一分为二,张翰负责武戏,负责拯救人质,惩戒罪犯;张家辉负责文戏,与罪犯斗智斗勇,从心理上震慑敌人。

华丽异常的黑魔法用的也还是惩恶扬善的套路,如果不是因为惩戒罪犯,观众谁会相信它是真的?

2:新意寥寥,套路满满

犯罪(警匪)题材电影,从开始的第一秒起,结局就已经注定。

邪不胜正,匪徒终究会受到正义力量的惩处,即便不是警察,也还有反贪局、廉政公署、正义的市民。

只要有犯罪、有侦探破案,剧情都会殊途同归,回到惩恶扬善这个主题中。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但是即便结果注定,观众依旧会享受罪犯与侦探间的斗智斗勇,会享受警匪之间的激烈枪战。

导演也会在探案途中,为主演埋伏下地雷与陷阱,增加他的探案难度,改变“警”“匪”间的力量平衡,让故事更吸引人。

《催眠·裁决》中,三位导演很努力地创造了一个“新颖”的故事,主角是拥有黑魔法的催眠师,男二是退役特种兵,用“文武各一半”的双线叙事让观众忘掉犯罪片的惯用套路。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紧张刺激的法庭对决,毫无头绪的凶杀命案,神秘莫测的催眠魔法,正邪间的生死决斗......

影片的看点很多,但却都游离于故事主线之外,很多的设定更是虚晃一枪,有头无尾。

影片开始于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案:深夜海面,飘荡的游艇上林氏集团继承人在与其叔叔发生争执后晕倒,醒来后,发现其叔叔被人刺死。

罪案现场被人清扫、整个过程没有目击者,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嫌疑人无罪,陪审团成员也认定其无罪。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唯一能让无罪变有罪的方法就是改变陪审团成员的选择,让他们认定嫌疑人有罪。

好莱坞、日韩电影中,为了达到这个结果,正义力量会与邪恶势力不断对抗,法律、心理、金钱,在多个维度展开全方位斗争。

《催眠·裁决》中,一切都被张家辉所掌握,有罪、无罪,胜利、失败,仅凭一杯咖啡,就能实现陪审团投票的惊天逆转。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文戏缺乏真实感,激烈的武戏也成了花架子,照搬港式警匪套路,既没有拳拳到肉的打斗,也缺乏港式的枪战械斗。

一切一如预期,一切都是套路。

3:港式情怀还能透支多久

台湾影人詹宏志曾将香港比作“苦闷时代”台湾的望远镜,透过它,台湾年青一代才能窥探一点点世界。

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紧张刺激的警匪枪战、玄幻莫测的武侠功夫,流传千年的僵尸、鬼怪,在本土文化、中华文化的土壤上,香港影人借鉴欧美商业大片的成熟套路,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香港电影。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小小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了香港的繁华,见识到了香港影人的盛世美颜,感受到了商业大片的魅力。

它们来源于中华文化,却又于内地、台湾的电影不大相同。

新颖独特,敢于突破文化间的偏见,博采众长,敢于挑战权威,用无厘头解构社会生活,似曾相识的文化传统下隐藏着香港人的大胆创新。

内地与台湾观众眼中,熟悉感与神秘感在港片实现了统一。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新千年后,辉煌不再,香港影人的创造力大不如前,除了百年难遇的《无间道》外,鲜有佳片出现。

北上的香港演员也喜欢上了难度更低、套路化程度更高的合拍片,剧情相似、套路相同,题材相近,一年拍N部,也不会累。

数量多了,属于香港的神秘感就淡了。

套路看了千百遍,港式套路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所能消耗的仅是港片辉煌时代留在观众脑海中的美好印象。

一年四部大片,部部都有新感觉,《催眠裁决》的渣渣辉玩起黑魔法

脱离了香港土壤,香港影人仍在,港片大导仍在,港片仍在,它们仍旧活跃在合拍片的舞台,活跃在内地院线。

仍旧存在观众脑海中。

但没了后继者、创新者,港式情怀还能被透支多久呢?

码字民工:小配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