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01

接連兩天,電影《少年的你》微博熱度不減。

今天又出一個熱搜“周冬雨戴了半年假髮”。

為電影剃寸頭,為電影重塑一個新“周冬雨”,為電影哭出被霸凌者陰暗的心路歷程。

周冬雨付出了太多太多。即使被罵丑時,她也不吭聲。

所以,當我們看到她扮演的陳念時,我們才會那麼驚喜。

白布鞋,藍校服,有雀斑的臉。

青春最初的樣子,一個不需要交朋友、只知學習的高中生陳念便出現了。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但就是願望如此簡單,她也實現不了,因為她被霸凌了。

而這一切的開端僅僅是因為她為被霸凌跳樓的胡小蝶披了衣服,她的噩夢便開始了。

先是上排球課時,隊友沒有一個人配合她。即使她站在球場的中間,也沒人給她發球,也沒人接她的球。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而等她終於結束這難熬的課,準備拿衣服回去上課時,又被霸凌者接二連三的用排球擊打。忍耐沒用,她反扔了一個球。沒想到換來的卻是被人推下樓梯。

她沒哭,卻倔強的讓人心疼。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當所有人得知她媽媽賣假面膜、被人追債時,她環視整個教室,卻發現全部人都在嘲笑、調侃。

她沒忍住,呼吸加粗,在越來越緊促的抽咽聲中,她咬著嘴唇,掉下了忍耐已久的眼淚。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被人踢打、扇耳光、剪頭髮、扒衣服、拍裸照,她從開始的大聲尖叫哭喊,到後來一個人蹲在地上拼命用透明膠帶粘作業本。

她流著無助、恐慌、恨意交雜的流淚,卻忘記了發出哭聲。

回到搭建的木屋,小北流淚給被剪的亂七八糟的陳念剃寸頭,而此時的陳念卻已麻木,忘記了哭泣。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校園霸凌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被霸凌時,被霸凌者又有多麼痛苦?

《少年的你》寫實般的拍了下來,雖然幾經波折,但是好在還是上映了,直擊觀眾的內心。

02

一直以為霸凌者是讓人深惡痛絕的存在。

但在看到陳念指認胡小蝶霸凌者的處境之後才發現,他們也是“被霸凌者”。

他們也是被父母“霸凌”的孩子。

第一種,高學歷下的“假心”父母。

高學歷父母意味著對孩子的要求比普通父母要高得多的多。

魏萊因為成績不理想,復讀一年,她的爸爸因此一年沒有和她說過話。

當她因同學自殺被調查時,她媽媽卻一副完全搞錯的高姿態。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她說:

“我們家孩子不會暴力對待別人的,別人可能會,但魏萊不會,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我和他爸爸給她的都是最好的教育。那個自殺的孩子或許是因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學和她開幾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樓自殺了。”

在父母對她的高要求和父母畸形教育下,她早已學會在天使面孔後隱藏一個惡魔。

父母有如此極端心態,也難怪她可以在間接殺人後,可以毫無愧疚,甚至還有點理直氣壯。

第二種,只會暴力教育的底層父母。

在陳唸的指認下,霸凌者被學校處理不允許在班級繼續上課考試。

魏萊的一個跟班因此被父母帶著來到教室門口乞求老師可以再給她一次機會。

結果因為造成惡劣影響不允許,她的爸爸見此氣得牙癢癢,直接拽著她就打起來。無論別人怎麼拉都不行。三言兩語不合就大打出手。

有時給孩子最大的霸凌可能不是霸凌者,而是被霸凌者父母在某種程度上的缺失。

第三種,只知忍讓的父母。

陳念有好幾次被霸凌、心裡委屈想找媽媽訴說,但是媽媽卻每一次都用“再忍一忍,等你考上大學就好了”的理由,堵上了陳念訴說的願望。

她沒有朋友,媽媽也總是用“忍”搪塞她,她的生活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第四種,懦弱膽小的父母。

胡小蝶的死亡好像是往大海扔了一顆石子,短暫漣漪之後,卻又迅速恢復平靜。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她在跳樓前,無論霸凌者是用溼廁紙扔她臉上,還是霸凌者把紅墨水倒她椅子上,她都選擇了默默忍受。

她忍受不了時跳了樓,父母因此得了幾十萬的賠償款,也就不再追究殺害女兒的間接兇手。

父母教育上某種程度的缺失,使得孩子在校園中成為了霸凌者或被霸凌者。

03

最喜歡小北跟在陳唸的後面,一路保護她上下學。

轉眼之間,陳念成了培訓機構裡的一名英語老師。她陪著一個被霸凌的女孩一起回家,而小北跟在她們的身後。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小北身體力行做到了。

但是,到底需要多少“小北”陪著被霸凌者走過每天回家的路呢?

別人的陪伴,永遠只能陪伴走一段,剩下的路還是需要被霸凌者自己學會保護自己。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首先,最簡單的是向大人尋求幫助,可以是家長,也可以是老師。

或許大人不能把霸凌這件事完美解決,但是隻要被霸凌者說出來,大人們也一定會盡他們所能幫助我們。

其次,要多進行體育鍛煉。

李玫瑾教授曾提到:

“只要孩子常運動,他就有爆發力。他有爆發力就越不容易被人欺負。”

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格。這是從本質上杜絕被人欺負的問題。

因為霸凌者多是喜歡持強凌弱。

最後,選擇報警也不錯的。

霸凌者即使氣焰再囂張,也會有怕的東西。

如果他怕父母,警察找到他父母,他自然以後會乖;如果他怕警察,怕留案底,被警察談話後,他也會收斂。

方法千萬種,就怕不選擇。

很多校園霸凌的悲慘結果,多是因為很多孩子認為“大人無用論”,報警沒用,家長老師也不會理解。

被霸凌時,被霸凌者千萬不敢表現的十分懦弱,因為這很可能會是霸凌的開端。

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救”自己才是最理智的。

04

成長的過程,是認清社會的過程。

社會或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但也絕對不會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壞。

即使被霸凌了,被霸凌者找不到像“小北”那樣會保護的光,但是也請相信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

也像陳唸書中所記的那樣:

吹爆《少年的你》:4種父母處理霸凌的方式,早就暗示了結局

“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就是成長的過程,學會仰望星空總會走出陰溝。

霸凌就像生活的難,即使克服不了,但身邊人也可以給予愛和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