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MLCC合约价跌幅收敛至3~5%,比第三季跌幅锐减50%

时序已经步入2019年尾声,各大产业2020年景气成为股价表现的焦点,而干扰被动元件产业的跌价趋势可望减压。业界预期,由于库存量已经降低,各MLCC厂对产能利用率的控制已臻成熟,合约价再重挫的机率不大,第四季的合约价仍高于2017年第四季的价格达2位数以上。


被动元件产业已经摆脱小厂林立的时代,全球前五大厂合计拿下80%的市占率,进入寡占型态。过去两年,MLCC现货价、合约价相继大涨,车用电子加入应用端吸纳日商产能,台厂在泛用型领域话语权大增,即使今年价格回落,第四季更因特定规格供应吃紧,龙头厂改採配货方式,导致EMS厂砍不下去,合约价初步止稳。

第四季MLCC合约价跌幅收敛至3~5%,比第三季跌幅锐减50%


今年第四季MLCC合约价跌幅收敛至3~5%,比起第三季跌幅锐减50%
。而根据业界估计,相较于去年第三季的高峰,合约价的确是跌掉不少,但是相比于起涨前的价格,目前的价位还是高于2017年第四季的价位,网通厂形容,这样的价位对MLCC厂还是很「补」

过去数十年,MLCC价格处于非涨即跌的状态,几乎没有平原区,每年ASP跌掉20%,平均每季下跌5%,连跌十年之下,造就小厂难以生存的竞争态势。村田、三星、国巨、太阳诱电、华新科稳居前五大厂,随着库存水位大幅滑落,车电、5G、IoT等应用进场,虽然还没有放量,但是只有少数厂家拥有合格且够大的产能,以匹配大型品牌厂、EMS厂需求,被动元件的版图已经大势底定,台、日、韩厂商各擅胜场,产业趋向稳定。

MLCC过去两波涨价潮分别发生在2000年、2010年,2000年的涨价动能来自于千禧年逼近,提前发动的需求。2010年的需求则来自于2008年金融风暴递延的需求,因各项预算遭到冻结,导致需求往后挪。总的来说,这两波需求都不是真的需求,提前或延后的拉货潮之后,动能下滑,被动元件产业自然回归平淡。


然而从2017年启动的缺货潮,从现货价上涨到合约价上涨支撑了两年,若不是中美贸易战作梗,或许价格会进入高原区。不过历经价格下跌,供、需两端的状态没有太大的改变,甚至MLCC厂在稼动率的调控上更为灵活。随着中美贸易谈判渐露曙光,库存已经清空,下波缺货潮或许有机会在明年下半发生,若再步入实质缺货,将是MLCC史上最短的循环周期。

更多行业资讯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芯头条(xin_tout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