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和物理學獎得主,上演“神仙打架”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10月30日上午,在上海滴水湖畔舉行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就國際大科學計劃安排了主旨演講和圓桌對話。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率先上臺,卻是來“反對”國際大科學計劃。縱觀過去一個世紀生物製藥領域的發展,科恩伯格認為,最關鍵的幾樣突破都是靠個人的天才靈感實現的。

“大科學”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投資強度大、多科學交叉、需要昂貴複雜的實驗設備等。主流觀點認為,二戰後的國際科學界已普遍從小科學進入大科學。

例如,粒子物理學家通過直線加速器產生的X射線能幫助生物學家看清細胞和分子的結構,科恩伯格的獲獎成果,正是首次將基因的轉錄過程細緻地描述出來。“我本人其實是光子物理大裝置的受益者,似乎不應該質疑大科學。”他說道,“不過,縱觀過去一個世紀,生物醫藥最重要的成就包括抗生素、非侵入成像、基因工程等。它們的共同點是靠個人努力突破的,而非為了解決某個具體的醫學問題而規劃建立起來。”

比起大科學,科恩伯格呼籲大家更多地

關注成本低而效率高的一些“小科學”。

這個觀點隨即在討論環節引發了臺下的理論物理學泰斗級人物、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大衛·格羅斯的反駁。他本人對中國正在預研中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寄予厚望。

在他來看,大科學主要變現為一種大型的工具,例如,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LIGO裝置,花了將近10億美元和幾十年時間,就是為了驗證愛因斯坦一個人的預言。“成千上萬上參與了這個項目,一開始啟動的時候,沒有人想到它會帶來什麼好處。大工具幫助我們理解時間和空間的本質,最終給天文學帶來了革命,這可不是1個人帶著50個博士生就能代替的。”

此時,被格羅斯當做“正面典型”的LIGO項目的負責人、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巴里·巴里什正坐在臺下,憑藉探測到引力波的成就,他獲得了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隨後,他上臺介紹了LIGO項目的發展歷程和最新成就。

在巴里什看來,LIGO從一開始就看到了新的東西,即此前理論難以確定的超大質量黑洞。此外,引力波探測與傳統的光學、伽馬射線、X射線、射電望遠鏡

結合,開啟了多信使天文學的新時代。甚至,LIGO還解決了一些一開始根本沒想到會涉及的問題,通過探測到中子星併合,解答了宇宙中金、鉑等重金屬的起源之謎。

雖然觀點各有側重,但在圓桌討論結束後,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格羅斯和科恩伯恩兩人交流了整個茶歇時間,表情輕鬆,顯然對彼此的觀點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論壇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主題圍繞“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據悉,共有44位諾貝爾獎科學家,21位圖靈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菲爾茲獎等傑出科學家參與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