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從施一公,從造紙工人到國際知名科學家,這是他的科研之路

師從施一公,從造紙工人到國際知名科學家,這是他的科研之路

师从施一公,从造纸工人到国际知名科学家,这是他的科研之路
师从施一公,从造纸工人到国际知名科学家,这是他的科研之路师从施一公,从造纸工人到国际知名科学家,这是他的科研之路

師從施一公,從造紙工人到國際知名科學家,這是他的科研之路

師從施一公,從造紙工人到國際知名科學家,這是他的科研之路

來源 | 青塔

4月4日,清華大學和中科院合作團隊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連發兩篇長文,揭示了植物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機制。

這項成果解決了困擾全世界20多年的難題,並有望使化學農藥的使用大大減少,國外專家甚至將這項成果的發現稱為植物免疫研究領域的里程碑事件。這一成果由清華大學柴繼傑團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儉民團隊和清華大學王宏偉合作完成。

除了這一成果引人注目外,領導完成這一成果的科學家之一——柴繼傑教授的個人經歷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國際知名生物學家,柴繼傑教授長期從事先天免疫和植物受體激酶相關蛋白質複合物結構方面的研究,先後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80多篇,其中包括通訊作者論文《自然》和《科學》10篇,到目前被引用12000多次。2009年獲得長江學者稱號,2010年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17年,獲得有“德國的諾貝爾獎”之稱的亞歷山大•馮•洪堡教席——國際研究獎,獎金高達500萬歐元,而柴繼傑教授是獲得該獎項的首位中國學者。

不過,令人驚歎的是,他個人並非科班出身,在本科時就讀造紙專業,畢業後成為一名造紙技術員。後來經過近30年的艱苦努力後,逐步成長為世界知名科學家,他的科研經歷值得我們學習。

學造紙專業出身

柴繼傑1966年生於遼寧。1983年9月,考入大連輕工業學院(現在大連工業大學)製漿造紙專業832班,是不折不扣學造紙出身。

“當時的校園很小,只有一進校門的那一棟教學樓,後面有幾棟零星的宿舍樓,其他地方都是荒地。”柴繼傑教授2018年7月在母校大連工業大學演講時曾回憶。

1987年畢業後到丹東鴨綠江造紙廠擔任助理工程師。在工作了四年後,1991年他考取了北京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的碩士生,據他回憶,當初老師來到他工作的工廠進行面試,為他在那樣的環境下還能堅持學習所感動。

1994年柴繼傑教授到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攻讀博士,這是他接觸生物學的開始,1997年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後,1999年到普林斯頓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後,師從著名科學家施一公院士,進行結構生物學研究工作。


博士後師從施一公

作為非科班出身的博士後,柴繼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科研之路異常艱辛。關於他的經歷,施一公院士曾在多個場合提到,以此用來鼓勵大家。

2017年6月1日,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在京舉辦2017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員行前集訓視頻會議,時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院士在講座中提及:柴繼傑教授在普林斯頓從事博士後的經歷:

施一公院士說,我的兩個學生都比我年紀大一點,柴繼傑加入我實驗室的時候,我看了他的簡歷,我以為他是大連工學院的,其實是大連輕工業學院的,是學造紙的,後來在丹東造紙廠工作了四年,為什麼收他?就是因為他有個性。

就拿他做對比,我有一個特別好的學生,就不說名字了,是科班出身,南京大學第一名,中科院周承儒先生的博士,97年申請我實驗室的時候已經有七篇第一作者的CNS文章,在中國當時是不可思議的,柴繼傑一篇都沒有,他只有一篇第二作者的小文章,但是我就看重了他在工廠幹了四年,能考回協和醫學院做博士生的經歷。 

他在我那五年做的非常優秀,當然這五年他非常曲折,這就是我說的來的時候英文很差,每天半個小時,我發現繼傑現在還每天半小時的英文報刊雜誌的閱讀,他保持下來了,他在和他的學生講,說你要每天讀半小時。

柴繼傑在我那前兩年就是技術員,他不明白他在做什麼,因為基礎太差了,手把手教他,但在某些研究學科,某個生命科學的大部分學科,我說難聽點講,你確實不需要太多太深厚的基礎知識也可以做的很好。他前兩年就是技術員,第三年開了點竅,第四年有自己想法的時候我非常非常欣慰,當時我才第一次意識到即使這樣的學生我也可以帶出來,他和你們想象意義上的學生完全不一樣,他就憑一點,就是好強,繼傑是從來不認為世界上有什麼事情他做不到的,他付出比別人大得多的努力,當然他也很靈氣,他找了一個適合自己做的領域和專業,在我那做了五年很優秀。

回國成就斐然

2004年,柴繼傑教授選擇回國,到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任研究員,這是我國第一所由國家直接支持的一體化現代生命科學交叉研究中心,採用的是向美國看齊的“非升即走”體制,五年為一個考核期,柴繼傑教授回來的時候該所才剛剛掛牌,如此選擇也是冒著巨大的風險。2009年柴繼傑教授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年獲得德國科隆大學和馬普遺傳與育種研究所教授席位。


作為世界一流的生物學家,柴繼傑教授的科研成果不勝枚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地區)合作與交流項目一項,研究課題“植物受體類蛋白的結構研究”(項目號31420103906);是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計劃)國家蛋白質研究領域首席科學家,研究課題“先天免疫相關蛋白質複合物結構與功能的研究”(項目號2014CB910101)。以第一作者身份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兩項:2,4-二羥基-5,6-取代-1-滷代苯衍生物、其合成方法及其應用,專利號CN201210442700.7;2-環基氧或硫取代的羥基苯乙酮治療新陳代謝疾病的應用,專利號CN201010621153.X。獲得學術獎勵兩項:2016年獲得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柴繼傑教授長期從事先天免疫和植物受體激酶相關蛋白質複合物結構方面的研究,先後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80多篇,其中包括通訊作者論文《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10篇,到目前被引用12000多次。2009年獲得長江學者稱號,2010年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並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11年獲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好奇心和興趣是堅持科研的源動力

談及自己的科研事業時,他表示,好奇心和興趣是堅持科研的源動力。

柴繼傑教授表示,在他看來選擇是人生當中最難的一件事情。衡量自己適不適合做科研,與其考慮自己能否堅持,不如思考自己是否對科研感興趣。在科研之路上勤奮是必須的,但是並不是所有勤奮的人都能出成果,只有發自內心地想要認識自然界的規律和現象,時刻想要了解“為什麼”,才能做好科研。

“科研事業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般光鮮亮麗,大家在新聞中看到的僅僅是1%成功的案例,他背後可能累積著99%的失敗,所以,科研本身是一個很單調、很無聊的過程,甚至可以說乏味。因此,只有好奇心和興趣,才是堅持科研的源動力。”

(部分內容來源:清華大學新聞網和大連工業大學新聞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