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風雨中的眾泰汽車:30億救急金難解生死局

“好好的一家公司,怎麼就變成這樣了?”浙江永康,眾泰汽車總部外,一位當地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反問。一家小賣部老闆感慨,前兩年眾泰效益好的時候,廠區附近的街道很熱鬧。現在,看不到來眾泰汽車跑業務、提貨的客人,店裡的小生意也大不如前了。

眾泰汽車是一家汽車整車製造企業,擁有眾泰、江南、君馬等自主品牌。靠著豪車“同款”外觀+低廉價格,眾泰汽車曾有過高光時刻。2017年,眾泰年銷量達31萬輛。

不過,隨著汽車市場遇冷,車市下行,潮水退去,眾泰汽車成為“裸泳者”。近期,有關銀行下發通知排查眾泰汽車等車企破產風險的傳聞四起,眾泰汽車火速否認。然而,非常之時,眾泰汽車卻又被比克電池爆出拖欠數億款項。關於眾泰部分停產和經銷商、供貨商討債的說法也在業界盛傳。

眾泰汽車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政府協調下,8月份銀行為公司提供的30億元資金已經到位,將用於生產、經營等相關安排;公司也在積極地協調其他途徑融資。那麼,眾泰汽車現狀到底如何?近日記者對此展開深入調查。

經銷商組團上門討債

眾泰汽車的總部,距離永康南高鐵站約半小時車程。坐上出租車後,記者向司機提起眾泰汽車的情況,司機開口便說:“別提眾泰汽車了,現在的情況一塌糊塗。”

永康隸屬於浙江金華市,被譽為“五金之都”。在五金產業的基礎上延伸出的汽車產業,已成為永康的支柱產業。眾泰汽車借殼上市後,當地政府與眾泰汽車一起謀劃了五年的發展規劃,目標指向“千億級”產業。

作為永康的龍頭企業,眾泰汽車的發展情況牽動著當地相當一部分人的生計。上述出租車司機的家,就在眾泰汽車總部附近。他對記者稱,原來眾泰汽車發展好的時候,跑業務的客人到永康南站多得不得了,但現在不行了,欠債太多了,經常會遇到來要債的人。

在永康市經濟開發區北湖路1號——眾泰汽車總部,記者看到,大門口聚集了幾十位操著不同口音的人,他們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相互交流著。還未來得及開口,就有人向記者問:“是眾泰經銷商,還是君馬經銷商?”

獲悉記者身份後,這些自稱君馬汽車經銷商的人,都願意排隊接受採訪,訴說苦衷。部分經銷商還在現場向記者展示他們的債權憑證。

據瞭解,這次到永康維權的經銷商,共有60餘位,來自浙江、廣東、四川、河南、新疆等地。這些經銷商兵分三路,一路與眾泰汽車代表談判,一路前往信訪局反映情況,一路前往法院瞭解訴訟情況。

記者瞭解到,經銷商向眾泰提出的要求主要是:眾泰需要保證君馬汽車的售後問題、保證配件供給、退還賬戶餘額,以及兌現向經銷商承諾的補貼及保證金等,包括建店補貼、建店保證金、廠家金融貼息、銷售返利、渠道返利等。

雙方的談判進展得很艱難。18時50分,從會議室走出來的經銷商代表,沒有多說什麼,而是招呼大家晚間到賓館再開會。

“關鍵看執行。” 一位來自四川的經銷商對記者稱,“像這種集體上門維權的情況,包括這一次已經是第五次了。之前的幾次談判,也達成了部分協議,但問題是眾泰汽車沒有執行和兌現,或者說推進得太緩慢。所以才會有這一次的集體上門維權。”

“這次60多位經銷商,有明確賬目的欠款合計6000餘萬元,還有約6000多萬是沒有上賬,合計也就1.2億元~1.3億元。我們也不懂,眾泰汽車這麼大的一家整車廠商,怎麼就拿不出這麼點錢。”經銷商代表對記者稱。

“這一次維權,要是沒要到錢就不回去了!我們準備打持久戰!”來自湖北的經銷商對記者稱。這一天,是他們來到眾泰汽車總部的第三天。

資金鍊問題早已暴露

眾泰汽車的資金困境,其上游供應商早已察覺。

浙江一家汽車零配件上市公司董秘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公司與眾泰汽車的業務合作就變得磕磕碰碰起來,貨款的結算也開始拖欠,到後面就付不出來。正因如此,2018年結束後,公司就徹底停止了與眾泰汽車的供貨合作,現在眾泰汽車還欠公司好幾百萬貨款。所以,今年眾泰汽車要拿貨,必須是現款現貨。

據瞭解,被譽為經濟發展“火車頭”的汽車產業,產業鏈條較長,其間接拉動的行業接近50個。

“從2014年開始,因為擔心資金風險,我們就慢慢退出跟眾泰汽車的合作了,到現在還欠著我們的貨款。”另有浙江汽車零配件上市公司董秘對記者稱。

實際上,眾泰汽車的資金鍊問題早已暴露。證券時報記者發現,從部分上市的汽車零配件公司2018年報及其年報問詢函的回覆等公開信息也可看出,至少在2018年,眾泰汽車已經出現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情況。

得潤電子曾在2018年報問詢函回覆中透露,其全資子公司合肥得潤電子器件有限公司應收眾泰集團及其關聯方結算期為“月結90天收承兌匯票”,但受其資金緊張影響,收款產生逾期,導致經營性應收項目增加8161.98萬元。今年6月,ST銀億披露的2018年報回覆函顯示,該公司對眾泰汽車子公司臨沂眾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期末的應收賬款為5845.04萬元,已計提壞賬準備金額5245.04萬元。

貨款拖欠未結,部分供應商將眾泰汽車告上法庭。

年報顯示,2018年,浙江仙通對臨沂眾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的應收賬款為404.1萬元。針對這筆應收賬款,浙江仙通進行了100%的壞賬計提,即壞賬準備為404.1萬元。因為欠款未還,浙江仙通對臨沂眾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發起訴訟。

今年7月,*ST索凌披露一份期末主要客戶的應收賬款情況,欠款方就包括眾泰汽車。其中,臨沂眾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欠款3325.55萬元,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欠款6225.99萬元。兩家公司合計欠款約佔*ST索凌總應收賬款的10%。

目前,因1792.81萬元貨款糾紛,*ST索凌已起訴臨沂眾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ST索凌相關人士對記者稱,公司與眾泰汽車已經沒有業務往來,合作已經暫停。

從一車難求到大幅虧損

眾泰汽車的第一款車“眾泰2008”,在永康生產基地下線。這裡,也是眾泰T600誕生之地。

作為眾泰汽車近年的主力車型,眾泰T600曾在全國各地賣得火爆,甚至“一車難求”,需要加價提車。一位當地人回憶,大概在2016年~2017年,因為提車難,眾泰汽車周邊幾條馬路上,到處停放著前來提貨的拉掛大貨車。“這些前來提車的拉掛車,因為拿不到現車,一般都需要等上好幾天才能走”。

不過,如今呈現在記者眼前的,卻是冷清的空曠大街。

繞著眾泰汽車的總部,記者走了一圈,沒有看到一輛等待拉貨的空倉貨車。在眾泰汽車生產廠區的馬路另一側,是一個面積數萬平方米的大型露天停車場,一輛輛眾泰T600、E200等型號的新車擺放於此。

據瞭解,這些車來源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眾泰汽車的生產庫存,另一部分是經銷商的退貨。

從一車難求到滯銷,乃至經銷商退貨,眾泰汽車遭遇的尷尬,除了售後服務沒跟上,也與自身產品質量問題不無關係。

據瞭解,基於君馬品牌的現狀,此次談判中,眾泰汽車向君馬經銷商代表提出轉網的解決方案,即從君馬經銷商轉眾泰其他品牌經銷商,但雙方未達成一致意見。

為何不接受轉網的解決方案?君馬經銷商向記者陳述的理由,涉及眾泰汽車品質、售後、渠道等問題。比如,“售後服務方面,眾泰品牌的車,現在同樣存在著零配件不能及時供應的問題。所以,轉網同樣不能解決問題。”來自湖北宜昌的一位汽車經銷商,曾是眾泰汽車多車型的經銷商,涉及君馬、眾泰兩大品牌,但目前均已關門。

一家杭州的汽車經銷商對記者稱,現在眾泰的汽車不好賣。很多車主買了沒多久,就會找上門來投訴質量問題。所以,從去年開始,已經不再代銷眾泰型號的汽車了。

上述經銷商還幫記者問了五六位同行,得到的回覆均是不再代理眾泰各型號的汽車。這些經銷商,以前要麼是專做眾泰汽車經銷商,要麼是綜合性汽車經銷商。

10月29日,眾泰汽車發佈三季報,2019年1~9月,公司累計實現營收54.01億元,同比下降59.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6億元,同比下降283.02%。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業績更是斷崖式下滑,營業收入3.6億元,同比下降88.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7億元,同比下降521.5%;扣非後淨利潤-4.8億元,同比下滑714.94%。

眾泰稱停產是偽命題

今年10月上旬,有關銀行通知排查車企風險的消息在網絡上廣為流傳。這份名單中就包括眾泰汽車。不過,眾泰汽車火速公告稱,公司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不存在資不抵債進入破產程序的情況。

對於眾泰汽車的這份回應,接受記者採訪的經銷商幾乎無一例外地表示,前期停產幾個月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目前的眾泰汽車,最多隻能稱得上部分生產基地的部分生產線恢復了生產,離正常運轉還差得遠。

目前眾泰汽車的總部生產情況怎樣?此次探訪眾泰汽車時,記者向公司相關負責人提出前往車間實地參觀的請求,但未獲許可。

一家眾泰汽車重要零部件供應商對記者稱,目前,眾泰汽車欠公司的款項大概3000萬元,從2018年7月以後,眾泰除了去年年底給了200萬元外,今年再也沒有付過款,至今對欠款何時結算也沒有給任何說法。

據介紹,上述供應商原本是眾泰汽車T500、Z300、Z560、Z360和Z500等車型供應商,部分車型還是獨家供應商,雙方合作已經多年。但是,從去年7月開始,由於眾泰汽車沒有按時結算貨款,雙方的合作關係就中止了。

“作為供應商,我們很清楚眾泰汽車的生產情況。比如說眾泰汽車的臨安基地,該基地從下沙搬遷到臨安後,就一直沒有正常大規模生產過。不過,我們中止供貨,也並不意味著眾泰就立刻停產了,因為整車廠商,一般都會準備幾個月的庫存。從去年七八月算起,我們停止供貨都差不多一年了,現在眾泰的生產肯定稱不上正常。”上述供應商對記者稱。

對於停產傳聞的說法,眾泰汽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停產這個概念,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隨著30億元的資金到位後,T600、T700都在陸續地組織生產。”這位負責人接著表示,為什麼說停產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我們陸陸續續在生產,是根據整體情況做出安排和計劃。停產是什麼概念呢?生產線停下來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運作了,這才叫停產。只要有訂單過來,我們隨時都可以組織員工生產,這種情況,怎麼叫停產呢?

另據多家媒體報道,君馬汽車的長沙生產基地,目前已人去樓空。當記者問及君馬算不算停產,眾泰汽車上述負責人沒有正面給出說法,只是強調當前行業面臨的問題以及公司正在著手解決問題。

生死之戰

採訪期間,當證券時報記者問及工資是否正常發放時,眾泰員工大多三緘其口,執勤保安甚至還警告記者不要多問。不過,在眾泰廠區周邊,記者隨機採訪多位當地居民。他們都向記者稱,今年以來,眾泰汽車經常拖欠員工工資。

其中,一位自稱知情當地人稱:“今年5~7月,廠裡曾連續3個月沒有發工資。由於工資發放一拖再拖,眾泰員工也曾維權過。後來之所以補發了工資,據說是因為政府出面,眾泰從銀行拿了30億元。”眾泰汽車杭州基地的員工也向記者證實,今年公司確實存在拖欠工資的現象,部分員工也因此辭職另謀生計。

接受採訪時,眾泰汽車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在宏觀經濟下行背景下,汽車行業面臨很多壓力,尤其是民營企業,但我們也在積極地解決這些問題。首先,8月份在政府協調下,銀行為公司提供的30億元資金已經到位,將用於生產、經營等相關安排;另外,根據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公司也在積極地協調其他途徑的融資。

據瞭解,根據當地政府關於眾泰汽車紓困幫扶的指示精神,今年8月下旬,由浙商銀行(港股02016)牽頭,中國銀行(港股03988)、建設銀行(港股00939)以及永康農商銀行共同向眾泰汽車發放30億元資金貸款。希望眾泰汽車管理團隊和員工能夠增強信心,在銀團貸款資金管理小組的指導下,儘快實現由復產到復興,嚴格按復產計劃分階段實現復產,並按計劃進行資金使用審核。

這筆30億元的紓困資金,對處於“生死關頭”的眾泰汽車來說,無異於一筆 “救命錢”。因此,也就有了上述所言的“隨著30億元的資金到位後,T600、T700都在陸續地組織生產”。

據當地媒體報道,10月11日,眾泰汽車舉行眾泰T600出口專用車型投產儀式。此次活動的舉行,代表眾泰汽車從投產到復興的步伐正穩步前行。

“目前,T600出口專用車型的生產情況進展良好,員工對這款出口專用車的前景也非常看好,信心非常足,一天的產量在100臺左右。”眾泰汽車有關人士對記者稱。

不過,有眾泰供應商對記者表示:“作為眾泰供應商,這種特殊時期,相互之間也都經常溝通。聽說T600的復產情況也不太理想,一天的產量也就在50到60臺左右。眾泰永康總部的T600生產線,一天的產能是400臺,也就是恢復到正常情況的八分之一的水平。”

30億元的資金並非小數目,為何眾泰汽車不能全面地恢復生產呢?按照被採訪者的說法,是因為欠款問題未能解決,供應商不願意正常供貨。

“早在今年6月,眾泰就恢復生產問題與供應商溝通,稱正在向政府尋求幫助融資,問供應商能否恢復供應。但是,供應商恢復供貨的積極性不高。所以,才有了現在的部分恢復生產。”一位浙江的眾泰汽車供應商對記者稱。

眾泰的資金窟窿有多大,外界不得而知。此次溝通時,眾泰提出先解決部分欠款問題。比如,前期的欠款1000萬元,這次眾泰希望在先結算100萬元的基礎上重新恢復供貨。很多供應商對此很難接受,因此也不願意恢復供貨。

“作為眾泰的供應商,也同樣有經營困難,大量現金被壓在到期貨款上,現金流嚴重缺血。據瞭解,一部分眾泰的供應商,也因為欠款問題,都停產放假了。這時再重新恢復供貨,也需要啟動資金,需要制定生產計劃,需要購買原料。”上述眾泰供應商稱,“按照眾泰給出的結算方式,供應商也沒法啟動。”

值得注意的是,繼30億元紓困資金後,近期市場又有傳聞稱,眾泰汽車有望獲得地方政府15億元資金入股,這批資金將用於眾泰汽車新車型投產、新產品研發及核心研發技術投入等。

對此,眾泰汽車上述負責人不予置評。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