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吹28血检18如何处理?

用户463000077531


交警对于酒驾和醉驾的认定,是以血液检测为准的。

呼气酒精含量检测属于筛查手段,最终认定要以血液化验结果为准。

其中,血检达到每百毫升20毫克的,认定为酒驾,达到每百毫升80毫克的,认定为醉驾。

本案,吹检28毫克每百毫升,血检18毫克每百毫升,一般是以血检数据为准,达不到酒驾标准,不予处罚。

如果血液检测达到了20毫克每百毫升,初犯的扣证六个月,罚款1000-2000元,第二次的话除了罚款1000-2000元,还要吊销驾照,处10日以下拘留。

如果血液检测达到80毫克每百毫升,属于醉驾。一般的处罚是吊销驾照、五年内不得重考,罚款20000元以下,以危险驾驶罪处六个月以下拘役。


附:相关法律规定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1、严格血样提取条件。交 通民警要严格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要求检查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检查中发现机动车驾驶人有酒后驾驶机动车嫌疑的,立即进行呼气酒精测 试,对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当事人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有异议,或者拒绝配合呼气酒精测试等方法测试以及涉嫌饮酒后、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应当立 即提取血样检验血液酒精含量。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六、血液酒精含量检验鉴定意见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醉酒的依据。犯罪嫌疑人经呼气酒精含量检验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在抽取血样之前脱逃的,可以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醉酒的依据。 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时,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经检验其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本意见第一条规定的醉酒标准的,应当认定为醉酒。

淮北日月升


实在不好意思!

这位民警同志已经有50万阅读量的回答是错的,所以我必须纠正一下!

酒驾的认定,最终是以血检的数据为准!



什么是酒驾?

酒驾就是驾驶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酒驾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酒驾分饮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

1)酒后驾驶:驾驶人饮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

2)醉酒驾驶:驾驶人饮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100毫升。

酒驾的记分规定是什么?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12分。

酒驾醉驾的处罚措施是什么?

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

处罚措施:

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例如:北京市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罚款1500~2000元,记12分,暂扣6个月驾驶证;对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罚款5000元,拘留15天,吊销驾驶证(5年);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罚款2000元,拘留1日以上10日以下,吊销驾驶证;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吊销驾驶证(5年)。


最后,回答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酒驾结果是以“吹气”为准还是以血检为准?

最终以血检的数据为准!


谈车说路


酒驾吹28血检18如何处理?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酒后驾驶的法律认定以血液酒精浓度(BAC)为准。

具体来说,饮酒驾车,就是通常说的酒驾,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浓度(BAC)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即醉驾,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浓度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题主说的“28,18”应该是指BAC分别达到28mg/100mL和18mg/100mL。

因此,关于本问题的答案很明确:

血液检查测得BAC18mg/100mL,不属于酒后驾驶,当然会免于处罚。

酒后驾驶的筛查与确定

我们都知道,交警日常查酒驾使用的是手持式呼气酒精检测仪,检测的是呼气中酒精浓度(BrAC)。

这种检查实质上是一种筛查,如果BrAC结果低于法律规定的酒驾标准,则可以认定不属于酒驾。

相反,如果BrAC高于酒驾标准,意味着具有酒驾或醉驾嫌疑,就需要到定点医疗机构抽静脉血检测BAC。

比如,日前曝光的前国安球员南方醉驾被查的视频中,南方被查到后,先是接受了呼气检测:

结果,呼气检测到的BrAC转化的BAC为202mg/100mL,显著高过醉驾的80mg/100mL:

随后,南方被带到医院,有医生抽血,复检:

最终获得的BAC高达219.3mg/100mL,确认可其醉驾罪名,而被刑拘。

BrAC与BAC如何转化

我们知道,酒精具有极高的水溶性,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酒精进入身体后,随水分布到体内任何空间。因此,BAC完全可以反应脑组织的酒精浓度,与脑功能的抑制成比例。因此,检测BAC可以反映喝酒量和脑功能抑制水平。

这就是我国的酒驾执法最终通过查BAC来确认的原因。

但是,日常执法,不可能对所有酒驾可疑人员抽血检查。

这是因为,血检一方面是侵入性检查,另一方面交警执法也不可能总带上一支医疗队。

同时,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体内酒精也可以从血液中透过肺泡膜弥散进入呼出气体中。

这样,如果BrAC与BAC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个转换因子用BrAC来进行转化替代BAC。

事实上,呼气酒精分析用于交通执法已经有80年的历史,尤其是在欧洲国家,BrAC检测具有与BAC检测同等的地位,即单独的BrAC结果就可以作为酒后驾驶执法的证据。

但是,BrAC与BAC之间的转化因子却没有固定的标准。

这是因为,虽然经过大量测试,获得的转化因子却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最近,2016年的一项检测中,实测到的转化因子介于1:1571到1:2394之间——差距非常大。

如何面对和处理这种差异?

这主要是由法律来取一个“合理值”,不同的国家法律认定的这个值也不一样,一般介于2000:1和2400:1之间。

在我国,实际上执法中,BrAC检测只作为初筛方法,酒驾的确认取决于BAC。虽然,程序上繁琐一些,却也是一个更务实的程序。

毕竟,酒后驾驶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尤其是醉驾驾驶还是一种刑事犯罪,这种谨慎和务实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本问题中,经BrAC转化来的28mg/100mL的BAC,就超过酒驾标准,当事者将面临“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严厉处罚。

而经过血检,确认BAC为18mg/100mL,低于酒驾认定标准,就可以免于处罚。

而且,既然呼气检测仅作为初筛,这个转化因子高一些低一些也就不那么紧要了。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BAC为18mg/100mL虽然可以免于法律的处罚,但是不等于不会影响驾驶技能。

研究发现,人只要沾酒,BAC即使低到1~9mg/100mL,就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即一心多用的能力,多余驾驶能力造成损害。

因此,任何人都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自觉遵循“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基本准则。


挣脱枷锁的囚徒


喝酒后驾车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酒精含量二十以上八十以下的属于酒驾,处以罚款两千元,扣十二分,驾驶证暂扣六个月。一种是八十以上的属于醉驾,就不是简单的交通违法了,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现在交警查酒驾中属于酒驾的以呼气势酒精探测仪结果为准,只有到了醉驾才以血液检测为准,当事人有要求的除外。另外根据日常实践,血液检测是比仪器检测的数据要高的。

本文中血检比仪器检测的数据低是很罕见的,但是无论是酒驾还是醉驾都是以血检结果为准的,所以血检结果为十八是不会收到任何处罚的。

最后还是要奉劝一下朋友,就算是不会收到交警的处罚,但是一样也是喝酒后驾车了,喝酒后人的反应速度会降低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希望大家能够树立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安全理念。


略尽薄力


吹超20,疑似酒驾,必须血检认定。血检18,以此为准。直接放人。没啥疑惑的地方。查酒驾以法规为准绳任何人不能例外。是否判定酒驾以数据说话。清清楚楚,还有什么好争辩的。


我是欧得曼


没什么,直接找交警要回驾照走人。下次别干了,不是每次都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无双han


酒驾经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吹出28的数值了,交警可以直接判定酒驾,为什么要去抽血检测呢,因为到医院还有个过程,这个时间段体内的酒精含量会代谢掉一部分,所以只要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测出20以上数值,且检测过程完全符合检测程序的话,交警应该是可以判定酒驾的


君子


都是是扯犊子规矩,中国是不是该规定20以内,不算酒驾,中国多数人都喝酒,头天晚上喝酒,难免第二天有酒精含量,难道休息一晚上就不能开车了吗,照现在规定,职业司机这辈子不能喝酒啦!面上好像是为了安全着想,现实中就是以验财为目的了,


放手156168198


按验血的为标准,未达到酒后驾驶


五月叮咚


吹气后再去血检的,肯定是当事人有异议提出来才会这样。最后按照血检标准,二十以下不能算酒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