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背后五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珍珠港事件背后五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珍珠港事件背后五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70多年后,珍珠港事件中被击沉的亚利桑那号仍在水下泄漏燃料。很多曾在该舰服役的官兵,选择回到战友的身边,在这处水下坟墓安息。


夏威夷时间1941年12月7日上午7点55分(美东时间0时55分),日本战机偷袭了美国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军事基地,让美国遭受了其史上最沉痛的袭击之一。

这场持续时间不到两个小时的偷袭,共造成超过2,500人死亡,逾1,000人受伤,18艘美国军舰和近300架飞机损毁。

在日本向亚利桑那号战列舰(USS Arizona)投下四枚炸弹后,珍珠港事件中几乎一半的人在此丧生。History.com收集了珍珠港事件和亚利桑那号背后,五个你需要了解的故事。

1. 23家兄弟死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

珍珠港事件背后五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1年12月7日,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共有37家兄弟(包括34对兄弟和三家三兄弟)。在这77人里共有66人丧生,其中的23家兄弟中,没有任何一人生还。

只有一对兄弟在袭击后双双存活下来——肯尼思·沃里纳(Kenneth Warriner)和拉塞尔·沃里纳(Russell Warriner)。

当天,肯尼思正外出在圣地亚哥的飞行学院,不在舰上,拉塞尔则在袭击中身受重伤,但最终活了下来。除此之外,亚利桑那号上还有一对父子——托马斯·奥古斯塔·弗里(Thomas Augusta Free)和儿子威廉·托马斯·弗里(William Thomas Free)。父子俩都在袭击中身亡。

二战爆发前,美军经常有一家人同在一艘军舰上服役的情况。而在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开始不再提倡这种做法。不过,并没有官方的规定对此明令禁止。至二战结束,有成百上千亲兄弟并肩战斗,一同阵亡。

例如,在得知好友比尔·鲍尔(Bill Ball)死于亚利桑那号后,艾奥瓦州滑铁卢市的沙利文(Sullivan)家五兄弟同时参军,并被分配到同一艘军舰上。

1942年9月,在所罗门群岛进行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五人所在的朱诺号轻巡洋舰被击沉,五兄弟全部丧生。

2. 亚利桑那号全部乐队成员在事件中丧生

珍珠港事件背后五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珍珠港事件丧生的所有人中,几乎有一半死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牺牲的1,177位官兵包括舰上的21名军乐队成员(乐队编号NBU 22)。

在日军突袭时,大部分乐队成员都在甲板上为升旗仪式做准备。日军偷袭开始后,他们迅速奔向炮塔,进入战斗状态。除这次事件外,在美国历史上从没有一支军乐队在单次军事行动中全部阵亡。

在战斗的前一天晚上,这支乐队还与来自珍珠港其他军舰的乐队一同参加了每年一度的“音乐战役”比赛。与某些报道不同的是,该乐队当晚并没有演奏,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获得资格,直接进入将于12月20日举行的决赛。

此次战斗后,评委会一致同意将当年比赛的冠军头衔授予他们,而该奖项也从此被命名为“亚利桑那号军乐队奖”。

3. 亚利桑那号沉没后仍有燃料不断外泄

珍珠港事件背后五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2月6日,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亚利桑那号刚刚加满近150万加仑(约5,700立方米)燃料,准备在当月晚些时候驶回美国本土。

第二天,在日军炸弹落下后,这些燃料助长了爆炸并加速了船体的燃烧。在亚利桑那号沉没后,仍有50万加仑(1,900立方米)燃料从其水下残骸中缓慢渗出。

甚至在70年后,水下的亚利桑那号每天仍会向珍珠港海域泄漏9夸脱(约8.5升)燃料。1990年代中期,环境问题促使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调查,以确定燃料泄漏的长期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亚利桑那号残骸泄漏的燃料会对夏威夷海岸线和美国海军职能的发挥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尽管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其他政府机构一直在监察残骸周围的环境恶化情况,但却不愿采取措施补救。他们认为,亚利桑那号扮演的是“战争坟墓”的角色。

事实上,残骸周围水域漂浮的油料,使许多来此参观的游客心情更为沉重。这些油料被人们称为“亚利桑那号的眼泪”或是“黑色的眼泪”。

4. 许多曾在亚利桑那号任职的官兵选择该舰为身后安息地

珍珠港事件背后五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1年亚利桑那号沉入海底后,该舰官兵的情感纽带并未就此停止。自1982年以来,美国海军允许亚利桑那号的幸存者选择将该舰残骸作为自己的安息地。

在亚利桑那号纪念馆举行完整的军葬后,他们的骨灰被装入骨灰盒,由潜水员放置在亚利桑那号的炮塔下,与那天起永沉海底的战友待在一起。

目前已有超过30位曾任职于亚利桑那号的官兵选择将骨灰放入该舰的残骸。而珍珠港事件中其他战舰上的官兵,也可以将骨灰撒在自己曾经服役的战舰上。至2014年12月,355位亚利桑那号的幸存官兵中,只有九位依然在世。

5. 亚利桑那纪念馆的建立要部分归功于猫王

珍珠港事件背后五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亚利桑那号沉没后,战舰的上层结构与主要军备都被打捞上岸,重新走上作战。但主要船体、两座炮塔以及1,000多位官兵的尸体都被遗留在不到40英尺(约12米)深的海底。

1949年,美国成立太平洋战争纪念委员会,用于为那些在珍珠港事件中牺牲的官兵建造纪念馆。但直到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法案后,国家纪念馆才真正开始建立。建馆所需的资金来自国家和私人捐款,这其中也包括一位看上去不大可能的人。

1961年3月,刚刚结束两年美军服役的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在珍珠港举行公益演唱会,募集到5万美元资金——这超过了建设亚利桑那纪念馆全部耗资的10%。

1962年5月30日,亚利桑那号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

编译:尉艳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