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SOHO中国最后9宗资产565亿成功出售,那潘石屹还是地产商吗?

老潘的身份几经转变,从地产商变成网红,再从变成了业余摄影师,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木匠。

昨天,有媒体称SOHO中国正在考虑以80亿美金(565亿人民币)出售所商业地产的多数权益,受此消息影响SOHO中国股价大涨17.9%。

股价上涨带给潘石屹的快乐可能远不及做一件好的手工品带来的快乐多。潘石屹曾不止一次的表示,他现在钱赚够了,以赚钱为目的的事情,已经不是他唯一的目的了。

假如SOHO中国最后9宗资产565亿成功出售,那潘石屹还是地产商吗?

他曾在节目中向柳传志表示,虽然作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说这种话有点不合适,但这就是他心里的想法。

马云曾说过,当你有一千万的时候,这时候钱是你的钱,当你有十几亿的时候,你还要考虑增值、贬值的问题,实际上你是在帮社会保管财富,这点可能潘石屹体会最深吧!

2007年,SOHO中国在香港主板上市,共融资19亿美元,创造了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IPO。从概率上来讲,如果当年SOHO中国选择同融创以及碧桂园一样的扩张方法,如今地产的格局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最初,SOHO中国只在最繁华的地段开发最新的商业物业产品。上市后的几年,SOHO中国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速。

2009年,SOHO中国创下了史上最好的销售成绩,这一年它以136.8亿的销售额,再度蝉联北京市场的销售冠军。也是这一年 前后SOHO中国开启了大手笔买买买的步伐。

假如SOHO中国最后9宗资产565亿成功出售,那潘石屹还是地产商吗?

2008年5月26日,SOHO中国收购了位于北京东二环的“凯恒中心”,并命名为“朝阳门SOHO”;

2009年5月17日,SOHO中国以17.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的北京前门项目中54691平方米的商业物业;

2009年8月18日,SOHO以24.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摩根士丹利手中收购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 “东海广场一期”项目,收购完成后该项目改名“SOHO东海广场”;

2009年9月3日,SOHO中国以40亿元人民币、成功取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的B29号地块;

2009年11月18日,SOHO中国、以23.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位于北京东三环内的“北京嘉盛中心”,收购完成之后此项目改名“SOHO嘉盛中心”。

2010年6月11日,SOHO中国以22.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上海外滩204地块

至此,SOHO中国布局了北京、上海几乎最繁华的地段。如果说不曾经历一些事情,SOHO中国策略可能也不至于变化这么快。

2013年,潘石屹卷进了一场风波,这场风波过后,SOHO中国从积极扩张的策略转向被动防守,从出售+租赁的模式,转为自持物业为主的商业模式。

假如SOHO中国最后9宗资产565亿成功出售,那潘石屹还是地产商吗?

对于SOHO中国的商业模式的转变,会计出身潘石屹比谁都明白,在他看来,当时的房价已经有些偏高了,按照当时贷款利率计算,每年的租金回报率根本覆盖不了贷款利率,当然,这也是原因之一。

此后,潘石屹就跟随李嘉诚的步伐一路卖卖卖。

据统计,从2013年开始,潘石屹累计套现已超过300亿,且没有买过任何一个新的项目。

笔者认为,如果不是过快上涨的地价与房价让潘石屹“算不过来账”,SOHO中国的扩张最起码可能会再延续5年。

自从转变策略之后,稳定的租金加上极低的负债让潘石屹变得无比松懈。且时不时出售物业的做法,让SOHO中国现金流变得无比稳定。

假如SOHO中国最后9宗资产565亿成功出售,那潘石屹还是地产商吗?

对于SOHO中国的股价,他也是一副爱涨涨、爱跌跌的态度。

为了上海外滩地段他曾和复星集团郭广昌较劲了好几年,2015年,他将外滩的地王以84.93亿元出售给了复星集团,为此他还同郭广昌之间化干戈为玉帛,两人至此成为好友。当然这一卖他就停不下来了。

2016年他将上海世纪广场以32.33亿元出售给了国华人寿;

同年九月他将刚开业的凌空SOHO项目10万平米作价30.5亿卖给了携程;

2017年6月他又将虹口SOHO作价35.7亿元给打包出售了,一个月之后潘石屹又宣布了出售光华路SOHO2以及凌空SOHO;

2019年,潘石屹又将SOHO中国位于北京的9个商业项目中的2583个地下停车位以7.61亿的价格卖出。

可能见惯了商场上的起起伏伏,潘石屹对于财富的态度已经变得非常的佛系了。

实际早在2005年,潘石屹就将手中的股权通过“境外换手”转让给了张欣,也就是说在股权归属上,张欣才是SOHO中国的所有人。去年8月,在SOHO中国房源竞拍上,潘石屹曾打趣道:“我不是中产阶级,我是无产阶级”。

截止目前,SOHO中国在北京还持有9宗物业资产。如果说这次交易能够达成,那么SOHO中国还会剩下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