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閔行區梅隴鎮:“延時服務”讓主題教育“精準”入心

他山之石|閔行區梅隴鎮:“延時服務”讓主題教育“精準”入心

近年來,在對閔行區城市基層黨建515領航工程的落實推進中,梅隴鎮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和引領工作不斷向深、向實發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雙報到”工作,打造了“延時服務”品牌,於每週六上午向全鎮開放所有接待業務,通過各種精心設計的體驗類課程,讓“學習教育引領”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把主題教育“精準”。

他山之石|閔行區梅隴鎮:“延時服務”讓主題教育“精準”入心

精準定向,拓展服務受眾

為擴大黨群服務中心的影響力和輻射面,依託“延時服務”品牌,把服務觸角延伸到中小學生和在職黨員,平時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黨建文化的薰陶。

打造中小學生課外實踐平臺。同曹行小學、梅隴小學等合作,打造適合青少年的思政課程,用梅隴鎮的榜樣、身邊的故事,把愛國、奮鬥、團結的精神力量傳遞給中小學生,從而培養紅色接班人。在打造更易於接受的思政課程的同時,黨員的信仰也得到了牢固。助推在職黨員社會公益精神。根據主題教育中“黨員至少要為群眾辦一件好事、實事”的要求,設置相應的公益崗位,開展聚“隴”紅色積分兌換服務系列活動,讓在職黨員通過志願服務得到積分,優先換取黨群服務中心的體驗課程。同時,拓展公益服務的人群範圍,鼓勵帶著孩子參加“延時服務”活動的父母,不管是不是黨員,都可以認領公益崗位。通過父母做公益,把志願精神傳遞給孩子。形成梅隴地區公共開放空間。

著眼於更好地團結群眾、凝聚群眾,把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公共開發空間,“延時服務”的服務對象也由此向梅隴鎮社區居民輻射,群眾同樣可以通過掃碼報名課程,也可以在週末走進黨群服務中心,在公共區域讀書、休息,甚至是辦公,享受到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服務。

他山之石|閔行區梅隴鎮:“延時服務”讓主題教育“精準”入心

精準匹配,提升服務質量

以服務的精準性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有效盤活資源,開發和設計出形式豐富、現代而又充滿正能量的活動項目,使群眾的服務需求與黨組織的服務項目“無縫對接”,提升主題教育的有效性。

立足調研,充分研究對象需求。為了把“延時服務”真正送到黨員群眾的心裡,進行了紮實的前期調研。通過問卷調查,蒐集、分析黨員群眾呼聲最高的需求,再根據黨群服務中心現有資源,設計活動項目。為了保證活動的實際效果,在推出“延時服務”前,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試運行,在過程中面對面地聽取意見,改善活動質量。立足區域,充分挖掘優質資源。根據需求,通過有效整合區域化黨建的資源,提供高品質的活動配送。引入區域單位鍾書閣的資源,打造“聚隴鍾書”品牌,每半年形成一次主題計劃,根據活動當月的重要時間節點,設計相應的課程,如在9、10月圍繞新中國成立70週年打造“知黨史國史 塑愛國情懷”的主題。“延時服務”推出以來,“聚隴鍾書”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一個品牌項目,每次課程一經發布,就被迅速“秒殺”。除此之外,教科實驗中學的老師帶來了手工製作課、上海戲劇學院(蓮花路校區)帶來了舞臺劇、交通銀行(梅隴支行)帶來了“小小銀行家”體驗項目……這些項目都受到了黨員和群眾的歡迎。

立足時代,充分探索表達形式。探索基層黨組織“感受式服務”,以服務對象的終端感受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站在服務對象的立場上策劃、組織、提供服務。對於群眾的需求,一旦積累到一定的熱度,就予以組織、配送。同時,探索更接地氣、更富有時代特色的活動形式。如打造漫畫黨課,通過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式,把梅隴鎮的優秀人物和組織的事蹟講出來,用身邊人、身邊事增強主題教育的感染力。

他山之石|閔行區梅隴鎮:“延時服務”讓主題教育“精準”入心

精準配送,延伸服務半徑

探索通過“延時服務”的孵化,把成熟的活動和項目配送到社區,進一步延伸“延時服務”的服務半徑。同時,把“延時服務”的積極分子組織起來,組團進行公益活動,把主題教育落到實踐當中。

他山之石|閔行區梅隴鎮:“延時服務”讓主題教育“精準”入心

探索外場活動拓展。除了黨群服務中心的主會場活動,積極探索“延時服務”的外場活動。如,結合閔行區同雲南保山希望學校的結對工作,組織“延時服務”的積極分子前往保山,為那裡的孩子送去溫暖。立足梅隴鎮的發展,把黨員、群眾和學生帶到梅隴鎮各個具有代表性的點位上,看梅隴的發展和梅隴人民的精神。探索成熟項目巡展。對於形成一定質量或品牌的活動和項目,通過巡展的方式,把資源送到更多的社區。如全部由學生出演的垃圾分類舞臺劇,在上海戲劇學院老師的打磨下逐漸成熟,未來將在全鎮區域內巡演;漫畫黨課在形成系列後,將會送進區域單位、送到學校。

(轉自《上海基層黨建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