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滨河便民市场:民生工程惠民利民

古交市滨河便民市场被评为太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度“民心工程”,了解这个市场“前世今生”的古交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个荣誉名副其实。

1 顺应群众呼声

由于地域限制,古交市仅有一个农贸市场,满足不了日常生活需求,乱摆摊现象严重。临时安置摊点的人民广场也趋于饱和,虽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这个临时市场的管理力度,但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群众对恢复人民广场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呼声也日益增强。2018年,古交市委、市政府顺应群众呼声,在文明城市创建“十乱”整治工作中,经有关部门多次考察,本着“以人为本、疏堵结合、合理规划、适度放开”的原则,投入600余万元在滨河南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上建起了总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滨河便民市场。

2 看得见摸得着

接受采访的古交城管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张晋芳欣喜地说:“滨河便民市场的建设取得一连串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引摊入市还路于民。滨河便民市场建成后,城管部门把被动执法转变为主动服务,以前在人民广场摆摊设点的商贩首批入驻市场,随后又陆续安置了部分占道经营游商小贩,使流动摊点有处可疏、有处可去、相对集中、有序经营,解决占道经营、改善市容市貌的同时也缓解了交通压力。

恢复人民广场休闲功能。滨河便民市场建成后,古交市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对人民广场进行提档升级,成为市民打篮球、羽毛球、网球的室外首选场地和开展其他文娱活动的场所,完全恢复了广场的休闲活动功能。

荒废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滨河便民市场原址长年荒废,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偶尔有周边居民挖地种菜,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影响周边的环境,市场建成后,周边环境得到治理,面貌焕然一新。

解决部分市民生活需求。市场为农民自产自销农副产品以及为贫困家庭增加收入搭建了重要的交易平台,不仅安置了部分游商小贩,而且还解决了市区居民“菜篮子”的问题,基本做到了便民全覆盖。

3 市民商户受益

现在,当你走进新建成的滨河便民市场,可以看到,这里地面干净整洁,菜品摆放规范,经营文明有序,顾客络绎不绝。“这里价格合理、公道,货物品种丰富,完全可以进行一站式选购。”挑选蔬菜的刘女士说。正在悠闲购物的市民郭小英告诉记者:“跟原来相比可是好太多了,来这儿买菜既干净整洁又让人吃得放心。”

摊贩以前在外面摆摊卖菜,风吹日晒不说,遇到恶劣天气连菜都不能卖。现在每天在市场里,风吹不着、雨淋不上,新建的便民市场,环境提升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从人民广场内的临时市场搬迁至滨河便民市场,商户郝军卫感触颇多:“我经营调味料生意,以前摆地摊,现在有了自己的商铺,市场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销售额翻了不止一倍,在这么好的市场里做生意,日子更有奔头。”

4 便民利民惠民

从市场区域划分到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无不体现着滨河便民市场便民、利民的建设初衷。便民、利民还体现在更多管理细节上,例如:商户的货物运输车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入市场,避开上下班人流高峰;商户不得使用高音喇叭和音响设备,避免噪音扰民;对残疾人、贫困家庭等人员降低进入市场经营的条件,优先安置,让菜农、果农等小商贩进得来、稳得住,充分发挥便民市场的功能作用;市场内统一配备垃圾收集容器及卫生清扫消毒工具,实现垃圾桶装化、袋装化,每日清运。

古交市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负责维护滨河便民市场的经营秩序,大队长王永贵说:“我们加强了对农贸市场的日常监管,建立了日常巡查和投诉调查制度。同时,与食品安全监管、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保证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让这一民生工程真正惠民、利民。”

古交市滨河便民市场:民生工程惠民利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