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波動撲朔迷離,債券“震盪市”格局未變

2019年10月製造業PMI 49.3,遠低於前值和市場預期49.8,為2016年以來次低。非製造業PMI52.8,遠低於前值53.7和市場預期53.6。

10月PMI整體遠低於市場預期,這是否代表經濟加速向下?我們認為需要首先看清2019年整體的經濟數據的特點,再來討論此次PMI的意義有多大。

2019年經濟數據特徵之一:高波動

2019年以來,經濟數據整體呈現超高波動的特點,這與往年有很大的區別。

從最典型的工業增加值來看,每個季度都是季末超級高,而非季末月份則非常低。

從PMI來看,也是如此,3月超高PMI讓市場以為經濟復甦,而之後很快跌至原點。

超高波動導致的結果是,判斷經濟走勢非常的難,整體上講,看大趨勢可能相對有用一些,但這會存在下面的第二個問題。

PMI波动扑朔迷离,债券“震荡市”格局未变

2019年經濟數據特徵之二:背離

如果我們看經濟數據的趨勢,則會發現不同經濟數據之間背離嚴重。

工業增加值和GDP表徵了經濟趨勢向下,而1-9月PMI則表徵經濟趨勢向上。

從高頻數據和經濟指標來看,背離就更加顯著,例如10月的發電耗煤量等高頻數據非常之高,而此次公佈的10月PMI則非常之低。

PMI波动扑朔迷离,债券“震荡市”格局未变

在經濟數據存在普遍的高波動和和背離的情況下,我們認為不應高估此次PMI數據。至少需要等到10月工業增加值等經濟數據以及更多月份的PMI等的交叉驗證。

10月單月PMI分項全面回落

在前述背景下,暫時拋開高波動性和背離的問題,具體分析此次10月PMI數據,確實非常差。

生產指標僅為50.8,為2016年以來次低;新訂單49.6,為2016年以來最低值,單月數據表明供需雙弱。

產成品庫存、原材料庫存、採購量全面回落至低位,表明企業信心不足。

最大亮點是就業指標47.3,為6個月高點,儘管整體仍處於歷史底部。

但站在經濟數據高波動、相互背離的整體來看,不應對10月PMI的意義太過高估。

貨幣政策怎麼看?

不鬆不緊

2019年以來,我們對央行貨幣政策的基調從來沒有變化:不鬆不緊。

相反,2019年以來,市場對於貨幣政策的預期卻如電風扇般轉動,1-3月預期放鬆,4月預期收緊,7-9月預期放鬆,10月預期收緊。

我們在每一次都跟市場觀點相反,我們在3月認為貨幣政策不會加碼松,4月認為貨幣政策不會收緊,7-9月認為不會降息。

現在市場開始產生緊貨幣預期,我們認為:央行不可能收緊。

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1、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任務仍重。這點無需過多解釋。

2、通脹確實是結構性的,2020年全年CPI目標實現3%左右是可能的。我們最早提出9月CPI破3%,2020年年初通脹遠超當時市場預期;但是在現在市場一致預期未來高通脹的情況下,我們認為2020年下半年通脹會由於水果、豬肉的超高基數效應顯著回落,結果是2020年全年實現3%目標的壓力或許並不大。

我們不認為央行會收緊,但是我們不認可市場上渲染的所謂“PPI通縮”。我們認為PPI在明年初必然轉正,不是央行不會收緊或者寬鬆的理由。

3、不存在因防風險而緊貨幣的需要。2013年、2016年觸發央行緊貨幣的根源並非經濟增長和通脹,而是金融系統風險。2013年是央行針對非標無序擴張,2016年是央行針對同業無序擴張,本質都是央行不願銀行過度加槓桿。

站在當前時點,儘管經歷了2018年以來的債券大牛市,但是非標持續萎縮,銀行同業擴張很弱,且在MPA等宏觀審慎政策下,金融系統的風險處於歷史性低位,類似2013、2016年的緊貨幣必要性幾乎不存在。

但我們仍然需要強調,貨幣政策難以放鬆。整體上講,儘管2019年中國經濟是在下行,但是這符合全球化紅利、城鎮化紅利、人口紅利消退下的潛在增長率下行,政府對經濟下行的容忍度也在提高,從央行7月以來的表態看,可以明顯看出央行不願意如市場在7-9月般預期的那樣大寬鬆。

僅僅靠此次10月單月PMI,完全無法改變前面的基調,甚至經濟數據繼續緩慢下行,恐怕也不足以觸發央行顯著的貨幣寬鬆,更多的仍將是結構性政策、寬信用政策。

我們目前對央行判斷依然是不鬆不緊,這一基調可能會延續至2020年。在目前的條件下,加息和降息都是不合時宜的。

債券市場震盪市

2017年底,我們最早在市場中提出2018年債券市場大牛市,核心觀點是“2018年最好、最確定的機會是利率債”、“十年國債3.8%以上閉著眼睛買”、“十年國債下至3%”(詳見2018年報告《央行降準是個好藥方!預測十年國債下至3%,人民幣匯率貶至7,去槓桿將從“劇痛”轉入“無痛”》等)。

2019年3月開始,我們對債券市場的判斷髮生變化,認為2019年債券市場將是震盪市,核心觀點是

“債券市場躺著賺錢時代已過”、“2019年更多的是交易性機會”、“上行有頂,下行有底”(詳見2019年報告《國債收益率直逼破“3”,債牛是該繼續“守株待兔”,還是要變為“勤勞小蜜蜂”呢?》等)。

具體而言,我們在3月末收益率低點看空債市,4月末收益率高點看多債市,7-9月收益率低點看空債市,核心在於市場對央行貨幣政策的判斷總是存在情緒性的狂歡或恐慌,而我們認為央行態度其實一直沒有變化,因此在全市場一致看多、收益率低位,我們看空;而在全市場一致看空、收益率高位,我們看多。

站在當前時點上,我們認為債券市場仍是震盪市,主要邏輯依然是央行不鬆不緊。經濟仍然疲弱、沒有以往的防金融風險壓力、央行貨幣政策不會因為CPI轉向,決定了債券沒有趨勢性熊市;央行在CPI超高下不會加碼寬鬆,政府對經濟容忍度提高,決定了債券沒有趨勢性牛市。

在震盪市基調下,“加槓桿吃票息”仍是最佳策略,這是確定性最高、風險最低、操作難度最小的策略。

對於長端利率債,在利率上行至相對高位、市場情緒恐慌時逢高佈局,在利率下行至相對低位、市場情緒狂熱時止盈,站在2019年全年來看都是最佳策略,目前看這一策略在2020年或仍將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